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野草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17 野草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7 14: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机械 瓦砾 狭窄 顽强 韧性 玻璃 体裁:散文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或形散神聚。


思考!
分类:
抒情散文。《春》
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
叙事散文。《背影》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夏衍野草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轩,浙江省余杭县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戏剧《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结合刚才的诗句和平时的观察,说说你们心目中的野草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思考!平凡渺小、坚强、顽强、弱小等等。
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
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简直是超越一切课文用了哪两个事例说明种子的力量简直是超越一切? A、用种子的力与“象”“狮”“金刚”比较
B、种子能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
思考!熟读第5段:
分析第五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子
小草 重狭它向往阳光,为了达到它生的愿望,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窄,它总要顽强地、曲曲折折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最后,压着的石块也会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文中作者用了哪三个动词来体现“这种力如此之大”?透钻挺 这三个动词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种子的力量之大。熟读第6自然段:
这种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
夏衍对于这种生命力又是怎样解读的呢?
一种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生命力
熟读第7自然段: 作者在体现种子力量之大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野草玻璃棚中的花朵补充资料1937年,日本侵略者踏入我国东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杂文《野草》。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赞美野草?

作者以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启示人们,面对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克服一切阻力,奋然向上,鼓励人们勇于斗争,给人以信心。他的目的是激发、唤醒全国人民抗日的斗志和信心。
小结: 其实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场上,还是在和平的生活中,困难都无处不在,只有不断地向困难发起冲击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美好。
正如毛主席在一首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又如一句俗话所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所以,我们要像小草一样,冲破困难的重重阻扰向着阳光不断生长。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等拓展学习:
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还需要这种野草精神吗?为什么?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瓦砾、石块、棚花象征什么?(象征一切反动势力和侵略者)种子、野草象征什么?(象征着奋力抗争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