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
史
)学科课时教案设计
课题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合纵与连横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的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2、识读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3、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了解都江堰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
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由阅读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个性化补充
一、导入新课: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各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周王几乎被遗忘,“尊王”的时代已过去。大国对峙的局面形成,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开始了。
二、
讲授新课
(一)战国七雄--(七雄并立)1.战国初期:七雄的形成。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引导学生阅读P33第一段文字及〈战国形势图〉)了解战国七雄的名称:历史角度:齐、楚、秦、燕(春秋时期的国家)+韩、赵、魏(三家分晋)地理角度:齐、楚、秦、燕、韩、赵、魏
东南西北到中央告诉学生记住七国的方法“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设计意图:培养识图能力,了解战国七雄的名字位置,掌握记忆的方法。)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1)设计情境:桂陵之战形势,让学生讨论:你是齐国国主或者军事指挥者,你将怎样去救赵国?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讲解“围魏救赵”的故事。(2)教师讲“马陵之战”、――孙庞斗智(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在兴趣中识记知识点。)过渡:战国时期的斗争除了战场上的较量之外,还展开了“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由于秦国通过变法而逐渐强大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而东方六国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曾一度“合纵”攻秦,但最终还是被秦的“连横”政策各个击破。各大国的势力逐渐衰落,而秦国却越战越强。在秦国兼并其它六国的过程中,有一场空前激烈的战斗--长平之战。(3)长平之战--秦赵之间。(引导学生阅读P34小字部分)指出成语“纸上谈兵”就出于此。(4)以“城濮大战”和“长平大战”为例,分析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不同的时代特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比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战争特点4、战争结果(二)商鞅变法1、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回想一下,前面我们讲过,奴隶主本身拥有谁分给的田地呢?生:国家分给的"公田""公田"有什么特点?生:不可进行买卖,要向国家上缴一定劳动产品。面对这种部分奴隶出逃、而手中奴隶则无心劳动的情况,如果你是当时的奴隶主们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边讲边图示):这样看来,奴隶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了人身自由,以种田为生,所以这部分租种田地的奴隶和平民的身份也就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的主人也就是奴隶主则转变为新兴的封建地主。这就使旧的剥削方式被封建剥削方式所取代。
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如下问题。在这些变法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一个?假如你是以商鞅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你将怎样推行改革?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课前我们已经做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工程原理?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大家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进行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图讲解原因假如这时你是李冰的参谋,你会给他怎样的参考方案?学生小组讨论,并由各组代表说出各自治水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其学习兴趣。)
2、总结:刚才通过几位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
展示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同学们,赞叹之余你有何感想?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
(出示彩图《都江堰现状全景图》)都江堰最为可贵的是,在历经2200多年后,仍在造福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它也焕发了青春,经修整,现在可灌田800万亩。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颗明珠,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这里,我们也要知道:水对人类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意识,养成节水习惯。)三、小结四、随堂练习1.以下史实与齐桓公无关的是(
)A、任用管仲为相
B、以“尊王攘夷”为旗号
C、与楚国争霸
D、首先称霸
2.下列战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
A、围魏救赵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3.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时期,分别是我国_______社会的瓦解时期和_________社会的形成时期。
4.公元前7世纪后期_________大战后,__________成为中原的霸主。百余年后,_______又成为中原霸主。
5.公元前260年,_________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________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_________的进攻。
6.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四)小结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谰的年代,从政史的角度来讲,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从文史的角度讲,是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转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作业同步测评练习册
比较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合作探究:战国时期战争特点和春秋时期战争特点的不同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商鞅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的我们学习出示35页材料研读。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的形成1、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2、特点:3、评价:二、商鞅变法1、背景:2、内容3、意义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的建成及特点2、都江堰的结构3、都江堰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反思可以设计活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措施中,你认为哪项最重要?说明理由。进而培养史论结合、论证过点的能力;养成团队合作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