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七颗钻石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植物、人和动物都干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过程中发生的神奇故事。小姑娘的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的水流,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
1.
启发想象,让学生们理解和体会作者于文中寄寓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求:无私的博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2.
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想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目标
1.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会写的字有:钻、旱、焦、缝、滴、捧、嘴、银、凉、需、股;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钻石、旱灾、焦渴、岩缝、一滴、嘴边、清凉、需要、一股。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阅读、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夜晚仰望天空,在那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展示课件第三屏)你们可知道这七颗晶亮的、玲珑剔透的星星有怎样美丽的传说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找出疑问
1.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同学们根据课文能提出哪些新问题。
2、梳理学生的问题,并板书。
[3.
你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着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词
(一)自由研读,找出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然后再认真反复地拼读生字词。
3.
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音。再“开火车”读、齐读。]
(二)流利朗读,读准字音
1.
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3.
指名检查读,评读。
四、学习生字
(一)我会读
1.再次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然后认读去掉注音的生字。(展示课件第四屏)
[2.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3.
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
用字组词并造句。
(二)我会写
1.
你能把下面这几个字写好吗?先观察一下它们的样子,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些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
[2.
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
教师边念笔顺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边观察边在桌面上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4.
在田字本上把每个字独立书写两遍。
[5.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看谁写得工整美观。]
(三)我会用
1.
你认得这些词语吗?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展示课件第六屏)
2.
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位置,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你会用这些词语造句吗?]
五、水罐有什么变化?
总结:水罐由木头的变成银的,变成金的,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从里面冒出清澈的泉水。
[四、总结谈话: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和掌握了不少新的字词,学会了这些生字词,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大家课后还要多读多写多用,巩固这些字词。]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找出疑问
1.
昨天你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尝试着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2、课文导读
[(1)、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
(2)、发生了哪些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3)、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给小狗喝、给过路人喝。三个情节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二、分析第1自然段
1.
刚才有的同学问“大旱灾有那么严重吗?”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阅读哪个自然段就能解决?(生:第一自然段)
2.
指名读:谁来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
3.
大旱灾严重吗?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展示课件第八屏)
[4.
自由读:你们体会得真好,能不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残酷呢?]
5.
指名一人读。
三、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到结束
(一)找出变化
[1.
过渡语:看,大旱灾多么严重,多么残酷啊!就在这场大旱灾中,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很多神奇的变化。]
2.
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到结束,画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找出水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水罐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的。
[(1)情节一:因为大旱,给妈妈找水。
指名一人朗读第2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变化。(展示课件第九屏)
(2)情节二:给小狗水喝,木水罐变成银水罐。
指名一人朗读第3、4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的变化。(展示课件第十屏)]
(3)情节三:给妈妈水喝,银水罐变成金水罐。
指名一人朗读第5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的变化。(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4)情节四:给过路人水喝,金水罐跳出钻石,变成泉眼。
[指名一人朗读第6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变化。(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5)情节五:七颗钻石升天变成大熊星座。
指名一人朗读第7自然段,课件演示水罐变化。(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二)理解变化
1.
同学们仔细体会刚才画出的句子,思考和讨论:
[(1)水罐的每次变化都伴随着小姑娘的一次行动,这些行动跟水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吗?]
(2)水罐的神奇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
2.
讨论后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小姑娘的每次行动伴随着一次爱的付出,每次爱的付出都带来水罐的一次神奇的变化。]
(2)其实,同学们也发现了,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小姑娘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
(3)在小姑娘的爱心与水罐的变化中有一种对应的关系,不过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变”的明线(展示课件第十四屏);让学生通过讨论弄清“变”的原因,领会课文“爱”的暗线(展示课件第十五屏),体会爱的意义与力量。
[
3.
这是一个大旱之年,这一罐水多么宝贵呀!有了它,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啊!可小姑娘还是把水给了别人。每一次的送出就是一种无私的爱的付出,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神奇。从“涌出”、“水流”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看来,这一次次的爱心感动了上天,使水罐里一下子涌出了这么多的水。爱像水流一样滋润大地,使大地不再干涸。]
(三)反向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1.
如果小姑娘是个自私而没有爱心的人,故事的结局将会是怎样?
[2.
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世界?]
(四)总结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正像同学们说的,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而且无私而广博的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七颗钻石变成了七颗星星普照大地,这不是爱满天下吗?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四、拓展发散,激发想象
[1.
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许多充满爱心的事。有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听,让我们分享一下吗?]
2.
读了这篇感人的童话,听了同学讲的故事,大家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经历的类似的故事。相信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受,快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吧!
五、作业《七颗钻石》是大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将来你们会读到他更多的作品。同时,同学们一定读过很多安徒生的童话,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等。课后,同学们可以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可以再去体会爱的神奇力量。
[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想象,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们在理解和体会作者于文中寄寓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求:理解无私的博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