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时作业
1、(2016 泸州)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灰水长期存放后产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HNO3═CaNO3+2H2O
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NH4SO4+NaOH═NaSO4+H2O+NH3↑
C.制取铝:3Zn+Al2(SO4)3═3ZnSO4+2Al
D.铜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除去: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2、(2016 河北)“气体烙铁”是一种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8
B.C4H10
C.CH3OH
D.C2H5OH
3、(2016 淄博)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
4、(2016 东营)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
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5、(2016 德阳)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6、(2016 永州)将16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6gA完全反应后生成12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3:1
D.4:1
7、(2016 株洲)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16
B.32
C.48
D.64
8、(2016 怀化)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0.0
7.2
x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
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一定是催化剂
9、(2016 湘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0、物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11、(2016 湘潭)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微观示意图填空
(1)如图A、B是两钟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X= .
②若B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的数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号)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条件下,A、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 .
②若D为氧化物,且A、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16 连云港)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S和32gO2完全反应后,生成64gSO2
C.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一定有:a+b=c+d
②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2和H2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则x=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3、(2016 淄博)请对如表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评价
化学反应类型
MgCl2Mg+Cl2↑
Al+O2Al2O3
HCl+NaOH═NaCl+H2O
2Fe+6HCl═2FeCl3+3H2↑
评价序号:①完全正确
②反应条件不正确
③没有配平
④违背客观事实.
14、(2016 菏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用,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
;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则m1
m2(填>、=、<).
15、(2016 福州)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氧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
.
16、(2016 泉州)工厂的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CaSO4)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现用1.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
17、(2016 重庆)工业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对表面生锈的铁件进行酸洗。某酸洗池里盛有440Kg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溶液,放入表面生锈的铁件浸泡,浸泡过程中单质铁也有部分损失,假设溶液中只发生如下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Fe+Fe2(SO4)3==3
FeSO4。
取出铁件用水冲洗,冲洗液倒入酸洗池中合并共得到580Kg溶液,其中只有H2SO4和FeSO4两种溶质,经过测定硫酸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计算:
⑴消耗硫酸的质量
⑵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
⑶要使硫酸的质量分数恢复到40%,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
18、(2016 东营)铁的锈浊对社会生产造成较大损害,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还原性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还原性铁粉(含少量杂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加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冋答问题.
实验次数
1
3
4
5
6
取样品质量(g)
31.0
31.0
31.0
31.0
31.0
取稀硫酸质量(g)
30.0
90.0
120.0
150.0
180.0
产生气体质量(g)
0
a
0.3
0.5
0.6
(1)食品袋内放入“双吸剂”是为了吸收 ,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的理由是 .
(2)a的数值为 .
(3)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列式计算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19、(2016 菏泽)黑豆是传统的养生食材,食用9°米醋泡制得到黑豆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小明为判断家中的9°米醋含酸量是否合格,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测定.产品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2)若9°米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COOH+NaOH═CH3COONa+H2O,小明取出10mL9°米醋,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2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酸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20、(2016 青岛)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
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3)问题讨论: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
1、D.
2、B.
3、B
4、A.5、B
6、D.
7、B.
8、C
【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a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14g﹣7.2g=6.8克,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生成物还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3.2g+3.2g=6.4g,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A、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错误;
B、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3.2g+3.2g=6.4g,x=6.4,错误;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错误.
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9、D.
10、B.
【解答】解:A、根据X+3O2RO2+2SO2和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2.2g+6.4g)﹣4.8g=3.8g≠4.3g;故A不正确;
B、反应中X、O2、RO2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SO2四种物质的质量比=3.8g:4.8g:2.2g:6.4g=76:96:44:128,利用参加反应的3个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可计算出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故B正确;
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得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中共含有6个O原子,而反应物的3个O2中含有6个O原子,因此,X物质中不含O元素;故C不正确;
D、根据B的分析,产物为气态时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是;故D不正确;
故选B.
