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6 06:5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运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袖手旁观、四书这些词语,了解“格物致知”“四书”的出处。
  (2)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文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
  (3)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能够进行创造性阅读。
  2.过程与方法
  (1)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2)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2)对自身的求知,具有端正的态度,探索要有想象力、有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知识梳理
1、走进作者


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主要荣誉
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字词积累
1、重点字
丁肇中(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儒家(rú)
华裔(yì)
论语(lún)
中庸(yōng)
易错警示易写错字:
“彷徨”的“徨”是“彳”;“儒家”的“亻”。易读错字:
“埋没”的“没”读“mò”不读“méi”;“彷徨”的“彷”读“páng”不读“fǎng”;“论语”的“论”读“lún”,不读“lùn”。
2、多音字
没:méi(没有)
埋:mái(埋藏)
应:yìng(应变)
当:dāng(应当)
mò(埋没)
mán(埋怨)
yīng(答应)
dàng(当铺)
记忆方法“没”读
“méi”时,是无、不曾、未、不够等意思;读“mò”时,是隐在水中、.隐藏,消失、.漫过,高过.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终、尽
等意思。“埋”读“mái”时是葬、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隐藏的意思;读“mán”时,是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应”读“yīng”时,是该,当,回答的意思;读“yìng”是.回答或随声相和、.接受,允许,答应要求等意思。“当”读“dāng”时,是充任,担任、掌管、主持、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面对着、.相称、相配、应该、抵敌、.判罪、顶端、头、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读“dàng”时是合宜、2.抵得上、等于、姑且作为、认为、在同一时间、吃亏、受骗、抵押等意思
3、形近字
┏授:(shòu)授予
┏措:(cuò)措施
┏致:(zhì)招致
┗受:(shòu)接受
┗错:(cuò)错误
┗至:(zhì)极至
记忆方法“授”和“受”读音相同、结构不同,
“授”是左右结构,“受”是上下结构;
“措”“错”读音相同、结构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
扌”“钅”;
“致”和
“至”读音相同、结构不同,
“致”是左右结构,“至”是上下结构。
4、重点词
①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②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
③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④正心:心要端正。
⑤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⑥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⑦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⑧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⑨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⑩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5、词语辨析
“徘徊”与“彷徨”辨析
“徘徊”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的意思;“彷徨”是徘徊;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徘徊”,中性词,如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徘徊观望。“彷徨”,本义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兼指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心情多是不好的,本义少用,比喻义多用。
三、重点句子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勇于实践”、
“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写作借鉴
1、思路清晰缜密。
2、语言简朴通俗,多用口语,如话家常,举事论理,简洁朴实。
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藻饰(zǎo)
狡黠(jī)
儒家(rú)
大而无当(dàng)
B诘难(nàn)
咀嚼(jiǎo)
彷徨(páng)
味同嚼蜡(jué)
C滞碍(chì)
劝诫(jiè)
怀疑(yí)
寻章摘句(zhāi)
D轻鄙
(bǐ)
粗糙(cāo)
显微镜(
wēi)
吹毛求疵(cī)
解析:A选项“狡黠”的“黠”应该读“xiá”;B选项“咀嚼”的“咀”应该读“jǔ”;C选项“滞碍”的“滞”应该读“zh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B)
A.无理漫骂
幽柔寡断
蜂涌而至
袖手旁观
B.绿草如荫
源远流长
格物致知
各行其事
C.改弦更章
事必恭亲
人才倍出
修身齐家
D.劳民伤财
叹为观止
恻隐之心
不假思索
解析:A.“漫”—“谩”、“幽”—
“优”、“涌”—“拥”;B.“荫”—“茵”、“事”—“是”;C.“章”—
“张”
、“恭”—“躬”、“倍”—“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我们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想。
C.芜湖海事局以“三化建设”为主线,实施“三个行动”,打造一帆风顺平安皖江。
