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苛性钠
C.稀盐酸
D.空气
2.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
B.镁带燃烧,铁生锈
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
D.汽油挥发,
酒精燃烧
5.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8.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1m
D.不能确定
9.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都属于阳离子
B.
都属于阴离子
C.
属于一种原子
D.
属于一种元素
10.下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1.某同学用称量烧杯的质量,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量的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16.7g
B.16.8g
C.13.3g
D.17.8g
12.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13.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如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数
14.在H2,H2O,H2SO4,H2O2
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的是(
)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气
1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氢气燃烧
16.下列物质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氯化钠晶体
D.水银
二、填空题(共37分)
17.(10分)如图的3个实验,⑴A中水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⑵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其检验方法是______
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由实验事实得出结论:①
.②
.
⑶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吸附.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
,通常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
18.(7分)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
(2)若该粒子为原子,当X=12时,Y=__________;
(3)若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当X=17时,则Y=____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____电子,变成带__________电荷的__________.
19、.(8分)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即符号等)表示下列含义
①表示的是
.
②一个氧原子
.
③氯化钠
.
④构成水的微粒
.
⑤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
.
⑥构成汞的微粒
.
⑦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⑧氢离子
.
20.(6分)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J
K
(1)上述仪器中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_________,
(3)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是_____,
(4)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
(5)过滤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6)加热时用到的仪器是
2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原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3分)
22.(7分)某同学将浑浊的黄泥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实验中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可能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制得了纯水!对此你认为对吗?判断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
。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
23.(6分)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___
____,
理由是_______
_。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______________。
24.(10分)对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小亮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小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1)酒精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即黑烟)。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_________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_______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推知_______(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猜想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有关
实验二:取一支
20
mL
的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①取下胶塞前的现象:_______________②取下胶塞后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小亮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干扰。
(2)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黑色物质不是烟灰,你还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B
2.D
3.D.
4.C.
5.A.
6.B.
7.D
8.
B
9.D.
10.A
11.C.
12.
C.
13.
D.
14.A.
15.
D
16.C.
二、填空题(共37分)
17.(10分⑴物理;
⑵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2H2O2H2↑+O2↑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⑶过滤.
18.(7分)
(1)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2)2;
(3)8;
(4)失去;正;阳离子.
19、.(8分)
①Al3+.②O.③NaCl.④H2O.⑤H2.⑥Hg.⑦Al.⑧H+.
20.(6分)(1)B
(2)F
(3)C
(4)E
(5)K
(6)A
21.(6分)(1)15.(2)氩.(3)3.(4)NaCl.(5)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23分)
22.(7分)
1.(1)玻璃棒引流防止滤液从烧杯内溅出
(2)待过滤中含不溶性杂质较多堵塞滤纸孔或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不合格
(4)不对
过滤后所得澄清透明的水只是除去了部分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其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以微生物,所以制得的水并不是纯净水;蒸馏。
23.(6分)
(1)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
(2)B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
(3)C
(4)高
24.(10分)
【实验设计】试管夹
外焰
小明
氧气
铜片不变黑
铜片变黑
【反思拓展】(1)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灰
(2)使铜片不与氧气接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直接在酒精火焰上加热铜片,然后用湿布擦,无法擦去黑色物质
(4)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