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天气
【学习目标】
1.能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学习内容】
课本第53页到第55页和听101《气温与气温的变化》微课。
1.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2.天气与生活息息相关。你能出举一些例子吗?
3.看懂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以及空气质量高低表示。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是指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雷声大,雨点稀
2.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A.春季多雨雪 B.夏季干旱高温
C.秋季秋高气爽 D.冬季寒冷有雪
3.
对下图为某地区的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小雨转晴,夜天最高气温22℃,白间最低气温19℃
B.晴转小雨,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C.小雨转晴,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D.阴转晴,夜间最低气温19℃,白天最高气温22℃
4.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
(
)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5.下列描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夏热冬寒
B.小雨夹雪
C.四季如春
D.冬暖夏凉
【课堂探究】
1.
思考: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
2.
试一试: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1.今天风和日丽。
2.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2℃,并伴有沙尘。
3.7月是全年最热的月份。
4.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今后几天将会有降温现象。
5.今天有雾,请大家出行注意安全。
6.某城市一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大约相差15℃。
3.
天气与生活息息相关。你能出举一些例子吗?
4.
.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5.
试做小小天气预报员
6.
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诗句中描写天气的(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2013年8月14日15时强台风“尤特”在广东省阳西县附近沿海登陆,
此时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广东沿海呈现的颜色是(
)
A.绿色
B.白色
C.蓝色
D.黄色
3.下面是2013年5月22日8点中国四个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排名情况,据此判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
)
A.成都
125
B.太原
94
C.呼和浩特
74
D.海口
39
4.为了提高空气的质量,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是(
)
①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②出门尽量开私家车
③多植树造林
④尽量乘坐公交车外出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5.“向雾霾宣战”是2014年中国向世界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集体宣战。随着对雾霾天气的重视,一首雾霾版的《卷珠帘》迅速引起人们关注:雾霾锁住车辆,收油门,摘空挡,戴口罩,辨方向……据此完成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天气与工业的关系
B.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C.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D.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AD,
CD,
C
,A
B
【随堂检测】BBADC海陆的变迁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2.根据实例说明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联系生活现象,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46页到第52页和听101《天气及天气符号的认知》微课。
1.结合教材内容,认识海陆变迁的原因。
2.结合教材内容,认识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
)
A.填海造陆种田
B.比喻世事的变迁
C.比喻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植桑树
2.下列因素不能直接导致海陆变迁的是
(
)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人类活动
D.寒潮天气
3.下列现象属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是
(
)
A.褶皱山
B.填海造陆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4.能反映海陆的变化历史的是
(
)
A.植被类型
B.气候类型
C.地形类型
D.生物化石
5.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B.人类活动
C.海平面升降
D.全球变暖
【课堂探究】
1.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呢
2.
海陆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
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你更赞同谁的观点?
4.
全球共分为几大板块?注意板块的运动方向。
5.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6.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所做的总结,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气候变暖
C.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大量的水土流失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哪一幅图表示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3.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观点是( )
A.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
B.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D.世界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4.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CDADA
【随堂检测】CADDA人口与人种
【学习目标】
1.
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学会计算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2.
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
能够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内容】
课本第72页到第76页和听101《不同的人种》微课。
1.什么是人口密度?怎样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
2.世界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3.认识世界上主要的人种以及这几种人的体质特征特征。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经济发展水平
D.出生率与死亡率
2.世界人口的增长是不均匀的,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
3.亮亮同学学习了本节后,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人口分布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4.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5.小明的家里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他的皮肤白,头发呈淡黄色,这位客人可能属于
(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课堂探究】
1.什么是人口密度?怎样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
2.世界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稠密,有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3.认识世界上主要的人种以及这几种人的体质特征特征。
4.
请你说说这几种人的体质特征
5.
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6.
结合下图,完成表格。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距海的远近
C.历史和经济
D.社会制度
2.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判断,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非洲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D.中纬度的大西洋西岸地区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人口增长速度基本相同
D.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各地的增长速度不相同
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从“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北半球中、高纬度
5.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DCDDA
【随堂检测】AADAB大洲和大洋
【学习目标】
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37页到第44页和听101《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微课。
1.什么称为大洲?全球分为几大洲?认识七大洲的大小和轮廓形状。
2.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说说大洲的位置特征。
3.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思考全球分为几大洋?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D.地球上没有水
2.下列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的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的海洋大于陆地
3.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名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岛屿
B.b海峡
C.c半岛
D.d大洋
4.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
A.非洲和印度洋
B.亚洲和印度洋
C.亚洲和北冰洋
D.北美洲和北冰洋
5.主体部分同时位于北温带、西半球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课堂探究】
1.
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思考全球分为几大洋?
2.
指出下图中符号代表的大洲。
3.
认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结合教材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看看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2.阅读图2.6,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南面分别是哪几个大洲?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哪一个大洋或大洲?
