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我有一个梦想(讲解)-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资源整合(一)(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2我有一个梦想(讲解)-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资源整合(一)(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6 07: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目标】
1.探究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的艺术手法。
☆温故知新☆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探究活动】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教师释疑】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讨论明确】
作者的梦想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来阐发,各抒己见。以下答案仅供参考。首先,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被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其次,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第三,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
【课堂提升】
这篇演讲为什么能激动人心
【解析】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探究活动】
本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释疑】
注意排比、比喻手法的运用。
【讨论明确】
这篇演讲辞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说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文中那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增添了许多感人的魅力。文中还大量运用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它们纷沓而至,接踵而来,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课堂提升】
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它们从哪几个方面揭示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 )
2.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 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
3.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 “交响曲”有什么特点 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