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一 面(1881-1936)鲁迅: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作者与鲁迅只见过一面,但鲁迅的音容笑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鲁迅逝世之际,作者以满怀深情的语言,记下了四年前的这件往事。写作背景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学习目标读一读,写一写踱 地窖赫然 窘境 捻摩挲 颓唐 抖擞憎恶揩油 恣情 不能自已 (duó ) ( jiào )( hè )(ji?ng )( suō )(d?u s?u )( wù ) ( kāi )
( zì )( y? ) (ni?n )( tuí )词语解析: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里有鲜明的意思。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莽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词语解析:颓唐:精神不振作。
打眼:引人注目。
憎恶:憎恨,厌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9)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
第二部分(30-31)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1、先在文中找出六次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并标上序号,然后朗读一遍。
2、试填写下表,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 远景描写特征写法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瘦粗线条整体勾勒描写特征写法中景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很打眼,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瘦但精神好,头发直竖,胡须打眼局部细微描写描写特征写法近景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黄色烟嘴,熏黑了;微笑;点头。瘦,头发直竖,胡须“一”字,长期抽烟特写镜头理解本文外貌描写的作用 本文外貌描写非常突出,反复刻画、由远到近、以粗到细、由略到详有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逐渐丰满起来。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更好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本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在远处,在暗处, ”我“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 只能粗线条地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衣着和抽烟的神态。 第二次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观察,描写上比较具体、细致, 重点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的望着鲁迅先生,观察细致, 把前两次观察不到的特点再补写出来。 如第一次只看到鲁迅先生“穿一件牙黄的长衫”, 而这次连长衫的质料是“羽纱”的也分辨出来了。 这次还把人物头部和全身结合起来写,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瘦的特点,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点明了本文的主题。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
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立刻感到受了父亲的抚摩“你要买这本书?”感到严肃和慈爱“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疑惑”“不平常的人”疑惑敬佩“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地望”惊异、震动“哦!您,您就是——”“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激动狂喜“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鼻子里陡然一阵酸”“恭敬地鞠了一躬”感谢、崇敬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天地点:内山书店人物:我,鲁迅,内山完造起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经过: 作者阿累只是一个普通汽车售票员,可鲁迅先生亲自接待并价卖书、赠书,可见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心爱护。总 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