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课件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课件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07 22:56:33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1. 平均数(第1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3、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P136自主学习一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 (1) 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决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 4∶3∶1 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 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例1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解:(1)A的平均成绩为(72+50+88)÷3=70(分)
B的平均成绩为(85+74+45)÷3=68(分)
C的平均成绩为(67+70+67)÷3=68(分)
因此候选人 A 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72×4+50×3+88×1)
÷(4+3+1)=65.75(分)
B的测试成绩为(85×4+74×3+45×1)
÷ (4+3+1)=75.875(分)
C的测试成绩为(67×4+70×3+67×1)
÷(4+3+1)=68.125(分)
因此候选人B 将被录用。
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 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 ”。1. 某次体操比赛,六位评委对选手
的打分(单位:分)如下:
9.5 ,9.3 ,9.1 ,9.5 ,9.4 ,9.3.
(1)求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
(2)如果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解:(1)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为
(9.5+9.3+9.1+9.5+9.4+9.3)÷6=9.35(分)
(2)(9.5+9.3+9.4+9.3)÷4=9.375(分)
答: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9.375分。解: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92×20%+80×30%+84×50% = 84.4(分)
答: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84.4分。2.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
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 92分、80 分、84 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分? 3.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10件,
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001 2007 2002 2006 2005
2006 2001 2009 2008 2010
(1) 求这批零件质量的平均数。
(2) 你能用新的简便方法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吗?巩固练习
习题6.1
P138 T2---3P139—140
(1)议一议
(2)随堂练习本节课“我知道了…”,
“我发现了…”,
“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 当堂检测
练习册
P79 T1—8
P80 T1--10课件12张PPT。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1. 平均数(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3、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1)若将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0%,20%,30%,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的广播操比赛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某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比赛打分包括以下几
项:服装统一、进退场有序、动作规范、动作整齐 (每项满分10分),其中三个班级的成绩分别如下:解:(1)一班的广播操成绩为:
9×10%+8×20%+9×30%+8×40%=8.4(分)
二班的广播操成绩为:
10×10%+9×20%+7×30%+8×40%=8.1(分)
三班的广播操成绩为:
8×10%+9×20%+8×30%+9×40%=8.6(分)
因此,三班的广播操成绩最高。
(2) 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
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解:(1)1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15×1+5×1)÷(1+1)=10千米/时(2)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15×2+5×3)÷(2+3)=9千米/时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 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面试时,某人的基本知识、
表达能力、工作态度的得分分别是
80分,70分,85分,若依次按 30%,30%,40% 的比例确定成绩,则这个
人的面试成绩是多少?解:(80×30%+70×30%+85×40%)
=79(分)
答:这个人的面试成绩是79分。 巩固练习
1.课本习题6.2的第1,2,3,4,5,6题。
当堂检测练习册P81--82课件13张PPT。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2. 中位数与众数
学习目标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判断。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如下:你是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呢 ?
你认为应该用哪个数据反映员工的平均收入更合适?1.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B.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答案:A2.2011~2012赛季北
京金隅队队员身高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解:中位数为1.96米;众数为1.88米,1.95米,2.04米;而平均
数为1.98米。3.(1)你课前所调查的50名男同学所穿运动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式运动鞋? 当堂检测练习册P85
课件11张PPT。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学习目标学会观察统计图,并能够在统计图上收集信息: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能够对统计图上信息进行分析,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加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左图所示。(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自主学习一(1)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说说你的做法,与同伴交流。
(2)先估计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某次射击比赛,甲队员的成绩如下图:自主学习二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12名队员,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图:(1)观察三幅图,你能从图中分别看出三支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吗?中位数呢?
(2)根据图表,你能大致估计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么估计的?与同伴交流。
(3)计算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看看你上面的估计是否准确?小明调查了班级里20位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1)在这20位同学中,本
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
花费的众数是多少?
