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高埗镇英华学校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东莞市高埗镇英华学校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5 20: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线







线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
D
C
A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B
A
C
B
C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A
A
A
B
C
D
A
D
31、(1)《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4分);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4分);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分)。
(2)
打开中国市场
(2分);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分)
(3)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2分)、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2、(1)(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抵御外敌入侵)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答括号内外点即可得分,2分】
(2)不正确(表态
1
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理由2分)
(3)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3分)
(4)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专制统治(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答括号内外点即可得分,2分)
33、(1)1898(2分)
京师大学堂(2分)
1912(2分)
(2)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
维新变法(1分)
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2分,任何一点】
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中国变法图强的社会思潮日益高涨。【2分,任何一点】
6、1860年10月闯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来自(
)。
A.英国
B.法国
C.英国和法国
D.俄国
7、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1894年
B.1840年
C.1856年
D.1851年
8、1895年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屈辱年,这一年发生(
)。
A.俄国割占台湾
B.英国割占台湾
C.法国侵入台湾
D.日本割占台湾
9、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
①《孙中山》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0、“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1、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
A.思想文化
B.军事技术
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
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创建近代海军
13、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修京张铁路,壮中国国魂;弃状元名衔,筑民族之城”这副对联中涉及到的近代杰出人物是(
)。
A.左宗棠、张之洞
B.詹天佑、张謇
C.詹天佑、李鸿章
D.张之洞、张謇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自查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张学良
B.李秀成
C.叶挺
D.林则徐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4、(
)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5、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第2页
第1页
1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6、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A
.1895年
B.1897年

C.
1898年
D.1901年
17、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把(
)介绍到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18、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2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1、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中国命运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成立了中华民国
2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24、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反对旧道德和文言文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维新思想
25、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6、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7、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
A.清政府
B.华侨
C.外国人
D.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28、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维新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29、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09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10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30、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线





第4页
第3页
第6页
第5页


线





二、分析题
(共40分)
3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分别指出这三则材料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

(6分)
分别是与什么战争有关
(6分)
(2)
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 (2分)
(3)
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共9分)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
第3页
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2分)
(2)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 (1分)为什么 (2分)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分)
33、回顾一段史实,回答相应问题(共11分)
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校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请回答:
(1)“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年设立的
。并在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6分)
(2)“北京大学”的前身诞生于
运动之中。(1分)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第6页
第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