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1.1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资源整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3.1.1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导学案)-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资源整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6 16: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了解钠、铝与氧气的反应,金属单质的化学共性,以及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一般规律
学习重难点
1.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原理,铝与氧气的反应。
自主预习
一、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含量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2.金属元素为什么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
二、金属的物理通性
不透明,有_____________,易_____________,易________,有____________等.
三、完成课本P46的思考与交流部分,并指出图3-2中1,2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把3、4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1.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1.实验室钠一般保存在
,新切开的钠具有________金属光泽,在空气中表面很快变
,生成
色的
(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钠受热后,与氧气
,发出
火焰,生成
色固体
(化学式(
),反应方程式为
3.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

有的氧化膜
不能保护内部金属,如
.有的氧化膜
,可以保护内部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
4.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容易
电子,单质往往表现出

遇到
时,就会发生
反应。金属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还能被
等氧化,生成相应的


合作探究
【探究一】钠和氧气反应
书本P47页【实验3—1】,实验现象:
_______
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本P47页【实验3—2】实验现象: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总结】通过观察能不能简单的描述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
色、有
、质地
(能用刀切开)、熔点
、常温下为
态的金属。
【探究二】
铝与氧气的反应
【问】铝与氧气能否反应?需不需要加热?让我们进行书本P4页科学探究: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

。仔细观察。记录观察现象:
【问】这个反应是说明铝在加热时与空气反应吗?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
,再加热
。记录观察现象:
【问】这个反应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思考】
1.铁生锈可形成的氧化铁能保护铁不被氧化吗 为什么
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 点燃镁条时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
当堂达标
基础巩固
1.在空气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最活泼的是_______________;常温时与水能剧烈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B.钠是一种灰色的固体
C.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土扑灭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钠是一种灰黑色的固体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4.2.3g钠在干燥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可得3.5g固体,据此可判断其产物为
A.
只有Na2O2
B.
只有Na2O
C.
Na2O和
Na2O2
D.
无法确定
5.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6.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描述是
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能力提高
7.已知物质A、B、C、D、E、F有如下转化关系:
试根据上述变化,推断A、B、C、D、E、F的可能化学式。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对本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感悟。
自评:本节学习中的问题与思考:
师评:



自主预习答案
一.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含量
1.氧、硅、铝、铁
2、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二.金属的物理通性:
金属光泽
导电
导热
延展性
三、1、2Al+3CuSO4
=2Al2(SO4
)3+3Cu;
2、
2
Mg+O2
2
MgO
3、
Cu+2AgNO3=Cu(NO3)2+2Ag
Cu+2Ag+=Cu2++2Ag+
4、Mg+2HCl=MgCl2+H2↑

Mg+2H+=Mg2++H2↑
四、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1、石蜡油或煤油
银白色


氧化钠(Na2O)
4Na+O2=2
Na2O
2、剧烈反应
黄色
淡黄
过氧化钠(Na2O2)
2
Na+O2
=
Na2O2
3、氧化物
疏松
铁表面的铁锈
致密
镁、铝等表面的氧化层
4、失去
还原
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
氯气、硫
氯化物
硫化物
五、
金属和酸和水的反应
探究一:
【实验3-1】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表面很快变暗,生成白色的氧化钠(Na2O)
4Na+O2=2
Na2O
【实验3-2】加热时熔成光亮的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Na2O2)
2
Na+O2
=
Na2O2
[总结]
银白
金属光泽



探究二
1、至熔化
轻轻晃动
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2、保护膜
至熔化
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4Al
+
3
O2
====
2Al2O3
基础巩固
1.解析:最不活泼的是金,金在加热条件下也难以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就是这个意思;钠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是以上金属中最活泼的;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溶液反应的物质除了铝之外,千万不要忘记钠也能与碱溶液中的水反应。
答案:金;钠;钠;钠、铝。
2.解析: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易跟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发生反应,所以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钠是银白色固体,因被氧化成氧化钠而呈现出灰色,灰色不是金属钠的颜色。钠与煤油不反应,并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将钠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避免空气及水与钠接触。钠着火时比较好的灭火方法是采用沙土盖灭。
答案:D
答案:C
方法导引:极限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在解答该类题目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极限法解题要特别注意使用的范围。一般是存在两种反应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或推断确定一个范围,然后结合题意得到最终答案
5.解析:现象的本质是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现象相对应,钠置于空气中发生的变化如下: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故本题选B。
答案:B
6.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先熔化、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所以描述正确的为①④⑤。
答案:C
能力提高
7.解析:由于氯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向性,生成NaCl的反应途径的多样性(除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外,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不同反应都可能生成NaCl)。这些为解题思维的开放和发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答案:第一组
A:Na;B:Cl2;C:NaOH;D:FeCl3;E:Na2CO3;F:CaCl2。
第二组
A:Na;B:Cl2;C:NaOH;D:HCl;E:Na2SO4;F:BaCl2。
第三组
A:Na;B:Cl2;C:Na2O2;D:HCl;E:NaOH;F:MgCl2。
第四组
A:Na;B:Cl2;C:Na2O2;D:FeCl3;E:Na2CO3;F:BaCl2。
总结提升:推断题目一般具有一个较明显的“突破口”,故解题时要有“全局观”,首先完整阅读题目,以寻求着手点,然后进行分析、推理。但此题与一般的推断题不完全相同,该题具有很高的开放性,解答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所学物质的性质转化关系熟练运用,并要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随着学习的是深入,将会有更多的符合题意的答案,希望同学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