3.阅读图2.11,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比较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并对照世界地图,说说各大洲的轮廓形状。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2月8日从广州起航,于2011年11月11日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示意此次科考的路线。据此回答1~3题。
1.“大洋一号”出发时,石家庄( )
A.已进入冬季
B.白天比黑夜长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河流进入汛期
2.航行期间依次经过的海及大洋是( )
A.南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黄海B.南海、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黄海
C.黄海、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海D.黄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南海
3.此次科考没有经过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4.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这是因为( )
A.地球表面全部被水覆盖
B.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D.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CBACC
【随堂检测】ABDCD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用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4.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4页到第8页和听10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微课。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4.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在浩瀚的海洋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
A
地球
B
月球
C
太阳
D
彗星
2、徐志摩的诗歌《想飞》飞上天空去浮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洋,从海洋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表达了诗人想认识地球全貌的迫切心情,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的地球形状,下列有关地球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
A
圆形
B
天圆地方
C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D
球体
3、最长的纬线圈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4、关于高、低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低纬方向的是往北的方向
B
北半球高纬方向指的是往北的方向
C
南半球低纬方向指的是往南的方向
D
南半球高纬方向指的是往北的方向
5、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
0°和30°纬线
B
30°和60°纬线
C
0°和60°纬线
D
60°和30°纬线
【课堂探究】
1.读图回答:麦哲伦船队航海时依次经过哪些大洋?
2.
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3.
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4.
讨论:地球是个正球体吗?
5.
观察: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优
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
A.大地是运动的
B.大陆是不断漂移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3.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该做成(
)
4.图1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圆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个球体
5.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图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
A.海陆分布B.质量C.高低起伏D.大小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ADCBB
【随堂检测】
DCADD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
要分布地区。
2.
了解宗教产生的背景,能够识别不同的宗教文化景观。
3.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内容】
课本第77页到第80页和听101《世界主要语言与宗教》微课。
1.了解世界上语言种类和联合国六种主要的工作语言
,以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俄语
2.小明收到在加拿大留学的姑姑用当地语言文字写给他的一封信、信的语言文字是(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汉语
D.俄语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法语
4.西班牙语主要使用在(
)(双选)。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拉丁美洲
D.非洲
5.以下使用英语的国家有(
)。
A.美国
B.法国
C.俄罗斯
D.西班牙
【课堂探究】
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共有多少种语言
2.联合国把哪些语言定为工作语言
3.哪种语言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
4.哪种语言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世界上有哪三大宗教
它们的创始人、发源地和主要的分布区在哪里?代表建筑的特征是什么?
三大宗教还有哪些其他的特点呢?
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汉语
B.法语
C.英语
D.俄语
2.下列语言中,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葡萄牙语
D.阿拉伯语
3.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文比赛于2013年在长沙成功举办,“汉语桥”大赛自举办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生学习汉语。下列关于汉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B.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4.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下列各地与其语言组合正确的是(
)
①—法语
②—英语
③—西班牙语
④—英语
⑤—汉语
⑥—俄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5.《西游记》讲述了高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故事中的“西天”和“经”
分别是指( )
A.西亚 基督教经文
B.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经文
C.古印度 佛教经文
D.耶路撒冷 犹太教经文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AA,AC,
A
【随堂检测】CAABC地图的阅读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学会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能够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2.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距离的计算。
4.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19页到第23页和听101《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微课。
1.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
方法。
2.认识比例尺,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
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3.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预习检测】
1.某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3.75厘米,实际距离937.5千米,该图比例?尺为?( )
A.1∶25
000
000
B.1∶6
700
000
C.1∶2
500
000
D.1∶3
750
000
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为(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3.在比例尺为1∶1
000
000的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 )
A.2千米
B.20千米
C.200千米
D.0.2千米
【课堂探究】
1.
读图回答:什么是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
2.
如何在下面几幅图中确定方向?
3.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4.讨论:假设一辆汽车由A点开往到C点,汽车走的方向如何变化?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1
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C.1:10
000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应根据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方法辨别方向
B.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经纬线辨别方向
C.既无经纬线,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辨别方向
D.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
3.图幅相同的下列四幅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漳州地图
B.中国地图
C.世界地图
D.漳州芗城区地图
读图回答以下2题
4.图中缺少的一种地图语言是( )
A.
比例尺
B
.方向
C
.图例
D.
指向标
5.上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ACB
【随堂检测】ACDCC影响气候的主要因
一、预习目标
1.
纬度因素怎样对气候产生影响。
2.
海陆位置怎样对气候产生影响。
3.
地形因素怎样对气候产生影响。
4.
大气环流因素怎样对气候产生影响。
二、预习要点
1.纬度因素对气候的主要影响。
2.地形因素对区域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三、预习问题
(1)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纬度因素通过
__________的变化,主要对气候因素中的___________产生影响。
2.低纬度气温_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_;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_____。
(2)海陆位置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海陆位置主要通过距离海洋的远近,影响气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_____________因素;海陆之间通过热力性质的不同,影响_____________。
2.
