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小山村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事出有因。通过这一因果关系,课文告诉人们: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本课教学应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以读为本,以悟为魂,继续训练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知道小山村被洪水卷走的原因。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葱、犁、扩、曾、括;要求会写的字有:曾、郁、葱、砍、露、减、扩、量、随、囱、消、靠、括;要掌握的词语有:郁郁葱葱、造犁、砍倒、减少、扩大、大量、随着、消失、靠着、黎明、包括。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
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看图揭题,激发兴趣
(一)出示课文挂图,让学生观察、描述、感受小山村景色的优美和生活的安适。
[(二)教师导语:然而,就是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一场大雨过后,却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到了何处。这是为什么呢?请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和字典读准字音。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老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纠正读音:“葱”“随”是平舌音,“扩”“括”的韵母是“uo”,“郁”读时口型要圆。
[(三)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主动识记生字。提示学生:有些字可利用熟字加上偏旁记忆生字,如匆+心+艹葱;利+牛犁;广+扌扩;舌+扌括等。]
(四)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五)指名学生读课文,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指导书写,掌握字词
(一)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课件展示第四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出同学们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师示范和指导。重点指导“减、随、葱、露、靠、量”几个较难写的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字形和字的结构,要求学生记住13个会写字的字形,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三)学生写字。检查订正,互相欣赏,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四)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和体会“郁郁葱葱”、“黎明”、“清澈”、“婉转”等本课应该掌握的生词意思。(课件展示第五屏)]
四、自主学习,读懂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了解
1.
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
检查自读情况,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
默读思考:小山村为什么消失了?
2.
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展示课件第六屏)]
3、那么原来的小山村是什么样子的?那时会有山洪吗?为什么?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一、复习所学,导入新课
(一)认读生字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三)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小山村的美丽以及小山村的人们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结果怎样?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二、阅读探究,悟情明理
(一)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联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讨论(展示课件第七屏):
[1.
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然而”一词,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2.
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
[(1)抓住“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小河”、“鸟儿在林子里婉转地歌唱”、“鱼儿在小河中自由自在地游逛”等语句,感受小村庄自然环境的美丽,并指导朗读、背诵。]
(2)从“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屋顶冒出的浓烟”感受到村子里的人靠着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很不错。而这代价是对森林的破坏:“谁家想 就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3.
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明理悟情。)
(二)交流互动,升华认识,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长期大量地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是造成小山村被洪水卷去的直接原因。从小山村的人们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以致洪水毁灭村庄的现象中,明白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是其根本原因。从而认识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绿色家园的重要。(展示课件第八屏)]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文章的韵味,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回归整体,练习复述(展示课件第九屏)
[(一)出示课文三幅插图,学生边看图想象边练习复述课文。
(二)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并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或写在自己的词语本里。
[(二)(展示课件第十屏)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首先要人人动手搜集图片、资料;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栏目,编文绘图。如果搜集的图片、资料丰富,也可分小组进行,这样就可以资料共享,人人参与,效果会更好。]
(三)把课文所讲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以读为本,以悟为魂,继续训练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抓重点句子读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