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8 09:2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时作业
1、(2016 南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用镊子夹取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
C.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2016 天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铜丝制导线
C.用活性炭吸附色素
D.用氮气作保护气
3、(2016河北)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葡萄糖在体内缓慢氧化
C.海水提镁
D.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
4、(2016 河北).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5、(2016 河北)如图所示过程中国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B.氖管发光
C.电炉丝通电后发红
D.将喷洒石蕊溶液的纸花放入CO2中
6、(2016 本溪)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固体药品
B.
滴加液体
C.
过滤
D.
溶解固体
A.取固体药品
B.滴加液体
C.过滤
D.溶解固体
7、(2016 梅州)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8、(2016 重庆B)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汗水的挥发
B.蛋白质的水解
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收
9、(2016 呼和浩涛)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
D.氮气用于制备氮肥和燃料
10、(2016 兰州)下列仪器,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锥形瓶
D.试管
11、(2016 东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B.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表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河北科技大学杨春雨发明的“诺贝尔奖”级的新基因编辑技术,说明人类可通过肉眼观察DNA分子
并对基因进行编辑
D.人们研究物质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所需要的物质或能量
12、(2016 东营)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用作吸附剂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氧气用作助燃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13、(2016 东营)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错误的是(  )(多选)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30mL水
B.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
C.酸液、碱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
E.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F.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只有有水生成时,才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4、(2016 长沙)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15、(2016 德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
取用固体药品C.量取一定体积溶液
D.
稀释浓硫酸
16、(2016 无锡)下列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17、(2016 南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8、(2016 湘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19、(2016 资阳)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016 苏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3、(2016 邵阳)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奇偶u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24、(2016 沈阳)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一: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分析二:有助于判断苯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单酸晶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酸性KMnO4溶液是H2SO4与KMnO4的混合溶液)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
(1)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2)现象及可能产生该现象的依据 
 .
25、(2016 淮安)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 
 (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20%.
参考答案
课时配套作业
1、C
2、
D.3、A.4、C
5、
D.6、
B.7、
D.8、
A.9、
A.10、D.
11、C.12、A.13、(多选)ABDF.14、A.15、C.16、A.
17、
D
18、D
19、C.20、A
23、(1)向着手心;倒放;(2)A;(3);预热;(4)洗涤.
24、分析一:(1)发光、发热 (2)产生气泡(3) Ca(OH)2+CO2═CaCO3↓+H2O;(4)黑.
分析二:(1) 溶液变色,因为反应物中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 
(2) 放出气体,因为反应物中含有碳、氧元素,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 .
25、故答案为:(1)瓶塞没有倒放;(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3)引流;(4)胶头滴管;(5)<.
【解答】解:(1)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要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2)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实验室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试剂瓶等,除如图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即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