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民居、服饰、饮食、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2)能简要说明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自然、文化遗产
重点难点 (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重点)(2)我国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语: 假期有同学去内蒙古旅游,住蒙古包,吃手抓肉,还体验了骑马……提问: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的吃、住、行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物产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利用图片,带着浓厚的问题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明确:在外出旅游或看电视时,我们会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和交通运输方式。它们不仅体现了当地的历史积淀,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过渡:下面我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探究自然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第1小组:(1)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先展示一组不同民族的不同服饰探究:以蒙古族、藏族、傣族为例,探讨当地自然环境对其特点的影响。第2小组:(2)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以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当地人们饮食的影响。阅读教材:八大菜系。进一步感知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3小组:(3)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以北方传统民居、南方传统民居、陕北窑洞、蒙古包、傣家竹楼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活动:1.说说西江与平遥所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2.比较西江苗寨和平遥古城建筑特色的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播放视频:《平遥古城》第4小组:(4)自然环境对交通的影响提问:你知道南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为什么有这种差异?展示图片:新疆沙漠驼队、东北雪橇、怒江溜索拓展延伸:你能说出有关南北差异的成 语吗?(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介绍:我国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的见证,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2年7月,我国已有43项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第三位。活动:说说该景区旅游收入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特色文化使旅游内容更加丰富,而旅游则可以使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展示图片:傣族泼水节、海南黎族跳竹杆舞、川剧变脸、南京“泰山庙会”、汉族赛龙舟、蒙古那达幕大会、壮族三月三、维族古尔邦节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学生先自主读图、思考问题,然后同组同学认真讨论、补充。言之有理即可。学生根据图片,联系食物特点,结合该地的地形、气候、物产等,感知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阅读八大菜系的图文资料,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与当地自然的相互关系。学生自主阅读图文资料,结合地形、气候特点,总结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问题:1.平遥地处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较为干燥;西江地处云贵高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湿热。2.西江: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山林众多,依山而建;布局紧凑,院落较小,屋顶坡度大,竹木结构。平遥:河谷平原地区,平坦开阔,降水较少;院落宽大,屋顶坡度小,砖瓦结构。学生观看视频,加深感知。学生回答: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密布,所以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船。北方地区降水少,陆地面积大,所以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学生说出:南旱(旱地)北田(水田)南稻北麦南甘(甘蔗)北甜(甜菜)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涝北旱南拳北腿南腔北调南柔北刚南甜北咸学生阅读教材,读图识记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八达岭长城、平遥古城、秦陵兵马俑、莫高窟、布达拉宫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特点: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断下降,但景区和演艺联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却不断上升。原因: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学生欣赏图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通过读图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读图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主识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的差异。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南北差异了解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巩固提升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D )A.屋顶坡度大,墙体厚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C.水运仍是北方地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D.北方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等,唱腔高昂 ( http: / / www.21cnjy.com )3.我国南方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这是因为( D )A.南方居民喜欢清凉 B.南方河流众多C.南方地处平原 D.南方气候夏季炎热多雨4.下面不能反映区域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D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 学生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方面和内容:一是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二是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教堂反思 本节课注重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通过图片材料引领学生分析、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力争在本节课做到知识点由学生自主得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练习
一、选择题
1.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藏袍,是为了适应( )
A.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B. 空气稀薄,防止缺氧
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需求 D.青藏高原饮食习惯
2.下列哪一项是对我南北交通运输方式差异的描述( )
A.南船北马 B.南甜北咸 C.南米北面 D.南湿北干
3.一位同学外出旅游,看到当地主食多为面食,房屋多为平顶屋,此处可能是( )
A.福建 B.海南 C.福建 D.陕西
4.青藏铁路沿线居民热情好客,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主要少数民族和生活习俗的是( )
A.汉族——赛龙舟 B.藏族——锅庄舞
C.傣族——泼水节 D.蒙古族——那达幕大会
5.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该习俗起源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下列地区与民风民俗相符合的是( )
A.青藏高原——围屋——锅庄舞 B.华北平原——平顶屋——赛龙舟
C.黄土高原——窑洞——腰鼓 D.东北地区——泼水节——二人转
7.区分各民族最明显的标志是( )
A.民居 B.饮食 C.服饰 D.文化艺术
8.下列世界遗产所属类型与都江堰相同的是 ( )
A.黄龙 B.九寨沟 C.泰山 D.长城
9.最有价值和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 )
A.地质地貌景观 B.城市面貌景观 C.地方文化特色 D.各地风味小吃
10.四川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 )
A.变脸 B.黄梅戏 C.京剧 D.评书
二、读图分析题:
1.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D E F
(1)请说出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些少数民族的文化:
A B C D E F
(2)将下列各种民居形式与分布地区和特点连线:
内蒙古地区 窑洞 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墙体厚重,多青砖灰瓦
华北地区 四合院 易于拆装,适应经常搬迁的游牧生活
黄土高原 竹楼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坚实的崖面上挖掘而成
西双版纳 蒙古包 楼上住人,楼下放杂物,饲养牲畜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我国青藏地区因海拔高,空气稀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辐射强,早上和晚上气温较低,而中午和下午有太阳辐射时气温较高,气温的日较差大,所以藏族同胞穿“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穿御方便。故选A.21教育网
2.A.
