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20课《秋水》教学设计
课题 秋水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虚怀若谷,不能坐井观天。要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学习。
能力目标 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理解本文的寓意。
知识目标 1.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及句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参照课下注释感知全文大意。
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难点 理解本文寓意。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对于庄子,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论:“中国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是什么使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对庄子崇拜到了发狂的地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庄子。 板书课题《秋水》。 思维发散。 设置疑问,激起学生好奇心。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1.介绍作者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宣扬“齐万物,一生死”的人生观。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生平主要著作是《庄子》,亦称《南华经》。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了解作者及理解文题。(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旨及寓意。3.积累字词灌河(ɡuàn) 泾流(jīnɡ) 渚崖(zhǔ) 殆(dài) 两涘(sì)4.通假字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5.古今异义百川灌河(古义:文中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义:文中指渤海;今义:指我国一部分海域。)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常用作连词,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义:面向东。今义:方位词,东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6.理解加点解释词语。(1)百川灌河(注入黄河) (2)泾流之大(代词,这样)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语气词,表、停顿,不译)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是……)(5)东面而视(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7.出自课文中的成语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8.文题解说 “秋水”指秋天的洪水。《秋水》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句首的两个字“秋水”作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9.给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全文可分两层。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10.归纳本文的主旨,完成填空。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11.理解课文的寓意。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有许多不足。因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二、精读感悟欣赏课文朗读,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一)研读分析,突破重点1.文章为了彰显人物的个性,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找出来加以分析。(1)河伯两次所见情形的对比。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辨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对比。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而感叹。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两次所见后的神态、动作对比。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出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骄傲自满的神态,“叹”则表现的是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次所见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顺”一“旋”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顺”字反映出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时的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出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对比。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笑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引起他人耻笑、鄙视。而第二次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2.本文中的河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河伯刚开始见到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直流的水波很大,就开始飘飘然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在自己这里。当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自己的盲目自大,便很快改换面目,抬头仰望着海神进行自我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的这种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进行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3.怎样理解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先是引用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河伯认识到了自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贵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1)人贵有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知作者。积累课文字词读音。疏通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解释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找出出自课文中的成语,并解释。理解文题。归纳概括本文的主旨。把握课文的深刻寓意。找出文中使用了对比手法的语句。把握河伯的形象。深刻理解河伯面对海神所发出的那一番感叹,加深对本文寓意的理解。明白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介绍作者。读准字音是翻译、理解文言文的关键。让学生学会结合课文注释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解说文题。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总结课文寓意。结合相关具体语句,分析文中的对比手法。分析河伯的形象。归纳总结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课堂练习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B.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C.不见水端 端:端来。D.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2.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的。)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之:的。)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之:他,指浑沌。)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她,指淑女。)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河伯能够从自我中走出去,并且认识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自身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河伯一样正视自己,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肯定会有很大进步。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1.用现代白话文翻译这则文言文。2.做本课同步练习题。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秋 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整理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秋水》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诸葛 渚崖 劝谏 望洋兴叹
B.泾流 直径 水端 欣然自喜
C.崩溃 弗信 旋转 遗笑大方
D.分辨 辨别 争辩 百川灌河
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 灌:注入
B.旋其面目 旋:旋转,掉转
C.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看着大海
D.大方之家 方:道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轻伯夷之义。
翻译: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我将永远被慷慨大方的人耻笑。
C.少仲尼之闻。
翻译:认为孔子的学识少。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翻译: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二、阅读理解题。
(一)课内语段阅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 B.何陋之有
C.顺流而东行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者
D.泾流之大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自满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C.“不辩牛马”与“不见水端”是用对比手法突出大海的广阔。
D.文中最能反映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的语句是:前面是“欣然自喜”,后面是“望洋向若而叹”。
7.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类文阅读
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岛间。蚌谓螺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汝之形如鸾②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③,亦足仰德④。”螺曰:“然。云何⑤珠玑之宝⑥,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内,不授于外。启予口,见余心。汝虽外美,其如内何?摩顶放踵⑦,委曲⑧而已。”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21教育网
