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革吉县中学教师教案
学科
汉语文
备课时间
日期
2017.08.27
星期
星期天
课题
第一课《成语故事三则》第1节《刻舟求剑》
班级
初二4、5班
节次
1课时
检查签字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从内容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写话练习。
教学难点
理解“刻舟求剑”说明的道理。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学生学法
朗读法
教具使用
PPT
教学时间分配
1.组织教学时间
45分钟
4.归纳小结时间
5分钟
2.复习导入时间
5分钟
5.作业布置时间
5分钟
3.讲授新课时间
30分钟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增、减、补)
年
月
日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一个学期以来同学们一定读了不少的成语故事。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生:(学生说成语故事的名字,或找一个学生说一个成语故事)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有机会我们开一个成语故事会,好不好?
生:好!
师:每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成语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学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课题)看看《刻舟求剑》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推进新课】一、自学生字,要求重点放在分析字形上。二、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字义
1.检查个人学习情况。
(1)指定认读。
(2)开展竞赛认读。
2.开展互教法。
3.教师帮助分析重点字形。(笔画多和易错的)
剑:右边是“脸”的左半部,最后一笔横变成提,右边是“刂”旁。
急:上下结构,上面是?,中间是彐,下面是“心”底。因为心里急,所以下面是“心”底。
号: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注意最后一笔不要穿过横。
慌:指心里慌,所以左边是“忄”旁,右边分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忙”的右半边,下边是。要写紧凑些,可与熟字“流”区别异同点。
4.扩词练习,丰富词汇。
5.边讲边理解词语:“宝剑”:原指稀有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
“不慌不忙”:心里很沉着,不着急。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四、揭示课题,析字悟意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五、总结谈话,启发联想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第一课第1节《刻舟求剑
》宝剑掉到江里--刻记号--能不能找到宝剑--?
课堂小结
这则成语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故事讽刺了那种死心眼,不懂变通的人,告诫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刻舟求剑》。
2、把这个故事说给同学听。
3、续写《刻舟求剑》。
教学反思
问题分析
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不可忽视:如果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主题不感兴趣,感受不到合作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便会缺乏合作热情,最终将导致合作学习的失效。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随随便便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更不能轻易地把自己的答案当做权威让学生服从。教师应和学生平等地对话交流,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想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及时关注学生主体需要的满足,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更不可能有发言的机会。
经验交流
做好前置性作业的重要性:想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老师要在前置性作业上下功夫,布置学生搜集课文的相关资料,课前熟读课文,理解词语,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把不懂得的地方做上记号等等,学生只有在准备充分,对课文非常熟悉的基础上,才敢于汇报,乐于交流,表达才更有自信。
改进措施
及时归纳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同类问题,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自学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此篇成语故事由难到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读懂了课文,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积极性高涨,乐于表达,很快在课堂上就会背诵或复述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