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
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
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3.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B.
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
C.
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D.
只有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才能分解
5.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
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
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
D.
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
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NaCl
B.
CaO
C.
NaOH
D.
H2SO4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甲烷
D.
铁丝
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
B.
果汁
C.
碘盐
D.
食醋
10.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
11.在20℃时,向100克饱和食盐水(食盐的质量分数是26.5%
)中加入5克食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A.
24.5%
B.
26.5%
C.
28.5%
D.
无法计算
12.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
硬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
13.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料酒
B.
食醋
C.
花生
D.
鸡精
14.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
硝酸铵
B.
生石灰
C.
烧碱
D.
食盐
15.现有M、N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则能正确表示M、N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A.
B.
C.
D.
16.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 )
A.
30g
B.
40g
C.
50g
D.
60g
17.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
20℃时,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
g硝酸钾
B.
在100
g水中溶解31.6
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
20℃时,100
g水中溶解31.6
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
20℃时,31.6
g硝酸钾被水溶解
18.(2分)(2015 东昌府区校级模拟)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CO2
CO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H2
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N2
O2
通过炽热的木炭
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1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0.二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C、H、0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
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
属于有机化合物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21.(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硫原子 ,(2)硝酸 ,(3)8个水分子 ,(4)三氧化二铁 .
22.(8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23.(8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①生铁
②冰水混合物
③纯碱
④金刚石.
24.(6分)(2015 静海县模拟)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
(1)小明配制了5%的双氧水600g,则600g溶液中溶质为 克,溶剂为 克.
(2)小明倒出了300g双氧水溶液进行消毒,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5.(14分)(2015 东昌府区校级模拟)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 (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若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装置序号).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三、计算题(20分))
26.(4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7.(6分)在一定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g,把它蒸干后,得到3gNaCl,计算:
(1)这一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2)该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该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1000g,需水和NaCl各多少g? .
28.(10分)定量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它能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将2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与7.3g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为7.试计算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2)实验室浓盐酸(分析纯)的溶质质量分数在36%~38%之间为合格药品.(1)题中的稀盐酸是用一定体积(折算成质量是2g)的浓盐酸(分析纯)加水配制而成的.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是否为合格药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A.2.D.3.C.4.A.5.D.6.D.7.B.8.D.9.A.10.C.
11.B.12.A.13.C.14.A.15.B16.B17.C.18.B.19.B.20.B.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21.(4分)(1)3S;(2)HNO3;(3)8H2O;(4)Fe2O3;
22.(8分)(1);得到;
(2)Al3+;(3)Al2O3.
23.(8分)①,④,②③,②.
24.(6分)(1)30;570;(2)5%
25.(14分)(1)试管,集气瓶;
(2)2H2O22H2O+O2↑,检查气密性,E;(3)A;(4)E.
三、计算题
26.(4分)解:(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5%.
故答案为:(1)176;
(2)4.5%;
27.(6分)解:(1)在一定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2g,把它蒸干后,得到3gNaCl,设此时溶解度为x,则可利用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列比例为:=
x=33.3g,故填:33.3g;
(2)该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故填:25%;
(3)配制该温度时NaCl饱和溶液100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0g×25%=250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0g﹣250g=750g;故填:750g、250g.
28.
解:(1)2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4%=0.8g
设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0.8g
x
=
解得:x=0.73g
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
(2)设该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
2g y=0.73g
解得:y=36.5%
36%<36.5%<38%,所以该浓盐酸为合格药品.
答:(1)所用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该浓盐酸为合格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