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冬季陆__________海_________;降水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____。
(3)大气环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热力环流的性质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域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不同,进而导致区域的气候是
______________。
2.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受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控制,气候________,降水比较___________;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降水较__________。
(4)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山地的海拔高度不同,气温是
_____________,海拔越高,气温
_____________;海拔越低,气温_____________。
2.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_____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1.非洲最高山峰虽位于赤道附近,但山上气温却终年较低,形成原因是(
)
A.洋流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因素
D.地形因素
2.一般来说,造成一个地区沿海与内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特点
C.距海远近
D.海拔高低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
太阳高度角
气温
2.
高
低
多
少
(2)海陆位置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
降水
气温
2.
高
低
低
高
多
少
(3)大气环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
气温
降水
不同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干燥
少
多
(3)大气环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不同
低
高
2.多
少
当堂检测
1.B
2.C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一、预习目标
1.热带地区都有哪些气候?其主要分布地区是哪里?
2.温带地区都有哪些气候?其主要分布地区是哪里?
3.亚热带地区都有哪些气候?其主要分布地区是哪里?
4.寒带地区都有哪些气候?其主要分布地区是哪里?
二、预习要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
三、预习问题
(1)热带气候
1.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2.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3.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4.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2)亚热带气候
1.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3)温带气候
1.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2.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4)寒带气候
1.
冰原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2.
苔原气候主要分布的纬度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地区是
____________。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有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的分布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30°---40°之间
B. 南北半球都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 南亚、东南亚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
D.南美洲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热带气候
1.
南北纬10°
非洲刚果盆地、亚马逊平原
全年高温多雨
2.
大陆西岸南10°---25°
东非高原、南非高原、澳大利亚中部,巴西高原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
3.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
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4.大陆东岸的10°---25°
南亚和东南亚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2)亚热带气候
1.大陆西岸的30°---40°之间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
大陆东岸的25°---35°之间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温带气候
1.
大陆西岸的40°---60°之间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
全年温和湿润多雨
2.
大陆东岸35°----60°之间
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中纬度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集中。
(4)寒带气候
1.南北极圈内部
南极大陆
低温、烈风、酷寒
2.南北极圈附近
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
全年气温低、降水稀少
当堂检测
C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的变化。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学习内容】
课本第58页到第61页和听101《降水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微课。
1.结合教材认识降水的概念,量算降水的工具,降水的等级。
2.结合地图理解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温带地区降水多
2.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
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
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
3.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
A.赤道和中纬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 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4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各月平均降水量
C.各年最高降水量 D.某一年的降水量
5.下列地区位于全年少雨区的有(
)。
A.北京 B.伦敦 C.开罗 D.新加坡
【课堂探究】
1.降水的概念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
想一想,下面这几种现象那种属于降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画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量较少?
3.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
米?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降水指的是降雨和降雪
B.降水量多用米来表示
C.降水量柱状图能反映出一地的日降水量情况
D.降水多通过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
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是指降水的(
)
A.季节变化
B.年际变化
C.季节分配
D.日变化
3.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两个点,降水量(
)
A.一定不相等
B.一定相等
C.不一定相等
D.无法确定
4.
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终年高温,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C.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D.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A.2000毫米
B.2000毫米以下
C.1000毫米以上
D.2000毫米以上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CBBAC
【随堂检测】DBBDD地图的阅读
【学习目标】
1.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2.了解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24页到第26页和听101《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微课。
1.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根据目的,选择正确的地图。
2.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
方向
B.
经纬线
C.
比例尺
D.
图例
2.
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下面关于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图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比例尺
C.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D.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
3.已知某地图上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实地距离是5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250
000
B.
1:5
000
C.
1:500
000
D.
( http: / / www.21cnjy.com )25千米
4.
在郊外不能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
5.下列图例中,表示水库的是(
)
【课堂探究】
1.地图的种类有很多
按区域可划分为:
按内容可划分为:
按形式可划分为:
2.
讨论
情境1:我们班准备到中国各省山地进行越野活动,想知道山地在哪里,应该准备什么地图?
情境2:叙利亚发生国内动乱,你知道这个国家在那里吗?我们应该用什么地图?
情境3:如果去北京旅游,我们从南京坐火车出发,想知道沿途经过哪些省区,需要用到什么地图?
情境4:如果我们想了解北京有哪些景区,应该查阅什么地图?
3.
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帮助?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4.
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
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
3级地震。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
)
A.亚洲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地形图
小洋看电视新闻知道了G20峰会于2016年9月4日-
5日在杭州举行。读材料回答以下2题。
2.小洋想了解杭州的地理位置,应选择的地图是( )
A
.中国政区图
B
.中国地形图
C
.中国气候图
D
.世界政区图
3.小洋想借机去杭州旅游,应选择的地图是( )
A
.中国政区图
B
.杭州旅游图
C
.中国地形图
D
.杭州地形图
4.珊珊想知道云南在哪里,她选用了“中国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图”;玲玲想了解北京故宫在什么位置,她查阅了“北京城区图”;小俪想去广州市探访同学,她查找了“广州地形图”;岚岚去河源市旅游,她参考了“河源市旅游图”。上述四位同学对地图的选择不正确(
)
A.珊珊
B.玲玲
C.小俪
D.岚岚
5.读图表示的范围最大的是( )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一样大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CCCC
【随堂检测】CABCD4.1.1
人口与人种
【学习目标】
1.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柱状图等),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能根据人口统计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
2.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能够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以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
【学习内容】
课本第70页到第74页和听101《世界人口》微课。
1.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柱状图等),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能根据人口统计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
2.能够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以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样
B.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
D.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
A.千分之二十五
B.千分之十五
C.百分之二十五
D.百分之十五
3.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
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
4.关于城市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B.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C.现在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D.城市问题的产生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很大的关系
5.甲地的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万人,乙地的面积150平方千米,
人口总数为45万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地的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
B.乙地的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千米
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
D.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稀疏
【课堂探究】
1.
