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课件)-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备课资源整合(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课件)-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同步备课资源整合(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1-06 15:4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复习回顾时间、位移1. 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测量什么物理量?2. 通过打点计时器可以间接测量什么物理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某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实验目的(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会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会利用v-t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并据此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求加速度.平均形状斜率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复写纸片、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________电源。交 流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钩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处理1.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不均匀.
2.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3.作v-t图象时单位选择不合适或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误差分析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4.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无多大差别,从而使误差增大,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50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得六、七个计数点为宜。实验注意事项 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6.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7.描点时最好用坐标纸,在纵、横轴上选取合适的单位,用细铅笔认真描点。实验注意事项处理纸带六大注意
本实验很重要的一个实验目的是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纸带上各点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因此,会处理纸带是一项基本功,处理纸带需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
2.区别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即两个相邻实际点的时间间隔)与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特别提醒处理纸带六大注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从间距较大的点开始进行测量.
4.为了方便测量,可以用每打5个点间隔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这样,在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
5.以能在50 cm长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到7~8个计数点为宜,必须注意,计数点不能少于6个.
6.在测量各段位移时,不要逐段测量各段的位移,应该用长刻度尺一次测量分段读数,以避免多次移动刻度尺造成累积误差;还应注意,读数时应读到毫米的下一位.?特别提醒【答案】(1)3.90 2.64 1.38 (2)12.6m/s2(12.0-13.0)
(3)0.10m/s—0.20m/s,零时刻小车经过A点的速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描点作图,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图象中斜率、截距和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另外一个要点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比如:B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从而可计算B、C、D点的瞬时速度。【名师点睛】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