解析:南船北马是指我国南北交通运输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差异的描述,南甜北咸和南米北面是指我国南北饮食方面的差异,南湿北干是指我国南北气候方面的差异。故选A.
3.D.
解析:我国北方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气候多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较为干旱,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所以主食多以面食为主,房屋多为平顶屋。因此答案中四省区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是陕西。故选D.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5.B.
解析:我国传统节日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水上运动赛龙舟以及粽子的主要材料糯米,河流众多和生长糯米是南方地区的特点。故选B.21·cn·jy·com
6.C.
解析:锅庄舞是青藏高原地区的舞蹈,但围屋是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华北平原降水少房屋都平顶,但赛龙舟是南方地区的活动;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文艺节目,但是泼水节是南方傣族的传统节日。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www.21-cn-jy.com
7.C.
解析:民族服饰指一个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服饰,不同民族基于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服饰是区分民族最明显的标志。故选C.
8.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遗产。都江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黄龙、九寨沟、泰山均属于自然文化双重遗产,而长城属于文化遗产,故选D.2·1·c·n·j·y
9.C.
解析: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地方文化特色,蕴含当地的文化特色。故选C.
10.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四川省的相关知识,四川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变脸,故选A.
二、读图分析题:
(1)黎族——竹杆舞 傣族——孔雀舞 藏族——锅庄舞 傣族——泼水节
藏族——献哈达 蒙古族——那达幕大会
(2)将下列各种民居形式与分布地区和特点连线:
内蒙古地区 窑洞 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墙体厚重,多青砖灰瓦
华北地区 四合院 易于拆装,适应经常搬迁的游牧生活
黄土高原 竹楼 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坚实的崖面上挖掘而成
西双版纳 蒙古包 楼上住人,楼下放杂物,饲养牲畜
解析:
(1)A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的黎族民俗是竹竿舞。)
B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因当地孔雀非常多,所以孔雀舞非常出名。)
C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主要依靠游牧为生,蒙古包是其显著特征。)
D傣族(傣族因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的热带地区,气候四季都较为炎热,泼水节是其最重要的节日。)
E藏族(藏族因分布在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上,昼夜温差大,因此穿藏袍,哈达是藏族同袍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F蒙古族(蒙古族因是一个游牧民族,摔跤是其传统运动形式。)
(2)内蒙古牧区-蒙古包-易于拆装,适应经常搬迁的游牧生活;
华北地区-四合院-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墙体厚重,多青砖灰瓦;
黄土高原-窑洞-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坚实的崖面上挖掘而成;
云南西双版纳-竹楼-楼上住人,楼下放杂物,饲养牲畜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第四章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上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的吃、住、行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物产有什么关系?
