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满江红
B.马尾松
C.水绵
D.白杨树
2、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没有价值
3、对裸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植物茎杆的质地
B.叶子的形状
C.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
D.人类对其利用价值大小
4、在我国拥有的以下各类植物中,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的是(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
A.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有益于人类
B.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D.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7、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从地球上消失,那么这种物种将( )
A.受到威胁
B.永远消失
C.还可以再生
D.濒危
8、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 )
A.生态旅游
B.法制管理
C.迁地保护
D.就地保护
9、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粒小食盐,草履虫会避开食盐粒,这说明草履虫具有以下什么生命特征( )
A.呼吸
B.生长现象
C.繁殖能力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10、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
A.章鱼
B.鲸鱼
C.甲鱼
D.鲫鱼
1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 )
A.分裂
B.怀孕
C.受精
D.分娩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
13、有人说“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下列叙述能够说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有( )
①海洋的空间有限;
②海洋的资源有限;
③人类大量开采海洋资源造成枯竭;
④人类的大量开采海洋资源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③
D.③④
1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C.“鹦鹉学舌”是它的行为之一
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15、脊椎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高等,这有利于( )
A.逃避敌害
B.寻找配偶
C.获得食物
D.适应复杂生活环境
16、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气门
B.气孔
C.气管
D.肺
17、下列不属于两栖类特征的是( )
A.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
B.幼体用鳃呼吸
C.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D.成体能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
18、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帮助植物传粉以及传播种子
D.与动植物共生
19、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又要用一圈水来封口,其科学道理是( )
A.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存,才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B.乳酸菌的发酵需要水分
C.乳酸菌的发酵需要黑暗的条件
D.为了防止灰尘进入坛子里
2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二.填空题(本题共12空,每空1分,共12分)
2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即
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基因
的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
2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
、
。
法制教育和管理
23、鲸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它的形态结构与鱼很相似但它不属于鱼类;请阐述它不属于鱼类的原因(至少三点):
[1]
;[2]
;[3]
24.蝗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蜕皮”的现象,这里的“蜕皮”是指在发育中蜕去身体外表面的
。
25.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有效措施是
。
三.综合题(本题每空2分,共28分)
26、连线题(10分)
袋装牛奶
脱水法
咸鱼
巴氏消毒法
腊肉类熟食
腌制法
蜜饯
晒制法、烟熏法
干蘑菇
渗透保存法
27、实验分析(本题每空2分,共18分)
如图为桃花的结构图,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1)花的主要部分是
雄蕊
和
。前者由③
花药
和⑤
花丝
组成。后者由②
柱头
、④
花柱
和⑥
子房
组成。
(2)能够形成花粉的结构是[
③
]。
(3)受精完成后,图中⑥将来发育成
。
四、探究题(20分)
28.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
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
(5)请仿照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说明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的生存有影响的实验:
五、解答题(共9分)
18世纪最流行的看法是:花粉只对种子的形成起刺激作用.凯尔路特用两种烟草做杂交,产生了种子.他设想:如果在下一代中能够发现雄性的一些特征,便可以推断出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实际上,凯尔路特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具有双亲的特征.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有些植物有雌雄之分,雌蕊中的卵细胞和雄蕊花粉中的精子经过某些过程产生下一代.
(5)凯尔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什么?
(6)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是指什么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D
6、C
7、B
8、D
9、D
10、D
11、C
12、B
13、C
14、A
15、D
16、C
17、D
18、C
19、A
20、C
二、填空题:
1、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
2、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3、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肺呼吸
4、外骨骼
5、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
三、综合题
1、袋装牛奶——巴士消毒法;咸鱼——腌制法;腊肉类熟食——晒制法、烟熏法;蜜饯——渗透保存法;干蘑菇——脱水法
2、(1)雄蕊;雌蕊;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
(2)
③
(3)果实
四、探究题
(1)乙(2)水分(3)体壁(4)对照(5)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并加入农药.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其蠕动情况,请记录实验结果
五、解答题
证明了花粉在种子的形成过程中,不只是对种子起刺激的作用,还提供了遗传物质。
受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