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③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 〕
(2)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前往(去,接近,靠近) 〕
(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 〕
(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 〕
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参考答案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参考答案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
A.面山而居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B.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
C.且焉置土石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参考答案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参考答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7.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请联系上文回答。
参考答案愚公之妻并没有反对移山,只是从关心的角度对愚公移山的能力和移山中如何处置土石提出疑问;智叟则是对移山持反对态度,斥责愚公不聪明,讥笑他不自量力。 散文阅读
(2016·浙江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多彩陶碗
[新加坡]尤今
①莫斯塔尔有个古色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奈街,五光十色,风情万种。
②这天,明艳的阳光泼洒在身上,像金色的香槟酒。我和女儿,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逛,细细看。丝绸、铜雕、银器、木雕,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
③那家店铺,摆着许多多彩陶碗。
④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的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
⑤我在碗里听到了音乐,我在碗里看到了故事;我和女儿,一起落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王国里。
⑥女儿痴痴地看,然后说:“我要买。”那语调,有着不容反对的坚毅,有着不容劝说的固执。
⑦旅居伦敦的她,喜欢烹饪,常常在周末邀约好友到家里共进晚餐。她认为使用这种充满了艺术美的大碗小碗盛放食物,食物也会溢满梦幻的味道。
⑧店主是个好脾气的中年女子,她把多彩陶碗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让我们挑选。我们母女轻声细气地讨论着,生怕嗓音一大,会把那些精致的陶碗震裂。每一只碗都极富魅力地展现着自己的风格,或冷隽或柔婉,或朴拙或雅丽,或端庄或奔放;每一只沉默的碗,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把这样的碗带回家,满屋喧喧嚣嚣的,都是听之不尽的故事。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刻,取舍竟是如此困难。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
⑨大碗、中碗、小碗,各挑了八个。
⑩沉甸甸的多彩陶碗,非常坠手。我提醒女儿:“这些碗,不能托运啊,只能手提。”她露出了“赴汤蹈火也心甘”的表情,说道:“没问题,我别的东西不买,就买这个。”又问:“妈妈,您为什么不买呀 ”我微笑不语。旅行经年,我早已过了看见奇珍异物就买的人生阶段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看过了,便算是拥有了。
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呵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敦,那种如履薄冰的小心,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好似手里提着的是一个初生的巨型婴儿。
返回伦敦不久,女儿便呼朋唤友前来用餐。事后,在电话中告诉我,多彩陶碗把一桌朋友的眸子都照得晶晶发亮,大家击节叹赏。
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每逢周末,便烹煮各式各样的菜肴与碗进行搭配。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女儿发现,多彩陶碗用以盛放白白的大米饭或者是清澈的汤水,最能凸显它的美丽;如果放的是汁液浓稠的肉类,会玷污它的色彩,会糟蹋它的图案。
我心想: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饭桌上的焦点,而且,还主宰碗里乾坤哪!
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
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说,沉甸甸的,清洗也不容易呀!”
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
对于处在见了“宝贝”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的道路,也是必交的学费。
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而这些“昔日的宝贝”,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
(本文有改动)
1.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女儿对陶碗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
A →B.小心挑选,反复取舍→ C →D.起劲地侍弄→ E 参考答案A.一见钟情 C.呵护备至,兴奋异常
E.意兴阑珊
2.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
参考答案食物与陶瓷碗的风格搭配得自然和谐。
(2)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
参考答案不再喜欢,闲置一旁。
3.第⑧段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陶碗 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写出了陶碗的风格各异,内涵丰富,既表明取舍困难的原因,又表达了对陶碗的喜爱之情;与后文陶碗失宠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喜欢就想拥有,拥有后热情随即消退的阶段,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结合生活体验谈看法略。 口语交际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半瓶水”的浪费,身边屡见不鲜,一瓶矿泉水花不了多少钱,不喝完似乎用不着斤斤计较,但在全国范围一算,浪费就极为惊人。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一方面则是“半瓶水”浪费严重,这暴露出节水方面的短板。
篮球赛结束后,看到小明把喝剩的半瓶矿泉水放在球场边准备离开,你会对他说什么
答案示例小明,请把你的半瓶水带走好吗 这水还可以用,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在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活动过程中,如果让你用简洁的语言从三个不同方面围绕“中学生如何尽孝”为活动的组织者提出具体建议,你打算怎么说
答案示例①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②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③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④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按摩按摩身体,帮他们消除疲劳。⑤记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
(2)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你这样说:各位同学:大家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用。时至今日,我们提倡孝道仍不过时,孝道对于我们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是非感,促进家庭幸福,完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重视。
3.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今天,朝夕相处的九年级一班的同学、老师,相聚在离别的路口,为再次回顾那些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浓浓情谊,畅想绚丽多彩的未来,特举办师生联欢晚会。请你为告别晚会完成下面的任务。
(1)毕业晚会上,小明同学准备献唱《朋友,别哭》,可当音乐响起时,他却紧张得忘了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呢
答案示例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相信我们大家此时此刻和小明同学一样,定是感慨万千。让我们和小明同学一起来唱《朋友,别哭》吧。
(2)晚会在热闹的气氛中即将结束,请你设计一则50字左右的结束语,宣告晚会结束。
答案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让我们珍藏起离别的愁绪,挥一挥手,道一声珍重。祝恩师们事业顺利,桃李满天下。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生活开开心心。老师们、同学们,2016届九年级一班毕业晚会到此结束。再见!
