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课后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8 09: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一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白酒
C.矿泉水
D.粗盐
2.
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打火机中的燃料气体丁烷能被压缩的原因是加压后(  )
A.
丁烷分子变小了
B.丁烷分子间距离减小了
C.
丁烷分子分解了
D.丁烷分子运动加快了
3.
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
 
B.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
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
1
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
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4.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来水是纯净物
B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5.
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的物理性质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
C.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6.
联合国确定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我国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1)下列做法符合宣传主题的是  

A.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
C.工业污水直接压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
(2)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 
 实现的.
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果.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间常存在如下三种(如图所示)
(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上述关系的关系

(2)有以下物质:①清澈透明的山泉水②人呼出的气体③啤酒④液氧⑤二氧化碳⑥医用75%的酒精.
请用序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第二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
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
B.生活中帝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水的三态变化是化学变化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2、如图为自来水生产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3、下列净化水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
蒸馏
C.
吸附沉降
D.静置沉降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5、近期,英国科学家造出“干水”.“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与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干水”
B.“干水”是混合物
C.每个颗粒的“干水”中只含有一个水分子
D.“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状态不同
6、下列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汽车的尾气
C.水蒸气
D.香烟的烟气
7、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8、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很小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变化
C.分子的体积变化
D.分子的种类变化
10.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
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
11、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①泥沙和水

泥沙和食盐
③泥沙和大米④食盐和蔗糖⑤酒精和水⑥植物油和水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黄泥水

冰水混合物
③氯化钠

硫酸钾

二氧化碳
⑥氧化铜
⑦水银


⑨河水

蒸馏水
13、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X
;Y

(2)可以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的是
,可以把粗盐浊液中的难溶物除去的是
(填编号)
14、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

(2)沙滤池可将
过滤除去.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
作用.
(4)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搅拌,如果观察到
,则样品为软水
第三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水结成冰是(  )
A.分子变大了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
D.物质种类变了
2.水蒸气变成水主要是因为(  )
A.水分子本身体积变大
B.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C.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水分子质量变大
3.某同学实验时发现: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下列运用
分子的性质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C.分子的体积、质量很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气﹣固﹣液这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6.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数目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7.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8.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C.2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然后体积小于2L
D.满架蔷薇一院香
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10.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1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提示: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浓氨水易挥发。水不会使无色酚酞变色)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12、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提示:Ⅰ装置是一套蒸馏装置)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是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
或“化学”).
(3)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一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以下是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微观过程模拟图,
符合该反应微观过程先后顺序的选项是(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蒸发食盐水得到水和食盐。
B、燃烧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水受热蒸发一部分变成水蒸气。
3、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
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4.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该反应是物理变化
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
5.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试管1收集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
试管2收集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
(2)A端接电源

(3)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如图的3个实验
(1)A中水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B中试管1得到的气体为
,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
,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实验事实得出结论:①

(3)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
和吸附。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
通常用
鉴别硬水和软水。
6.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7、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水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第二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2.从如下“电解水实验”中可以获得部分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4.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在氧气中燃烧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H2CO3H2O+CO2↑
B.C+O2CO2
C.Fe+CuSO4═FeSO4+Cu
D.HC1+NaOH═NaCl+H2O
6.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
B.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而无害
C.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D.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7.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变化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二者的区别是________,上述两个过程中,分子一定发生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是电解水的装置,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3)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将尖嘴玻璃管喷出的纯净的氢气点燃,伸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图二),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
第三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
东营市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发挥价格机制对用水需求的调节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
B.黄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物理净化方法可得到自来水
C.“蒸馏法”是人类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这样得到的淡水为纯净物
D.通过应用新技术对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净化后再排放,可减少水体污染
2.如图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其检验方法是      .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      .
(4)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请用笔在乙图中作出修改。
4.
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为了使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通常可加入

(2)沙滤池可将
过滤除去.
(3)活性炭常用于吸附池中,原因是它具有
的结构.
(4)常用于杀菌池消毒的物质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5)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搅拌,如果观察到 
 ,则样品为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