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
时间
地点
7年级(305)办
召集人
课
题
3、远古的传说
课时
1
课时总第
3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华文明起源,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重
难点
重点:1.黄帝对人类的贡献;2.夏朝的建立。难点:1.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2.
“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2)、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理解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含义,“禅让制的实质。”
2、归纳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初祖”。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1)、出示自学提纲1、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2、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3、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出现了哪些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什么是“禅让制”?4、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5、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2、师生互探。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3、教授内容:探究一:
谈谈自己对禅让制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禅让实质是原始社会的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被选出首领没有特权。探究二:
原始社会终结、奴隶社会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社会产生,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探究三:
穿越时空,回到课堂,从黄帝尧舜禹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发言:4、教师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和掌握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5、学生熟记本课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1.教师多媒体出示训练题、提高题。2.学生当堂回答,及时巩固新知识。3.布置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
3
课。4.学生预习第4课5.复习1—3课内容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
板书设计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一、炎黄战蚩尤
二、黄帝-“人文初祖”
三、尧舜禹的“禅让”1涿鹿之战
1黄帝时期的发明
1尧舜禹的美德及传说2华夏族的形成
2“人文初祖”--黄帝
2夏朝的建立:
教学反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