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07 18:02:52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七七事变与卢沟桥事变
导入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新授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驻守北平南郊的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于是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冠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1cnjy
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
——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
材料研读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1cnjy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军令
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
21cnjy
佟麟阁副军长、赵登禹师长相继为国捐躯
1937年7月28日—30日,平津失陷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材料研读
第二次国共合作
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是如何做的?
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共两党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两党再度携手,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中国工农红军
主力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被中国守军击毙,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
自主学习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战役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 斗(谢晋元)
结果
上海失陷
意义
姚子青
谢晋元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材料研读
21世纪教育网
合作探究
淞沪会战对抗战初期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博得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赞同和支持,有利于中国持久抗战。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21世纪教育网
南京大屠杀
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
南京大屠杀
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
被屠杀者:
屠杀手段:
屠杀总人数:
1937年12月13日
6个星期
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军犬撕咬等。
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
自主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鬼子杀人取乐
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1937年12月15日,占领南京的日军正在掠夺财物。
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本应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我国设立了每年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
总结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挑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它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摈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揭露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用心。
练习
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B
3、“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C
D
21世纪教育网
5、“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在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
——《中国共产党的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937年7月8日)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2)此事变爆发,标志中国进入什么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该事变中英勇捐躯两位爱国将领是谁?
全国性抗战时期
佟麟阁、赵登禹
21世纪教育网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卢沟桥事变
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南京大屠杀
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
板书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练习
一、选择题
1.“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是(  )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2.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已成海内外学界的共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大陆学者李君如认为,坚持十四年抗战说,“不仅在学术上有科学性,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分别是(  ) www-2-1-cnjy-com
A、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
C、柳条湖事件卢沟桥事变 D、卢沟桥事变东北抗联成立
3.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日军南京大屠杀
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日”活动。“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鸦片战争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下列历史名言、观点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D、“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7、它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它是中日双方右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它”是     (  )2-1-c-n-j-y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8.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②北伐战争③南昌起义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文中描述的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西安事变
10、中国近代史上,佩戴图中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长征时期 D、十年内战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21·cn·jy·com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www.21-cn-jy.com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21cnjy.com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造成什么影响?2·1·c·n·j·y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DABBC CAACB
二、材料解析题
11、(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2)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卢沟桥事变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根据教材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卢沟桥事变以后,驻守卢沟桥士兵们发出的怒吼,是爱国的体现;ABD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本题考查的是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不是国共合作时期的事件,而是国共对抗时期的事件,①黄埔军校的创建和②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事件;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事件,因而含有②的BCD的选项均不符合题意,A正确。故选A。
11、(1)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抵抗”政策及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日军陆续侵占了东三省,杀害了很多中国同胞.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就全部沦于敌手。21教育网
(2)本题考查了七七事变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产党的全面抗战主张。解答此题,要紧扣题文所给信息“卢沟桥”,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积极沟通国民党政府,把民族的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上,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杀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紧扣题文所给信息“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30多万人”可以判断出这是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
(4)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之有理即可。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我们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教学设计
课题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重点 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
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卢沟桥图片,讲述:在北京西南郊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通过展示卢沟桥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卢沟桥的雄伟,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
讲授新课 一、七七事变1、出示“卢沟桥事变形势图”,引导学生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思考: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结合形势图指出: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思考: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的目的是什么?出示材料:确定发动七七事变,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日本军部制定《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要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我们中国军队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出示材料: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示赵登禹、佟麟阁图片指出七七事变的结果: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出示材料:材料一 7月17日蒋介石谈话,明确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材料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思考: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是如何做的?(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共两党坚决抵抗日军侵略,两党再度携手,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出示中国共产党队伍改编的史实和相关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示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三、淞沪会战1、出示淞沪会战要图指出: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被中国守军击毙,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2、淞沪会战的过程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结果:上海失陷意义: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出示材料: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渗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杭,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杭,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出示相关图片 出示日本自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对华侵略的过程。四、南京大屠杀1、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2、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被屠杀者、屠杀手段、屠杀总人数出示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图片。思考:战后日本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并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其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应怎样认识?(1)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本应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3、出示相关图片,明确: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我国设立了每年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阅读材料并讨论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的目的。通过材料和人物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使学生明确大敌当前,国共再次合作,体会一种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视频直观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结合课本中相关数据具体明确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通过历史联系现实,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日本的侵略罪行。
习题 1、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C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B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所描述的情景应发生在( C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D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5、“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在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中国共产党的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2)此事变爆发,标志中国进入什么时期?全国性抗战时期(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该事变中英勇捐躯两位爱国将领是谁?佟麟阁、赵登禹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挑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它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摈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板书 卢沟桥事变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南京大屠杀 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