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妈妈睡了
课题
妈妈睡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教育学生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学前准备
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掌握多音字“发”。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学习重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学前准备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7分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2.谈话导入: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1.学生欣赏音乐。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3.观察插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出示图片,提问: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3.同桌互读。4.指名接段读文。5.请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6.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1)读句中的生字。(2)读句子。(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7.开火车识字,并给这些字组词。
8.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1.认真听老师朗读,感受课文情感,思考问题并交流。2.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3.同桌间互相朗读,互相交流并自学生字词。4.评价优缺点,并提出建议。5.小组间比赛读句子,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6.完成开火车认读生字。7.观察生字字形,交流记住生字的好方法,描红、临写生字。
1.给下面的字先加上拼音,再组词。哄(
)(
)先(
)(
)闭(
)(
)发(
)(
)沉(
)(
)2.看拼音,写词语。xiān
hòu
bì
shànɡ(
)
(
)liǎn
shànɡ
ɡù
shi(
)
(
)chuānɡ
wài
chén
zhònɡ(
)
(
)tóu
fɑ(
)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13分钟)
1.教师指导朗读。课件展示。
根据阅读提示读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2.课文中表达了母子间真诚的爱,确实使人深受感动。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3.品读课文第2~4自然段:(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妈妈很美丽?(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妈妈好温柔?(3)从哪些词句可以知道妈妈好累?
1.认真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妈妈睡觉时的样子。2.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体会母子间浓浓的爱,全班交流最受感动的部分。3.学生仔细阅读2~4自然段,小组间交流并回答问题。
3.一个词往往能跟几个词搭配,先读读例子,再自己试着填空。
例:微微张开微微地笑
微微渗出汗珠紧紧(
)紧紧(
)紧紧(
)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1)边范写边强调注意点。(2)指导学生自主练字。(3)展示。2.引导学生谈收获并小结。
1.学生学写本课生字。2.自由谈本节课在识字、写字、感情朗读、心得体会等方面的收获。
4.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教学反思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切入本课教学,使阅读和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中之重,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的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学习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词,引导学生复习巩固。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2.回顾课文主要人物及内容。
5.写近、反义词。近义词:闭—(
)反义词:闭—(
)先—(
)
二、精读感悟,升华感情。(用时:30分钟)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入情入境,用心读书,表达母子爱的真情。2.根据课件中的提纲,梳理全文,回归整体,升华文中的情感和思想:(1)你想对妈妈说什么?(2)展示并朗读班内一位学生母亲写给女儿的信。3.再读课文,
引出课题。4.从指导读课文题目,到教师范读,图文并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语气语调的变化,充分表达情感。2.班级交流:(1)想对妈妈说什么?(2)认真听信的内容,并交流感受。3.从生活实际入手,交流、分享、感受家庭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形成过程。4.认真听老师范读,然后跟读,把握情感的变化,产生共鸣。
6.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明亮的
脸沙沙的
头发红润的
响声弯弯的
眼睛乌黑的
眉毛7.用“\”把括号里不合适的字词划去。(1)妈妈的呼吸那么(沉、重)。
(2)风儿在树叶间(刮、
散步),发出(嗖嗖、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看、听)不到。
三、总结课堂,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课后总结2.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用实际行动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1.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完成作业。
8.把句子补充完整。(1)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己达成浅层次教学目标的能力。
边读边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读文想象能力。
抓住重点,品词析句,培养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在学习方式上,将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复习巩固,体现阅读教学整体性的原则。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
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妈妈睡了》教学片段
◆朗读课文,感受母爱(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先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生1:我知道了妈妈睡得很香,是从“睡得好熟”知道的。
生2:我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知道的。
师:(板书“美丽”)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读第三自然段。)
生:我知道了妈妈好温柔,是从“微微地笑着”看出来的。
师:那我们用温柔的语气来读这一段吧。
(生齐声朗读。)
师:妈妈在睡梦中也在笑着,好像在睡梦中也在想着给“我”讲故事,这说明妈妈很爱“我”。让我们接着看下一段,进一步体会妈妈对“我”的爱吧!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们从哪些地方知道妈妈好累?
生:妈妈干了很多活确实累了,连小鸟、树叶奏出的歌声也听不到。
师:是呀,她确实该好好睡一觉了。应该怎样读这段呢
生1:妈妈累了刚睡着,所以我们声音要小,别把妈妈吵醒。
生2:妈妈这么爱我们,要读出对妈妈的疼爱。
(生练读。)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谈感受、猜想、联想、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