世界人口增长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2.
人口的增长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
3.
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4.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将给未来带来重大的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或人口过少、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国家政策
D.自然增长率
2.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尼日利亚 B.巴西
C.意大利
D.英国
3.某地区当年出生率是1.5%,死亡率是1.0%,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2.5%
B.0.5%
C.1.5%
D.1.25%
4.如果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0.4%,其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
)
A.2%
B.1.2%
C.1%
D.0.2%
5.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因此人口总量最大
B.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稠密的国家,经济都欠发达
D.人口稠密的国家,人口总量不一定大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DBACD
【随堂检测】DABBD世界的气候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能够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习内容】
课本第66页到第68页和听10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微课。
1.读图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气候异常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
A.气温和降雨
B.降雨和降雪
C.气温和降水
D.台风和降水
2.下列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是南美洲大陆
3.北京和东京纬度相当,但夏季北京比东京热,冬季比东京冷,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
①生活方面②农业生产方面
③水利建设方面④城市建设方面⑤海陆空交通方面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堂探究】
1.
读图分析,两地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有何不同?为什么?
2.
致使这些地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
气候异常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4.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小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5.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6.
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读下图,回答1、2题。
1.
两地气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都属于季风气候
B.两地都属于温带气候
C.吐鲁番的气温总是低于北京
D.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更大
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海陆位置
D.植被覆盖
3.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届“世界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日”,我国宣传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下列行为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
B.积极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
C.焚烧农作物秸秆肥田
D.过节时寄电子贺卡
4.中国南极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正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成开站,当地年平均气温为-36.6℃,远低于我国泰山的年平均气温,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地形因素
5.农业生产中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气候变化
D.土壤性质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CBDD
【随堂检测】BCCAC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纬线、经线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区分经纬线。
2.在地球仪上标出赤道,区分南、北纬度;找到并标出本初子午线,区分东、西经度。
3.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准确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4.小组合作,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9页到第10页和听101《地球仪和经纬网》微课
1.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经纬线的特点。
2.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区分经纬线。认识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3.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区分经纬度。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本初子午线是(
)
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
欧亚两洲的分界
2、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
162°E
30°E
B
170°E
50°S
C
15°W
70°N
D
100°W
0°S
3、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A
19°W
60°S
B
0°
26°N
C
25°W
30°N
D
140°W
35°S
4、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
20°W
60°N
B
0°
26°N
C
180°
17°N
D
19°W
15°S
5、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
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课堂探究】
1.
观察: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区分经纬度。
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极圈、回归线、高中低纬分界线等特殊的经纬线,描述经纬度划分的依据和特点。
讨论展示
3.
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到下列三组经线: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结论
:度数和为180度,东(E)
西(W)经相反的两条经线组成
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4.
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
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准确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5.
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标出东
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C.纬度越高,纬
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D.从某地沿同一条经线一直朝北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2.有关经纬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以180度经线为界经度数向东向西都变大
B.东经度数,向东度数愈大
C.西经度数,向西度数愈小
D.纬度数向南度数愈大是北纬,向北愈大的是南纬
3.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南北回归线
C.180°经线
D.赤道
4.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
B.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5.读右图回答与本初子午线组成一对经线圈的经线是(
)
A
.A经线
B.
B经线
C
.C经线
D
.D经线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CDCD
【随堂检测】ABDBA世界的气候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的地区差异,能够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2.能够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学习内容】
课本第62页到第65页和听101《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微课。
1.回顾气温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2.结合地图认识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试着从从气候名称和位置中找找规律。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
)
A.0.5℃
B.0.6℃
C.0.7℃
D.6℃
2.赤道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3.企鹅生活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4.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5.有关右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10℃
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20℃
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课堂探究】
回顾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找极值
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2.看弯曲
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
3.析变化
即分析气温的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
即观察、估算年降水总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定性描述为“多”、“较多”、“较少”或“少”。
2.看“差值”,说“变化”
看“极值”,对“月份”——即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算“差值”,说“变化”——即计算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描述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3.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第一步: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试着从从气候名称和位置中找找规律。
从纬度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
从海陆位置上寻找温带地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
第二步: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比较温带大陆西岸A地与大陆东岸B地的气候差异。
阅读教材64页,结合各气候类型的特点,理解不同的景观特征。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地表植被状况,讨论各气候之间的差异。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词句中,描写气候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来自非洲的中学生杰瑞自我介绍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家乡全年炎热,每到湿季,翠绿的稀树高原让整个草原充满着生机,长颈鹿悠然地漫步其间,干季来临,整个草原一片枯黄。”杰瑞的家乡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回答1、2题。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
A.阴晴、风雨
B.气温、降水
C.干、湿
D.降水、风向
4.甲、乙两地相比( )
A.夏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B.冬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C.最低气温都出现在7月
D.气温年较差甲小于乙
5.下图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沙漠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④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CABA
【随堂检测】ABBAB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看山识山:在山体景观图上,说出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名称,区分海拔与相对高度。
2.画山识山:借助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并说出等高线的概念和特点。
3.读图识山: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26页到第28页和听101《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微课。
1.看山识山——说出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名称。
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并说出等高线的概念和特点。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2.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3.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5.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
A.10380米
B.1532米
C.7324
D.8380米
【课堂探究】
1.