4.阅读材料,完成所给任务。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为你读诗”希望通过海内外各领域知名人士参与读诗,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与诗歌结缘。
(1)【任务一】“我要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为亲友(或自己)读一首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你的请求。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即将离开我的母校,离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很舍不得。“为你读诗”是一个能很好表达情感的网络平台,我想借助平台读一首诗,让他们听到我的声音,表达我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同学的爱,也给自己留一个纪念,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请求。
(2)【任务二】“邀Ta读诗”
你想在“为你读诗”平台听到知名音乐人周某读诗。给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向周某发出邀请。
要求: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120字左右;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我是一个九年级学生,“为你读诗”给我带来了轻松和快乐。我和我的同学都是周某的忠实粉丝,想在平台上听到他的声音。他的歌词常化用古典诗词,如果让他自己朗读,一定很有味道。相信他读诗会让更多青年人走近诗歌,希望你能满足我的愿望,邀请他来为大家读诗。
5.上课铃响了,郑同学还悠悠地往教室里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地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郑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乱追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铃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读完这段话,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当时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
(1)言外之意:批评郑同学松弛拖沓,上课不按时进教室。
(2)你说的话:郑同学,你赶紧回到座位上,现在已经开始上课了,同学们都在等着你呢。 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1.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C )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A.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的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B.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C.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D.不懂英文的张导,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散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工作。
5.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
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我市多所学校组织了“健步行”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健步行”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炼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修改后的句子:“健步行”活动不但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而且有助于磨炼孩子们的意志。
6.下面语句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满足阅读需要,繁荣文学创作”的活动,并且制定了工作方案。
参考答案多部门联合制定了“满足阅读需要,繁荣文学创作”工作方案,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备受关注的2016年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5月25日在山东德州举行,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古诗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石榴开遍 、树阴满地、梦觉流莺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 的心情。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透:穿透。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①包大中丞括②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①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②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③些小:指官职卑微。④吾曹:我们。
3.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
4.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示例“一枝一叶总关情”表现的是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实际写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诗寄予了诗人关注民间疾苦、同情百姓命运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梦至苍溪
[宋]陆游
骑驴夜到苍溪驿,正是猿啼月落时。
三十五年如电掣,败墙谁护旧题诗
注诗序:“自春来,数梦至苍溪,五月十四日又梦。”苍溪在四川,杜甫曾在此题诗。作此诗时作者八十二岁,与苍溪相隔万里。
5.诗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个词是电掣 。
6.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①热爱或怀念 ;②惆怅或遗憾 。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7.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 ,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参考答案疏落的篱笆 流动的溪水 轻柔的春风 飘荡的小船等
8.三、四两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小说阅读
一、(2017·江苏盐城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酒 酿 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翘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 ”“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 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经理碰了一鼻子灰,一百个想不通。有赚不赚猪头三,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 ”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小说开头说“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参考答案(1)他的酒酿难度高,都用别人难做的小钵头做;(2)他吆喝的嗓音浑厚,极有韵味和穿透力;(3)他的酒酿上得台面,老吃客大多认准他的酒酿;(4)他的酒酿销量好,从来没有卖不掉的日子;(5)他的酒酿信誉高,无需挑拣;(6)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
2.品读下面两句话,然后思考:酒酿王的吆喝在古庙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1)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2)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
参考答案他的吆喝声已经融进古庙镇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极具韵味的吆喝声富有美感,成为古庙镇崇尚信誉和文化传统的文化象征。
3.文中黄阿二的语言极具个性。请任选三处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①讲诚信,卖的酒酿既质量好,又不会短斤缺两。②做事有原则,既坚持自己亲手做酒酿,也不为了赚钱而多做酒酿。③勤劳质朴,自己不动手做酒酿就感觉比死还难受。④易满足,听到吃客对酒酿肯定的评价,感觉比吃人参还补。
4.除了黄阿二以外,小说还具体写了哪些人 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老茶友、老浴友等古庙镇人,一公司经理。从正面和侧面衬托出黄阿二坚持质量和信誉、保持传统手艺和文化的执着精神,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二、(2016·四川雅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最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画的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我慢慢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他没有来。后来得知他因害怕父亲打他而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有空就到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好几张奖状端端正正地贴在墙上。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得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学习,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职业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我也该走了。”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灯光掩映的路上,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5.阅读全文,结合具体的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①课堂上窃笑搅起的波浪让“我”怒火中烧,说明“我”是一位比较急躁的老师。②放学后看了那张画后,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明“我”是一个能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③亲自家访,说明“我”是一个注重了解实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④鼓励潘小锋发挥特长,说明“我”是一个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的老师。(如果对“我”有其他看法,并言之有据,也可)
6.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有何作用 请简答。
参考答案细节描写,照应前文“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为后文写“小星星”做铺垫。
7.小说以“最小的星星也闪光”作标题有何妙处 作用是什么 请简答。
参考答案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②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那些不起眼的小星星。
PAGE
1议论文阅读
(2016·贵州安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做一颗彩色的露珠
杜 旌
①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
②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③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蜚声中外的学者。
④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
⑤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
⑥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
⑦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
1.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示例(1)人要学会适应。(2)人要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意思对即可)
2.请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
①先提出分论点—— ;②然后 加以论证,③最后得出 的结论。
示例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 列举在巴黎人们适应安静的环境的事例 适应安静的环境,境界也会得到提升(意思对即可)
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举例论证。用叶嘉莹适应环境成为蜚声中外学者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述了“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这一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4.文中“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一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
参考答案沈从文,“文化大革命”前已是大文学家,“文化大革命”时被关进牛棚,于是在劳动期间他转而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又获得成功。
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你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
答案示例(1)我升入新的学校后,要尽快熟悉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新同学友好相处,带着热情去面对新的生活,不胆怯,不多疑,真正地融入新的环境,从而拥有更加精彩的生活。
(2)如果我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而是踏入社会,我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适应环境,争取掌握一技之长,努力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