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件(25张PPT)+素材(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件(25张PPT)+素材(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6 13:07:19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武


义封建君主专制覆灭 迈向民主共和一、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阅读P43—45,完成下列问题并做好笔记面临侵略与瓜分历史背景 面对中华民族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行动起来,寻找救国之路!农民阶级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孙中山先生为了革命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外伤——西方列强的掠夺内痛——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孙中山革命事迹足迹。创办兴中会孙中山爱国华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夏威夷檀香山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建立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革命团体。但这些革命团体比较分散、不集中,这不利于革命,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正是这种情况下成立了同盟会,同盟会的建立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成立革命政党——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各革命团体代表1905年8月、日本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革命纲领(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评价: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它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是,三民主义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不可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镇南关起义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为1911年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林觉民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这样评价广州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队伍役并寿。”三、武昌起义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1、历史背景2、革命党人为辛亥革命做了哪些准备?成立领导机构:成立武装起义总部;
宣传组织:在湖北新军中作宣传组织工作;
武器准备:部分自制3、起义过程1911年10月10日 武昌新军革命士兵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攻克总督衙门并占领武昌10月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 4、起义胜利后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5、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含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它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所以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6、议一议: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武汉地区人民反帝斗争高涨;
③清政府已空前孤立,革命时机成熟;
④革命党人尤其是文学社和兴进会的宣传组织;
⑤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十八星旗的全称是“铁血十八星旗”。十八颗黄星代表十八省,表示皆黄帝子孙,红底表示铁血主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响应。十八星旗在许多省份悬挂。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十八星旗被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色,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四、中华民国成立阅读P46,完成下列问题。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建国过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建立。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传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各民族一律平等;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体现人人平等的观念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临时约法》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议一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4)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大大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兴中会的成立(1894)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武昌首义(1911)中华民国成立
( 1912 )定都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改用公历颁布《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