观察:说出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名称。
2.
看书回答:图中的500米、1000米、1500米各表示什么?
3.
看书回答: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4.
如何把看到的山体的海拔、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缓坡、陡坡、河流等信息转绘到地图上?
5.
读图识山——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山峰等高线特征:
1.等高线形状
;
2.等高线数值中间
,四周
。
山脊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等高线数值
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等高线数值
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特征: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BDBD
【随堂检测】DDADD发展与合作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间存在的差异。
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空间分布的特点。
3.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课本第87页到第93页和听10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微课。
1.结合教材,认识国家的分类,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间存在的差异。
2.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布区,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
【预习检测】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前三个国家是( )
A.俄罗斯、加拿大、印度
B.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C.俄罗斯、美国、中国
D.中国、美国、印度
2在联合国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 )
A.安全理事会
B.联合国大会
C.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D.国际法院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国地位应该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利用经济优势统领落后国家
B.国界是国家实施主权的界线,它决定着国家的领土范围
C.各国的领海没有明确的界线,邻海国可以任意划定自己的领海范围
D.人口超过1亿的非洲国家是埃及
4主要职能是:减少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东盟
5下列描述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是( )
A.高技术制造业为主
B.市场繁荣,环境幽雅
C.人均国民收入高
D.生产品种单一,生产效率不高
【课堂探究】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
( http: / / www.21cnjy.com )try),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是指经济、社会方面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50多个国家。
发达国家(Developed
( http: / / www.21cnjy.com )
Country),又称已发展国家,是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又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
2.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布区
3.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为什么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应该怎样发展?
5.
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划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依据是( )
A.人口的多少
B.面积的大小
C.军事力量的强弱
D.发展水平的差异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不包括( )
A.生活水平不同
B.教育、医疗水平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3.2012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挪威、澳大利亚、美国分列1至3位;非洲国家刚果(金)、尼日尔和莫桑比克排在有统计数字的187个国家中倒数三位;中国位于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国家。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B.亚洲、非洲、欧洲
C.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D.大洋洲、欧洲、非洲
4.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三个条件的是( )
A.美国、印度
B.澳大利亚、法国
C.中国、巴西
D.美国、日本
5.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B.日本经济发达,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C.印度耕地面积广,是个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
D.菲律宾环境优美,可观的旅游收入使其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ABBD
【随堂检测】DBADB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目标】
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2.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明某地气温日变化、月变化与年变化的规律。
【学习内容】
结合教材,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2.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3.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4.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
A.气温日较差
B.气温月较差
C.气温年较差
D.气温季较差
5.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
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
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课堂探究】
1.
气温的时间变化
2.
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从左向右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5℃~25℃,以5℃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
4.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4次气温观测时间各部相同.如图所示是某观测结果,②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时间的观察结果( )
A.2时
B.8时
C.14时
D.20时
2.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
C.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时
D.气温年较差大约是7℃
3.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B.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C.纬度越高气温越高
D.同纬度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
4.下列有关气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左右出现
B
.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大
C.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D.随着纬度位置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5.下列对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南半球7月等温线
B.是南半球1月等温线
C.是北半球7月等温线
D.是北半球1月等温线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CAACC
【随堂检测】CBABB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在地球仪或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并能说出任一点所处的半球位置。
2.利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找到与给出的经纬度对应的地点。
3.利用经纬度判断地球仪上任意两点的方向。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11页到第13页和听101《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微课。
1.在经纬网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经纬度,并能说出该点所处的半球位置等。
2.利用经纬网确地球某一点的位置。
【预习检测】
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 )。
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陆地表面是平面
C.海洋表面是平面
D.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C.4万米
D.8千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一条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均分为两个半球
B.经纬网是由地球上自然形成的经线和纬线构成的
C.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D.所有经线和纬线的形状都不一样
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N,20°E)
B.(40°N,20°W)
C.(40°S,20°E)
D.(40°S,20°W)
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低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丁地位于丙地的( )。
A.正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课堂探究】
1.
在经纬网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经纬度,并能说出该点所处的半球位置等。
在经纬网图上读出某一地点的经纬度,并能说出该点所处的半球位置等。
地球表面任一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2.读出某点坐标的步骤
1.读出该点纬线度数,并根据0
°纬线(赤道)判断出是南纬还是北纬;
2.读出该点经线度数,并根据0
°经线判断出是东经还是西经;
3.写出经纬度:(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例1
写出图中A、B点的坐标。
3.
