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6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6单元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7 22:3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6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
2MgO读作(
)
A.镁与氧气混合可得氧化镁
B.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C.2个镁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
D.在点燃条件下,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
2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Zn+H2SO4=ZnSO4+2H↑
B.Al+H2SO4=AlSO4+H2↑
C.2H2O2
=====
2H2O+O2↑
D.S+O2=SO2↑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4
、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5、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7、同学们野炊时,小红往灶中塞叠很多木柴,结果火焰较小且黑烟多,小兵过来将木柴取出部分并架空了一些,火焰就旺了。小兵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8、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
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 
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
可用下式表示:2KNO3+S+3C
=====
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CO2
B.CO
C.SO2
D.NO
10、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11、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查中,假如你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你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
B
C
D
12、“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
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13、在右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


A.H2
B.CO
C.CO2
D.O2
14、关于下列变化过程:CO2→CO,H2→H2O,CO→CO2,C→CO2,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C.都可以通过放热反应实现
D.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
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
/
g
3.2
3
待测
3.2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
g
16、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反应物都是单质
C.
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
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28分)
17、(6分)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
(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选填“是”或“否”)
为什么?      .
18、(10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KOH),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9.
(12分)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传递低
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该主题倡导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
方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⑤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4)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
+
6H2OC6H12O6
+6
O2
b.CO2
+
3H2CH3OH
+H2O
c.CO2
+
CH4CH3COOH
d.2CO2
+
6H2CH2==CH2
+
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5)
“绿色化学”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三、实验与探究题

每空2分,共22分

20、(22分)某学生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对课本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图A)进行了改进(图B)。
(1)如何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
.
(2)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3)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中的CO2倒入C中做性质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验时,将集气瓶中的气体沿蜡烛较低一侧缓缓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5)如何检验D中的气体是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某同学利用收集的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化碳气体,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向花分别喷洒稀盐酸或水.回答下列问题:
①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
Ⅳ:_________;
②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

④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计算题(10分)
21、某课外小组同学取某山区的石灰石样品12.0
g于烧杯中,向盛有样品的烧杯中加入足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充分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用X表示)和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用Y表示)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充分反应后共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D
2、C.
3、A.
4、B.
5、A
6、C.7、A
8、C.
9、A
10、B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28分)
17、(6分)(1)大.(2)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18、(10分)
【知识回忆】
可燃物
,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
(2)
氧气(或空气)
【综合应用】放热
19.
(12分)
(1)光合作用(2)a、b、c、d
(3)②(4)a

c
(5)B
三、实验与探究题

每空2分,共22分

20、(22分)
⑴在右导管口连一乳胶管,在乳胶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⑵随开随制,随关随停
⑶CaCO3+2HCl=CaCl2+CO2↑+H2O
⑷蜡烛较低的一支先熄灭,较高的一支后熄灭,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⑸Ca(OH)
2
+
CO2
====
CaCO
3↓+
H2
O
⑹①Ⅱ:纸花不变色;
Ⅳ:纸花变红;
②使纸花变红是酸不是水
③目的是为了证明使石蕊变红的原因是H2O和CO2反应生成的碳酸所致
④CO2+H2O=H2CO3
四、计算题(10分)
21、
(1)根据图可得碳酸钙的质量为12
g-2
g=10
g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反应消耗的稀盐酸溶质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10
g
y
x
= x=4.4
g
= y=7.3
g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4.6%
答:(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
g;(2)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4.4
g;(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MnO2



D
时间



C
时间



B
时间



A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