【注】①中渚:水中一块小洲。②鸾:传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凤凰一类的鸟。③卑朴:卑下简陋。④仰德:德行令人敬仰。⑤云何:为什么。⑥珠玑之宝:珍珠宝贝。⑦摩顶放踵:从头到脚。⑧委曲:这里用于形容螺的形状。21cnjy.com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之形 形:形体
B.然。云何珠玑之宝…… 然:然而
C.摩顶放踵,委曲而已 踵:脚后跟
D.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乃:于是
9.最能准确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 )
A.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
B.应该注重外表美。
C.能认同别人的优点。
D.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10.当螺问及蚌,为什么珍珠这样的宝贝老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授予自己而给予蚌时,蚌的回答中有两句十分关键的话,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一个成语的意思是“肩并肩,脚碰脚”。其结构与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同,这个成语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阅读理解题。
(一)
4.B(解析:“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倒装句。)
5.D(解析:A项中“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中的“少”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C项中“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轻”。)
6.A(解析:文中的两处“于是焉”,虽然都当“这时候”讲,都是指代,但其作用却不同:第一个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个起转折的作用。) 21·cn·jy·com
(二)
7.(1)在这个时候,河伯很高兴,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2)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
8.B(“然”的意思是“是这样”。)
9.D(解析:由螺、蚌的对话可以看出,螺的美体现在外表,而蚌的美体现在内心。)
10.天授于内,不授于外
11.摩肩接踵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秋 水
语文版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激趣导入
庄子
闻一多先生曾这样评论庄子:“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
是什么使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对庄子崇拜到了发狂的地步?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庄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介绍作者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宣扬“齐万物,一生死”的人生观。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生平主要著作是《庄子》,亦称《南华经》。
庄 子
新课讲解
积累字词
灌河(guàn)
泾流(jīng)
渚崖(zhǔ)
殆(dài)
两涘(sì)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百川灌河
(古义:文中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古义:文中指渤海。今义: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古今异义
通假字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古义:在这个时候。今义:常用作连词,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古义:面向东。今义:方位词,东边。)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古义:大道。今义:不小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理解词语的意思
(1)百川灌河
(2)泾流之大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5)东面而视
(注入黄河)
(代词,这样)
(语气词,表、停顿,不译)
(认为……是……)
(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出自文中的成语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文题解说
“秋水”指秋天的洪水。《秋水》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句首的两个字“秋水”作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一层
第二层
给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层意。
(从“秋水时至”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从“顺流而东行”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归纳本文的主旨,完成填空。
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 ), 说明个人的( ),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 ),如果( ),就难免会( )。
喻
见识有限
不足 骄傲自满 贻笑大方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理解课文的寓意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觉得自己有许多不足。
因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请听课文朗读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研读分析,突破重点
1.文章为了彰显人物的个性,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第一次所见,是河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当他来到大海边,见到的却是“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辨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1)河伯两次所见情形的对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对比。
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之后,“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二次,河伯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感叹,为大海的广阔无垠而感叹。
前为骄傲自满
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
鲜明的对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出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
“喜”所表现的是河伯骄傲自满的神态,“叹”则表现的是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的羞愧佩服的神态。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顺”一“旋”表现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顺”字反映出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时的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现出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3)两次所见后的神态、动作对比。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对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结果是“见笑于大方之家”,自高自大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引起他人耻笑、鄙视。
而第二次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河 伯
本文中的河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河伯刚开始见到黄河直流的水波很大,就开始飘飘然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在自己这里。当见到大海后,他认识到自己的盲目自大,便很快改换面目,抬头仰望着海神进行自我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的这种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进行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怎样理解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
河伯“望洋兴叹”的一番话中,先是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后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最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耻笑。
河伯的“望洋兴叹”表明河伯认识到了自身的缺点,这点难能可贵。人难免犯错误,贵在能够改正。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想方设法去改正,不能夜郎自大,令人耻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
(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课堂练习
1.下面加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
B.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不见水端 端:端来。
D.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
2.对下面加红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的。)
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之:的。)
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之:他,指浑沌。)
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之:她,指淑女。)
C
B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河伯能够从自我中走出去,并且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河伯一样正视自己,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河伯能够从自我中走出去,并且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河伯一样正视自己,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肯定会有很大进步。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用现代白话文翻译这则文言文。
2.做本课同步练习题。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秋 水
《庄子》
黄河 北海
不辨牛马 不见水端
欣然自喜 望洋兴叹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