根据坐标,在经纬网上划出某点的步骤:
1.根据纬度找出相应纬线;
2.根据经度找出相应经线;
3.纬线和经线的交叉点就要所求点。
4.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任意两点的方向。
确定方向
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5.
写出各点的坐标以及所在的半球。
6.
暑假期间一位中国小朋友想分别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经度160°的地方一同度假,他们能聚在一起吗?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读图“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完成以下3题。
1.甲地的经纬度大约是( )
A
.10°N,40°E
B
.10°N,40°W
C
.10°S,40°W
D
.10°S,40°E
2.位于西半球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丙地位于(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4.读图,C点位于A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5.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下列关于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DACBCA
【随堂检测】ACBAB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一、预习目标
1.
地形对聚落的形态有什么影响。
2.
气候对民居的形式产生哪些影响。
3.
多雨区和干旱区民居形式有什么特点。
4.
气温低的地区民居形式有什么特点。
二、预习要点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气候对民居形式有什么影响。
三、预习问题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山区地区,地势陡峭,聚落多呈现__________形状;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聚落形态多呈现____________形状。
2.
南方地区河流较多,河网密布。聚落多沿河流延伸,呈现___________状。
(2)自然环境对民居形式的影响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族民居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陕北窑洞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
四、当堂检测
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传统民居与其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脚屋—凉爽、防潮
B.冰屋—御寒、防风
C.蒙古包—防晒又凉快
D.窑洞—冬暖夏凉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
条带状
团块状
2.
带状
(2)自然环境对民居形式的影响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族民居
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尖顶房
高温多雨,降水丰沛,有利于防潮通风、安全舒适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墙厚、窗小
热带沙漠气候,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防风、防晒、隔热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用冰雪造成,无窗户,半地穴呈半球形
地处寒带气候严寒,就地取材,防风保暖
陕北窑洞
温带-降水少,黄土直立性好,就地取材造价低,冬暖夏凉
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
蒙古包
便于拆装和游牧生活
当堂检测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一、预习目标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的依据。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分布地区?。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差异。
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半球分布上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地区。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三、预习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1.
目前全世界有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_______。
2.
依据世界各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国家和_____________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_______洲、_______洲,大多数位于_____半球;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洲、_______洲、_______洲,大多位于北半球的_____部和____半球。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分布
工业
农业
人均收入
教育状况
生活环境状况
医疗卫生状况
四、当堂检测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导的基础设施开发机构,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成员国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成员国中国全部属于发达国家的一组是( )
A.中国、印度
B.巴西、澳大利亚
C.法国、意大利
D.埃及、俄罗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1.
200
俄罗斯
加南大
中国
美国
梵蒂冈
2.
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
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北半球
2.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北半球
南半球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分布
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北半球
工业
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工业为主
高技术制造业为主
农业
生产技术水平低
生产技术水平高
人均收入
低
高
教育状况
差
好
生活环境状况
差
好
医疗卫生状况
差
好
当堂检测
C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目标】
1.借助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在识别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地形。
2.通过比较了解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3.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30页到第32页和听101《大洲和大洋》微课。
1.运用地图认识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借助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在识别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地形。
2.通过比较了解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表示海拔的是(
)
A.
小明的身高是179厘米
B.
学校的旗杆高10米
C.
珠穆朗玛峰高8
844.43米
D.
教学楼高15米
2.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D.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某地高出另一地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图中A山峰海拔为270米,B地海拔为220米,A山峰与B地的相对高度为(
)
A.
10米
B.
20米
C.
30米
D.
50米
4.
图中四条登山线路中,坡度最缓的是(
)
A.
AB线
B.
AC线
C.
AD线
D.
AE线
5.
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
山脊、盆地、山谷、山峰
B.
山谷、山峰、山脊、盆地
C.
山脊、山峰、山谷、盆地
D.
山谷、山峰、山脊、盆地
【课堂探究】
1.
读下图,结合等高线特征,识别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地形。
2.
讨论: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
3.
观察:总结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4.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下列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丘陵
2.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 )
A.越浅
B.不深不浅
C.越深
D.视具体情况而定
4.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
5.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CCDCA
【随堂检测】ABDBC大洲和大洋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陆地、海洋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33页到第36页和听101《大洲和大洋》微课。
1.观察地球卫星照片,说出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阅读教材,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的含义。
2.认真观察地球仪,说一说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四大洋中面积最大,几乎占了全球海洋面积一半的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下列大洲中,赤道、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3.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北冰洋和太平洋
4.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课堂探究】
1.
观察地球卫星照片,说出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
认真观察地球仪,说一说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3.
阅读教材,理解大陆、岛屿和半岛的含义。
4.
阅读教材,理解海、洋和海峡的含义。
5.
“水球”还是“地球”,说说你的看法。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从宇宙看,地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因为(
)
A.地球被云层所包围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D.地球表面全是海洋
2.
