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一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气体烙铁”是一种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C3H8
B.C4H10
C.CH3OH
D.C2H5OH
2.
化学家拉瓦锡将“精确定量”的概念引入化学实验,他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就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了汞和氧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说明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该实验所得氧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C.该实验可说明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变化的
D.该实验可说明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发生改变的
3、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4.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 )
A.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5.在化学反应A+2B═C+D中,5.6gA和7.3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C,同时得到
D的质量是( )
A.0.2g
B.5.6g
C.0.4g
D.0.73g
6.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
出的结论是( )
A.X由四种元素组成
B.X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X中有水
D.X
是氧化物
7..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种类
②物质的总质量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数目.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⑥
8.
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9.
如图所示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B、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10.
下图表示了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2:2:3
B.1:1:1
C.2:1:2
D.2:1:3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200mL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黑色固体质量增加
C.5g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还是5g
D.5g食盐完全溶解在95g水中得到100g食盐水
12.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8g碳与3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11g二氧化碳
B.6g碳与16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g二氧化碳
C.10g碳与12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g二氧化碳
D.32g碳与12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第二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
之比为9∶8
D.
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3.如图是A和B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
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3种分子参加该反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S+2KNO3+3C
X+N2↑+3CO2↑,则X的化学式是( )
A.K2S
B.H2O
C.SO2
D.K2SO4
7.汽车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是2CO+2NO
2X+N2.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NO2
B.CO2
C.H2O
D.C
8.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9.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
30
20
10
反应后的质量/g
m
39
5
16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丙可能是单质
10、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11.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35.6g
反应后
34.8g
(l)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
1
g,下同)。
(3)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4)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34g,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三课型课后巩固训练
修订人:王丽丽
胡桂祺
定稿人: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
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
3.美国发明了月球制氧机,它利用聚焦太阳光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放出
氧气.由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元素
B.氧分子
C.水分子
D.高锰酸钾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
气体元素的原子
5.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6.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6:9
B.23:9
C.32:9
D.46:9
7.在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数据如下表,表述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A.
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8.已知:X和Y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Z和Q,各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若反应后生成1.8gQ,则生成Z的质量为8.4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B.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释一切物质的变化
C.C、H2、CO都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10.
已知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5:2
C.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改变
11.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
2CuO
+
O2↑
+
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则二氧化锰可以做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1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32
51
漏测
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60
17
11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Y→X+Z+Q
B.该反应中X和Q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3
C.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D.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4.已知R+H2SO4=RSO4+H2↑,若13克金属R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可制得0.4克氢气。
计算:(1)RSO4中R的化合价为
。(2)通过计算确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
22、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
(1)碳酸钙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规范写出计算过程)(2HCl+CaCO3=CaCl2+H2O+CO2↑)
(Ca:40
O:16
Cl:35.5
H:1
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