11、【解答】解:
(1)①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所以若A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17﹣2﹣8=7;
②B是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是大于10
的数字,观察选项,故填:a;
(2)①F是氮气时其反应物是氧气与氨气,产物是水与氮气,其方程式是3O2+4NH36H2O+2N2,则水与氮气的质量比=(6×18):(4×14)=27:14;
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B的分子个数比5:4,进而写出方程式是5O2+4NH36H2O+4NO;
答案:
(1)①7;
②a;
(2)①27:14;②5O2+4NH36H2O+4NO
12、
13、:②;分解反应;③;化合反应;①;④;置换反应;
14、(1) 2CO+2NO2CO2+N2 ; 氧元素 .
(2) CO2 ; > .
15、
【解析】:
(1)A、蔗糖和水是溶解过程,是物理变化,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相互之间不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铁和氧化铜溶液,铁比铜活泼,可以将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变化,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C.
(2)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2P2O5.
③从图示看出,6.2g表示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就是红磷的质量,14.2g表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14.2g﹣6.2g=8g就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H2O=4HF+O2;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分子数目比为2:4=1:2.
答案:
(1)C;
(2)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4P+5O22P2O5.③8g;
(3)①置换反应;②1:2
16、【解答】解:
(1)1.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1.25t×80%=1t
(2)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O2+2SO22CaSO4+2CO2
200
128
1t
x
x=0.64t
答案: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t;
(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64t.
17、
【解答】解:
(1)消耗H2SO4的质量=440kg×40%﹣580kg×5%=147Kg;
(2)设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为x
由Fe2O3+3H2SO4=Fe2(SO4)3+3H2O;Fe+Fe2(SO4)3=3FeSO4
Fe~Fe2(SO4)3~3H2SO4
56
294
x
147Kg
x=28Kg
(3)设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为y
100%=40%
y=350Kg
答案:
(1)消耗H2SO4的质量为147Kg;
(2)损失的单质铁的质量为28Kg
(3)需要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的质量为350Kg
18、
【解答】解:(1)铁粉主要吸收空气中的两种物质是食物保鲜所以也称“双吸剂”,铁与氧气、水分接触容易生锈,则吸收的物质指的是氧气、水分,其化学式为O2、H2O.用铁粉而不用铁块作“双吸剂”,是因为能增大与氧气、水分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30g稀硫酸没产生氢气是稀硫酸和铁锈反应,4、5可以看出镁30g稀硫酸可以产生0.2g氢气,则a应为0.1,第6次只增加0.1g氢气,说明铁已被消耗完,硫酸有剩余;
(3)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第4次实验,所得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Fe2(SO4)3、FeSO4;
(4)设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6g
x=16.8g
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100%≈54.2%
故答案为:
(1)O2、H2O;增大与氧气、水分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0.1;
(3)Fe2(SO4)3、FeSO4;
(4)该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54.2%.
19、【解答】解:(1)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4%)=96g,因为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96克即96ml;
(2)m(NaOH)=12g×4%=0.48g
设10mL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x
CH3COOH+NaOH=CH3COONa+H2O
60
40
x
0.48g
=
x=0.72g
所以100ml样品中含醋酸的质量为0.72克×10=7.2g,所以该食醋不合格.
故答案为:(1)96;
不合格.
20、
【解答】解: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无色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10g﹣60g=50g;
(2)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为:60g﹣20g=40g.
设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
36.5
x
50g×7.3%
x=0.4g
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
(3)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答案:
(1)无色;50;
(2)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2016 安徽模拟))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倒入烧杯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剩余物质及仪器;
实验三: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称量,然后使两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再称量反应后的物质及仪器。
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
4.8g
112.6g
118.4g
反应后
8.0g
112.4g
118.4g
(1)根据表中数据,实验一,反应后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质的质量比原镁条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__________;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三个实验的数据中,实验__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的数据正确地反应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增大
反应前的质量总和还应包括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减少
(3)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