符合世界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3.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4.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太平洋
B.②--印度洋
C.③--大西洋
D.④--北美洲
5.俄罗斯的海岸线漫长,在四大洋中,不濒临的大洋只有一个,这个大洋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DCDD
【随堂检测】CCBAD世界不同区域的人口问题
一、预习目标
1.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的特点。
2.
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3.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
4.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二、预习要点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问题。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问题。
三、预习问题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人口总量有逐渐
___________的趋势。
2.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导致社会劳动力________;兵源_________,老龄化问题比较_________;
社会负担较重。
3.发达国家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人口问题。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人口总量逐年
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人口数量不断上升,社会劳动力________;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因人口过多,导致环境压力__________,就业_____________,交通拥挤。
3.发展中国家应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措施解决人口问题。
4.
人口的增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_______________。
四、当堂检测
有关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粮食问题比较突出
B.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突出
C.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较少
D.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
低
减少
2.
不足
短缺
严重
3.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1.
较高
增加
2.
充足
大
困难
3.
实行计划生育
4.
社会
经济
相协调
当堂检测
D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一、预习目标
1.
乡村聚落的概念及特点。
2.
区域自然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形状和民居形式的影响。
3.
城市聚落的概念及特点。
4.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概念和特点。
2.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三、预习问题
(1)乡村聚落
1.乡村聚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的农田,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山区的乡村聚落在形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多呈现
___________状;平原的聚落多是__________状。南方多雨区的民居一般屋底___________。
4.乡村聚落在生产活动上以_________________产业活动为主。
(2)城市聚落
1.城市聚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聚落在产业活动上以____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城市一般是一个地区的___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__中心。
3.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乡村
城市
自然景观
劳动生产方式
建筑物(高度、密度等)
公共实施(类型、数量、便利程度等)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职业等)
四、当堂检测
有关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形状和民居形式影响小
B.所有的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演化而来的
C.城市聚落完全以非农产业活动为主
D.城市聚落一般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心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乡村聚落
1.
乡村地区人们居住和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
文化习俗
环境特点
3.
条带状
团块状
抬高
4.农业
(2)城市聚落
1.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居住和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
非农业
经济
政治
3.
生产方式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乡村
城市
自然景观
以农田为主,房屋稀疏
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
劳动生产方式
以农业为主(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木业等)
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建筑物(高度、密度等)
低,稀
高,密集
公共实施(类型、数量、便利程度等)
类型少、数量少、不够便利
类型多、数量多、非常便利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职业等)
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农民
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工人
当堂检测
D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能够运用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13页到第15页和听101《地球的自传和公转》微课。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
2.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面
C.
一条线
D.
整个地球
2.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每年重合两次
B.每年重合一次
C.永远重合
D.永远不重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4.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
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5.在下列地点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上海
B.海口
C.北京
D.哈尔滨
【课堂探究】
1.
观察:拨动地球仪,结合课本,说出地球自转的特征。
2.
观察:你能从不同角度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吗?
3.
观察:拨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
分小组进行观察实验,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4.
讨论
1.
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
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
4.
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5.
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地球的自转。
6.
讨论
1.谁在晚上谁在早上?体现了什么原则?
2.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哪些地方处在下午?你能够看出来吗?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北京时间,2017年4月22日12时23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我国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汇对接。居住在英国伦敦的华人和华侨在当地时间2017年4月22日23点23分收看了卫星发射实况转播,造成两地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2.如图,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这个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昼夜更替
B.五带划分
C.四季变化
D.地球公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A.一天
B.一周
C.一月
D.一年
4.北京球迷王明凌晨起床,收看在德国当地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轴指向北极星
D.地球倾斜着身子公转
5.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我们生活的地方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我们会发现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AADBD
【随堂检测】AAAAD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目标】
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学习内容】
课本第55页到第57页和听101《全球气温分布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微课。
1.结合教材,理解等温线的概念。以及认识阅读等温线图的方法?
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的分布规律。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下表是小红一天不同时间段测得的气温,则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
时间
8时
14时
20时
2时
日平均气温
气温
13℃
25℃
20℃
10℃
A.18℃
B.17℃
C.20℃
D.10℃
2.小强测得6月8日最高气温是26℃,最低气温是18℃,那么这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
A.34℃
B_12℃
C
19℃
D.8℃
来自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四位学生分别是小明、小军、小莉和小华,他们生活所在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这四位学生所在地区气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明所在地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小
B小军所在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C.小莉所在地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
D.小华所在地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大
4.如果今年7月中旬你要到他们所在地区去旅游,你的行李中应有的必需物品是
(
)
A.去小明所在地——防冻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
B.去小军所在地——伞、短袖和防晒油等
C.去小莉所在地——伞、羽绒服和防水服等
D.去小华所在地——防晒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
5.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纬度冈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课堂探究】
等温线的概念
等温线:气温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思考:如何阅读等温线图?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的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年平均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的主要范围。
读图,认识1月和7月世界气温的分布差异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和7月有什么差异?南、北半球有什么差异?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7月哪里气温高?
