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七雄争霸,谁能号令天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 历经沧桑,都江堰依旧美丽一、
阅读P31—32,完成下列问题。春秋末年形势图春秋初期形势图比较春秋初期与末年的两幅地图,请告诉老师有什么变化,出现什么趋势?兼并战争频繁,诸侯国数量减少。
国家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趋势。1、历史背景:战国政治格局变化。 经过春秋300多年的纷争,大部分的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在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七国都拥有强大的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 多个诸侯国,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2、战国七雄由来。晋田氏代齐3、根据战国七雄地图,牢记他们地理位置分布。东南西北中东齐南楚西秦北燕,
赵魏韩在中间。各国兵戎相争,战火不断。
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P32图,一起画。七位君王都怀着
统一天下的梦想 局部战争不断,比春秋争霸
战争时,规模更大,双方投入
兵力达几十万人,兵种更多,
武器更先进。伤亡更残酷!4、战国七雄间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庞涓长平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秦国怎么变得如此强大?二、商鞅变法1、变法背景:战国时期鼓风冶铁术冶铁技术的更新,铁器广泛使用牛耕铁农具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阶级基础-----新兴地主的产生2、变法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秦孝公立志改革: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 三晋攻夺我河西,诸侯都蔑视我秦国,再没有比这更让我感到羞辱的事了.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想收复穆公打下来的土地,振兴秦国.我想起先君的作为,痛恨在心.各位贤士群臣有能出长策奇计让秦国强大者,我则封他为官,与他一起分享秦国. 卫鞅原为秦王效犬马之劳。4、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采纳商鞅变法5、变法内容1、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有利加强中央集权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3、奖励耕织调动农民积极性国富4、奖励军功调动军人的积极性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秦孝公拜他为相,并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确立封建统治6、变法的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在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读史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罪秦国守旧势力,秦孝公之后遭到诬陷含冤而死。 商鞅虽死,但变法任然继续进行。
因为符合历史进程与人民的利益。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外江内江金刚堤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阅读教材P34,完成下列问题。秦灭巴蜀,设置郡县进行管理。为都江堰的修建打下了基础。
1、主持修建者:
2、特点:
3、功能、作用:李 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生态型水利工程)1)灌溉、防洪、运输,是一座生态型综合性水利枢纽。
2)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3) 是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工程三大部位设计科学成本低廉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512地动山摇都江堰水利工程屹立不倒,依旧美丽!课堂小结1、七国形成:三家分晋:韩、赵、魏田氏代齐楚、秦、燕2、七雄 (名称、位置)秦孝公支持商鞅3、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4、造福千秋的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秦国)修建时期:战国时期作用: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1)A:大禹。B:李冰。(2)都江堰。(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