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富阳二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9月月考21世纪教育网
问 卷21世纪教育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21世纪教育网
1.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髓,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21世纪教育网
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21世纪教育网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1世纪教育网
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21世纪教育网
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21世纪教育网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21世纪教育网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21世纪教育网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21世纪教育网
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21世纪教育网
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21世纪教育网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基本崇尚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却有着相当强的贬意,它让人联想到“火”与“血”,象征着残暴、流血;白色在中国文化中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着死亡、凶兆,而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着高雅纯洁,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纯真无邪。中西方文化中颜色意义的差别,主要说明:21世纪教育网
A.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异21世纪教育网
B.不同的国家性质决定着颜色的文化内涵不同21世纪教育网
C.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决定颜色的文化内涵不同21世纪教育网
D.颜色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1世纪教育网
4.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21世纪教育网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1世纪教育网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1世纪教育网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21世纪教育网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1世纪教育网
5.“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在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主要体现了:21世纪教育网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C.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21世纪教育网
6.中国人见面抱拳作揖,泰国人见面行“合十礼”,西方人见面拥抱。这体现了:21世纪教育网
A.文化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B.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C.文化对交往方式的影响 D.文化对价值观念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位于泰国与柬埔寨两国接壤边境的柏威夏寺,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7---8题。21世纪教育网
7.“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21世纪教育网
①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1世纪教育网
③属于各国的文化财富,满足各国人民的精神需求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不可再生资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21世纪教育网
8.柬埔寨和泰国基于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双重考虑,一直就古寺的归属争执不下。而此次的古寺之争,不仅加重了泰国国内的“政府危机”,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也对两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说明:21世纪教育网
①文化决定经济、政治 ②经济与文化、政治相互交融21世纪教育网
③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21世纪教育网
9.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长了44倍,城乡居民在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步享有了广阔的公共文化空间。这说明21世纪教育网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立性21世纪教育网
C.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21世纪教育网
10.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08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正龙拍虎”、“娇身冠养”、“聚打酱油”、“做俯卧撑”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21世纪教育网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21世纪教育网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21世纪教育网
11.“杭州西湖”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西湖申遗”:21世纪教育网
①对于研究浙江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②能够充分展现西湖独特的人文、社会、经济价值21世纪教育网
③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对于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12.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21世纪教育网
①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③否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21世纪教育网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1世纪教育网
13.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要面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见贤思齐”是我们崇尚的文化交流的理念。因此,我们:21世纪教育网
A.应该用优秀的外族文化取代本民族的文化21世纪教育网
B.要依照其他民族的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21世纪教育网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1世纪教育网
D.应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21世纪教育网
14.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第29届奥运会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同时列为赛事转播机构,进一步提高了收视率。以上事实说明:21世纪教育网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1世纪教育网
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21世纪教育网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21世纪教育网
④大众传媒的产生主要是以卫星、电视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21世纪教育网
15.2008年,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的。“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主要说明:21世纪教育网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21世纪教育网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1世纪教育网
16.《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21世纪教育网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教育网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21世纪教育网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21世纪教育网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21世纪教育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学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回答17--18题。21世纪教育网
17.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意味着生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教育网
C.文化继承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教育网
18.《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21世纪教育网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21世纪教育网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21世纪教育网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1世纪教育网
19.由于社会的进步和交往的频繁,杭州地方方言出现弱化,声调减少并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这种状况说明了:21世纪教育网
A.社会制度的更替,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文化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B.教育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C.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科技可以解决文化发展问题21世纪教育网
D.只要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文化就会被削弱21世纪教育网
20.传统服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只能说是传统文化的“皮层”,而那些浩瀚典籍,诸子百家的思想,伦理道理观念,那些血肉骨髓,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如果一味专注于羽扇纶巾、津津乐道于峨冠博带,或者只是套上一件“汉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文化“复兴”。上述观点:21世纪教育网
A.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B.肯定了现代文化的优越性21世纪教育网
C.属于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D.抓住了文化传承的根本21世纪教育网
21.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21世纪教育网
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21世纪教育网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1世纪教育网
22.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图样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本身的设计融入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国特色和岭南标志性文化元素相映成趣。亚运会会会徽将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亚运遗产。材料说明21世纪教育网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21世纪教育网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特色 ④中华文化具有的包容性21世纪教育网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23.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涝涝。洪水图腾蚊龙,烈火架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21世纪教育网
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24.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天道酬勤”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5.在我国,尊儒的也信道和佛,如《红楼梦》中贾府为秦可卿发丧,和尚、尼姑、道士、儒官,各色俱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①包容性 ②求同存异 ③兼收并蓄 ④差异性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26.到韩国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与会代表都得到了由组委会赠送的两张光盘,一张是《民歌,阿里郎》,收录了在韩国各地流行的不同时期的十三首民歌阿里郎;另一张是《世界歌曲,阿里郎》,收录了十三首世界各国改编的歌曲阿里郎。这启示我们:
①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 ②要重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系统整理
③应允许和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发展④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化的“失语”,产生的不仅是繁华散尽的失落,还意味着民族身份的模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是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础 B.拒绝一切外来文化才能振兴本民族文化
C.文化传播是造成文化失语的最根本因素 D.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28.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尔 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东方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亨廷顿的错误在于:
①否认其他文化的优点,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主张
②夸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忽视了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性
③没有看到文化具有区域性、差异性
④没有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中欧关系在碰撞中成长。虽然有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伦敦和巴黎的受阻等不和谐音符,但中欧关系在各方面有了新进展。经贸交流合作发展快。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轻工产品等给欧盟消费者带去不少实惠,欧洲的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文化交流更广泛,使中欧人民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享受到了彼此丰富灿烂的文化。
欧盟同中国都认识到,在21世纪,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欧关系,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都认为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是中欧双方应当勇于承担的时代责任。
⑴中欧之间为什么需要进行文化交流?(4分)
⑵中欧如何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发展?(12分)
30. 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急救传统文化
⑴漫画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2分)
⑵结合漫画,谈谈应该如何急救传统文化。(10分)
31.材料一:全球最大300家传媒企业统计
国家 美国 欧洲 日本 其他国家
数量 144家 80家 49家 27家
注: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4分)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
⑶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分)
富阳二中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
9月月考答卷
2009.9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二、非选择题
29、⑴中欧之间为什么需要进行文化交流?(4分)
⑵中欧如何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发展?(12分)
30、⑴漫画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2分)
⑵结合漫画,谈谈应该如何急救传统文化。(10分)
31、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4分)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
⑶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分)
2009年富阳二中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A A C C D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D D B D B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D A B B A D A
二、非选择题
29、⑴中欧之间为什么需要进行文化交流?(4分)
①由文化的多样性决定;(2分)
②使中欧人民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享受彼此灿烂的文化,促进中欧文化的发展。(2分)
⑵中欧如何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发展?(12分)
①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欧洲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欧洲,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②中欧要做到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3分)
③中欧要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相互借鉴不同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朝着繁荣方向发展。 (3分)
④中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促进世界文化朝着和谐方向发展。 (3分)
30、⑴漫画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2分)
漫画的寓意是我国传统书法艺术受到了冲击。 (2分)
⑵结合漫画,谈谈应该如何急救传统文化。(10分)
①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反之,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4分)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立足于社会实践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时代精神,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4分)
③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2分)
31、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4分)
材料一说明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⑶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分)
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作用。(2分)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2分)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2分)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分)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