总结: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讨论: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是反映某地气温变化的曲线
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表示气温变化小
C.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并不一定相等
D.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两极向赤道递减
B.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寒冷
D.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
不同纬度地带气温不同
B.
同一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C.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
4.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也越高
D.
北半球的气温比南半球高
5.
纬度大致相同,拉萨的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陆因素
6.
下列关于气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的气温一定比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气温高
C.
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
D.
同一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DABA
【随堂检测】DDCABD国际合作
一、预习目标
1.
国际合作的原因和目的。
2.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3.
联合国的职能和作用。
4.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作用。
二、预习要点
1.
国际合作的原因和目的。
2.
联合国的作用和职能。
三、预习问题
(1)国际合作的原因和目的
1.在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经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国际合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因世界___________发展是不平衡的,资源的分布是____________,所以世界不同地区之间需要合作。
(2)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1.
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__”。
2.
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_____”。
(3)国际组织
1.
联合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际组织是,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美国______,基本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目前的联合国秘书长是来自于韩国的潘基文。
2.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____________,总部位于瑞士__________,主要职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在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
四、当堂检测
关于国际合作的正确叙述是(
)
A.发达国家要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全部的原料,并出售全部的产品
B.发展中国家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全部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C.如果离开了某一大国,其他国家就无法生存
D.任何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国际合作的原因和目的
1.
资金
技术
资源
劳动力
市场
2.
共同发展
3.经济
资源
(2)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1.南北对话
2.南南合作
(3)国际组织
1.纽约
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WTO
日内瓦
当堂检测
D地球的运动
【学习目标】
1.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16页到第19页和听101《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微课。
1.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课本,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
4.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5.演示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原则
。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
“送走夕阳,迎来曙光……”这句话描述的自然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季节变化
D.
气候变化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围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据此回答2~3题。
2.
“地球围着太阳跑”产生的现象是(
)
①昼夜交替
②季节变化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⑤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3.
“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方向是(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4.
我国于2012年9月20~25日在成都举办第13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下列对于此会期间相关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会期时处于北半球的冬季
B.
会期正处于秋分
C.
会期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
会期时北半球最热
5.
图是某中学生通过测量绘制的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校园内的旗杆影子长度的简图。该中学生所绘制的①②③图中,可能代表夏至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确定
【课堂探究】
1.
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
结合课本,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3.
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4.
观察:北半球某一点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
5.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6.
观察:说出五带的范围。
7.
讨论
假设地球直立着自转和公转,这样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
观察:说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讨论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读图“3月21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
A
.40°N
B
.赤道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2.这一天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此时,地球上昼夜情况是( )
A.
全部昼长夜短
B
.全部昼短夜长
C.
全部昼夜平分
D.
各地长短不一
4.读图“五带的划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北寒带
B.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丙地四季分明
D.丁地终年炎热
5.下列一些自然现象,不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BCBB
【随堂检测】BACAD世界主要语言与宗教
一、预习目标
1.
世界主要的三大宗教。
2.
三大宗教的信仰分布区。
3.
世界主要的使用语言。
4.
世界主要语言使用分布区是哪里。
二、预习要点
1.三大宗教的宗教的宗教景观和信仰人群分布区。
2.世界主要语言及其使用人群的分布地区。
三、预习问题
(1)世界主要宗教
1.世界三大宗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教的信仰人口主要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基督教的信仰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伊斯兰教的信仰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
(2)世界的主要语言
1.
据联合国世界主要语种、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与应用力调查资料报道,新的世界十大语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____。
3.
语言
汉语
英语
俄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四、当堂检测
1.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仰(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天主教
2.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都通行的语言是(
)
A.法语
B.西班牙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参考答案
预习问题
(1)世界主要宗教
1.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2.
基督教
3.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中亚、西亚和北非
(2)世界的主要语言
1.
1
英语
2
汉语
3
德语
4
法语
5
俄语
6
西班牙语
7
日语
8
阿拉伯语
9
韩语(朝鲜语)
10
葡萄牙语
2.
汉语
英语
3.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欧北亚)
俄语
俄罗斯(鹅)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法非中南)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西拉)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亚西,非北)
当堂检测
AB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学习内容】
课本第81页到第86页和听101《城市与乡村聚落的差异》微课。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即聚落的分类。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分析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2.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3.西亚村庄的房屋墙厚窗小的原因是
A.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B.为了预防小偷进入民宅偷盗
C.为了抵挡当地寒冷的气候
D.厚墙是为了减少白天炎热的太阳照射,小窗是为了减少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4.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省 B.四川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云南省
5.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
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课堂探究】
1.
聚落分为哪两种类型?它们的特征有哪些不同?
2.
为什么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3.
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
4.
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景观特征,三张照片所示的村落哪个分布于亚洲?哪个分布于非洲?哪个分布于欧洲?
5.
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
聚落与环境
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
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2.世界聚落的分布:
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聚落密集。
②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随堂检测】
单项选择
1.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B.在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用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2.关于聚落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工作
3.西亚的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
4.关于保护传统民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B.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盖成楼房
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D.世界各地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5.下图民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终年严寒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冬冷夏热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BCDDC
【随堂检测】CB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