(2)计算这20位同学计
划购买课外书的平均花
费是多少?你是怎么计
算的?与同伴交流。
(3)在上面的问题,如
果不知道调查的总人数,
你还能求平均数吗? 自主学习三1、例题解析
2、随堂练习T1
习题6.4 T1----3(1)不计算,根据条形统计图,你能判断哪个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
(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2.下图反映了初三(1)班、(2)班的 体育成绩:(3)如果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55、65、75、85、95分,分别估算一下,两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大致是多少?算一算,看看你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4)初三(1)班学生体育成绩的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P148 4.下图反映了初三(1)班、(2)班的 体育成绩: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通过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学习有什么认识,有什么经验? 当堂检测练习册P86----P87
课件17张PPT。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了解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统计含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协会对农副产品的规格进行了划分,某外贸公司要出口一批规格为75g的鸡腿.现有2个厂家提供货源,它们的价格相同,鸡腿的品质也相近.质检员分别从甲、乙两厂的产品中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它们的质量(单位:g)如下:
甲厂:75 74 74 76 73 76 75 77 77 74
74 75 75 76 73 76 73 78 77 72
乙厂:75 78 72 77 74 75 73 79 72 75
80 71 76 77 73 78 71 76 73 75
把这些数据表示成下图: 自主学习一(1)你能从图中估计出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是多少?
(2)求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并在图中画出表示平均质量的直线。(3)从甲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又是多少?它们相差几克?从乙厂抽取的这20只鸡腿质量的最大值又是多少?最小值呢?它们相差几克?
(4)如果只考虑鸡腿的规格,你认为外贸公司应购买哪家公司的鸡腿?说明理由。解:(1)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大约是75g;
(2)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的平均质量都是75g;
(3)甲厂:最大值78g,最小值72g,相差6g;
乙厂:最大值80g,最小值71g,相差9g;
(4)应购买甲厂的。如果丙厂也参与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它们的质量数据如图: (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分别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其相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的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解:(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是75.1g,极差是7g;
(2)可分别用这20只鸡腿的质量与其平均数差的绝对值刻画:
甲厂的差距依次是:0, 1, 1, 1, 2, 1, 0, 2, 2, 1, 1, 0, 0, 1, 2, 1, 2, 3, 2, 3.
丙厂的差距依次:0.1, 1.1, 2.1, 2.9, 3.1, 0.9, 1.1, 0.9, 1.1, 0.1,1.1, 3.1, 2.1, 3.1, 2.9, 0.9, 1.9, 1.9, 1.9, 3.9,
(3)甲厂的鸡腿更符合要求。从第(2)问中的差距和可以看出。巩固练习:
1、求下列每一组数据的极差、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1)-2、-1、0、1、2
(2)1、0、2、1、0、2
探索用计算器求下列一组数据的标准差:
98 99 101 102 100 96 104 99 101 100
请你使用计算器探索求一组数据的标准
差的具体操作步骤。计算器的使用解:甲、乙两队队员的身高的平均数都是178cm;极差分别是2cm和4cm;方差分别是0.6和1.8;因此,甲仪仗队更为整齐。本节课“我知道了…”,
“我发现了…”,
“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 巩固练习1.课本习题6.5的第3,4题。
P152—153 随堂练习
。当堂检测练习册 P90--91
课件16张PPT。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4. 数据的离散程度(第2课时)
解:(1)S2 = 2;
(2)S2 = 3.8; 如图是某一天A、B两地的气温变化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天A、B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2)A地这一天气温的极差、方差分别是多少?
B地呢?
(3)A、B两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点?解:(1)A地的平均气温是20.42℃,
B地的平均气温是21.35℃;
(2)A地的极差是9.5℃,方差是7.76,
B地的极差是6℃,方差是2.78;
(3)A、B两地的平均气温相近,但A地
的日温差较大,B地的日温差较小。 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选手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跳远比赛。该校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10次,测试成绩如下表: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3)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4)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596cm就很可能
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
(5)如果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610cm就能
打破记录,你认为为了打破记录应选谁参加
这项比赛? 解:(1)甲的平均成绩是:601.6cm,
乙的平均成绩是599.3cm;
(2)甲的方差是65.84,
乙的方差是284.21;
(3)答案可多样化;
(4)选甲去;
(5)选乙去。(1)两人一组,在安静的环境中,一人估计1
分钟的时间,另一人记下实际时间,将结果
记录下来。
(2)在吵闹的环境中,再做一次这样的试验。
(3)将全班的结果汇总起来并分别计算安静
状态和吵闹环境中估计结果的平均值和方差。
(4)两种情况下的结果是否一致?说明理由。 1.甲、乙、丙三人的射击成绩如下图: 三人中,谁射击成绩更好,谁更稳定?你是怎么判断的?2.某校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选手参加全市中学生田径百米比赛 (100米记录为12.2秒,通常情况下成绩为12.5秒可获冠军)。该校预先对这两名选手测试了8次,测试成绩如下表: 根据测试成绩,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统计知识做出判断,派哪一位选手参加比赛更好?为什么?课堂巩固
1.课本习题6.6的第1,2,3,4题。当堂检测
练习册P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