今年暑假我去内蒙古旅游啦!住蒙古包,吃手抓肉,还体验了骑马……
21cnjy
在外出旅游或看电视时,我们会发现,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和交通运输方式。它们不仅体现了当地的历史积淀,也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新课讲解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探究自然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新课讲解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苗 族
朝鲜族
回 族
高山族
(1)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新课讲解
内蒙古地区冬季寒冷,风大,蒙古族习惯穿袍,衣料较厚,以毛、呢、皮革为主,高领、袖长,带帽子,穿靴子。
探 究
你还了解哪些民族传统服饰?探讨当地自然环境对其特点的影响。
1
新课讲解
藏袍是藏民的日常穿着。当地昼夜温差大,平时只穿左边的衣袖,把右臂露在外边;夜晚气温低时,宽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2
21cnjy
新课讲解
傣族服饰衣料较薄,多为棉质或丝质,无领、短小、轻便。女子穿裙,男子裤桶宽,脚穿单鞋。这种服饰以适应当地气温高,空气潮湿的环境。
3
21cnjy
新课讲解
(2)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北方地区以温带气候为主,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以旱地为主,盛产小麦,所以居民多以面食为主。
北方地区
新课讲解
饺 子
馒 头
饹 饼
拉 面
北方地区的饮食
21cnjy
新课讲解
南方地区以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为主,属于湿润地区,以水田为主,盛产稻谷,所以居民多以米饭为主食。
南方地区
新课讲解
南方地区的特色食品
汤 圆
年 糕
米 粉
新课讲解
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草场广布,牛羊成群,所以居民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
西北地区
新课讲解
西北地区的特色食品
烤 肉 串
奶 酒
新课讲解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气温低,温差大,以种植青稞为主,牦牛是这里代表性的牲畜。所以居民的饮食以青稞和牦牛肉为主。
新课讲解
青藏地区的特色食品
糌 粑
酥油茶
牦牛肉
八大菜系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3)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北方传统民居坐北朝南,利于采光,墙体厚,御寒性能好。
新课讲解
南方两面坡形民居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两面坡形屋顶,有利于雨天排水。
新课讲解
陕北民居窑洞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多数时间干燥少雨。黄土具有直立性,保暖效果好,冬暖夏凉。
新课讲解
蒙古包和过去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便于安装和拆卸,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相适应。
傣家竹楼,为了适应高温多雨的环境,房屋墙壁薄,窗口大,通风散热效果好,屋顶为斜顶屋,便于排水。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活 动
1.说说西江与平遥所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平遥地处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较为干燥;西江地处云贵高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湿热。
平遥
西江
新课讲解
活 动
2.比较西江苗寨和平遥古城建筑特色的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贵州西江苗寨
山西平遥古城
西江: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山林众多,依山而建;布局紧凑,院落较小,屋顶坡度大,竹木结构。
平遥:河谷平原地区,平坦开阔,降水较少;院落宽大,屋顶坡度小,砖瓦结构。
新课讲解
《平遥古城》
新课讲解
(4)自然环境对交通的影响
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密布,所以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船。
北方地区降水少,陆地面积大,所以传统的交通工具是马车。
新课讲解
新疆沙漠驼队
东北雪橇
怒江溜索
拓展延伸
有 关 南 北 差 异 的 成 语
南旱(旱地)北田(水田)
南稻北麦
南甘(甘蔗)北甜(甜菜)
南船北马
南米北面
南涝北旱
南拳北腿
南腔北调
南柔北刚
南甜北咸
新课讲解
我国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2年7月,我国已有43项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第三位。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新课讲解
皖南古村落
八达岭长城
平遥古城
秦陵兵马俑
莫高窟
布达拉宫
新课讲解
近年来,全国主要旅游景区都力求体现当地文化的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推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这些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凝聚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旅游项目,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新课讲解
1.说说该景区旅游收入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断下降,但景区和演艺联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却不断上升。
原因: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活 动
新课讲解
特色文化使旅游内容更加丰富,而旅游则可以使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
傣族泼水节
海南黎族跳竹杆舞
川剧变脸
南京“泰山庙会”
壮族三月三
新课讲解
蒙古那达幕大会
汉族赛龙舟
维族古尔邦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屋顶坡度大,墙体厚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C.水运仍是北方地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
D.北方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等,唱腔高昂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以旅游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是( )
A.云南 B.辽宁 C.河北 D.河南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我国南方民居的建筑材料多为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这是因为( )
A.南方居民喜欢清凉 B.南方河流众多
C.南方地处平原 D.南方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4.下面不能反映区域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
D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方面内容:
一是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二是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