D.你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请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4.下列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不能删掉。“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并非全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也有个别的除外。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能删掉。:“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后就成了一百分。
(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最”表示恐慌的程度,“唯一”表示独一无二,都不能去掉。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A.本文是著名科学家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文章的论点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B.丁教授的“格物致知”与《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不一样。
C.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D.中国学生大都俯身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俯身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但不会做研究。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所致。
(解析:这只是论题,不是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判断句。)
6.选词填空。
A.探讨
B.探测
C.探索
D.探察
(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
(D)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______。(B)
(3)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______过程的向导。(C)
(4)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索外界误认为______自己。
(A)
解析:近义词辨析题。探讨,指探索;研讨;探索讲求。测,指探查某物;确定物体、辐射、化学化合物、信号等是否存在。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探察
是探究审察;考察、察访。
阅读理解
七分饱是一种智慧
马亚伟
①闲暇时,我喜欢养鱼养花。经验告诉我,鱼不能每天喂食,一周喂一次就行,不然它们会因为吃得过饱而死掉;很多花不要浇水太勤,当叶子稍稍有些打蔫的时候再浇水更好。换一个拟人的说话就是,不能让动物和花草吃得太饱,应该让它们适度饥饿。
②其实,我们人也是这样,应该保持适度饥饿。民间有句育儿谚语:“若要小儿身常康,腹中常有三分饥,身上常有三分寒。”给孩子过分的温饱,对健康都是不利的。成人也是一样。研究证明,人体在饥饿状态,脑垂体会减少死亡激素的分泌,并促进机体脂肪分解,转化成糖原、能量,以维持大脑等重要器官生理活动的需要,而且保持适度饥饿对肠胃也有好处。相反,吃得过饱,消化系统负担加重,大脑供血减少,人的身体不仅容易肥胖,还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
③适度饥饿对健康非常有益,能够让身体保持一种醒着的状态,不至于在过饱中失去平衡与协调。引申开来,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不管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对事业、名利的追求等等,都应该保持适度饥饿。
④保持适度饥饿是一种人生智慧,凡事都应该有“七分饱”的分寸。有些人交朋友,总喜欢完全融入对方的生活中,他自己毫无保留,也要求别人毫无保留。两个人都没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就像吃得过饱没有一点余地一样,这样的友情只会让人感到压抑窒息。“距离产生美”,当两个人亲密到没有丝毫距离的时候,也是友情破裂的开始。给彼此留下适当的空间和距离,“七分饱”友情是最舒服的状态。
⑤同样的道理,爱人之间也应该“亲密有间”。相爱的两个人,总喜欢整天在一起,全方位侵入并掌控对方的生活,24小时全程监控对方,两个人爱到没有一点空隙,也像饭吃得太饱一样。过饱状态的爱情,就像甜得发腻的点心,容易厌烦。很欣赏有的夫妻之间的做法,亲密却彼此尊重,给对方留下三分的私人空间,爱到七分最相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有的夫妻还制造两个人分离的机会,以此体验爱情的“饥饿感”,温习相思的味道。这样的爱情,才是最佳状态。
⑥我们的人生追求也一样。有的人总在马不停蹄地追逐成功,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登上人生顶峰。为了这个目的,人们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殊不知,人生根本没有顶峰,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上面还有无垠的天空。人只要向上走,站在什么样的高度不重要,并且追逐要适可而止。总让自己处在追逐的亢奋状态,与每天暴饮暴食没什么两样,适当停下脚步,体验一下饥饿的感觉,才有力量走好后面的路。稍稍饥饿一点,再吃东西会觉得分外香甜。走走停停,是一种人生智慧。适度饥饿,才能保持人生的健康与舒适。
⑦无论什么时候,当你感觉到过饱的时候,体验一下饥饿感吧。七分饱,永远是一种人生智慧。
7.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什么文章什么地方提出来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在文章结尾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七分饱,永远是一种人生智慧
8.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生活中养花养草的实例有什么作用?
答: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9.文章在论述论点时,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答:本文主要运用了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第②段里我们人应该保持适度饥饿;第④段里交朋友要留空间;第⑤段爱人之间也应该“亲密有间”;第
⑥段我们的人生追求都应该有一定的度。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亲身经历,这样以生活中的实例使论证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