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学案及达标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学案及达标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8 14: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修订人:李林娜
审核人:李秀娟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稀有气体、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4、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
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掌握原子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并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运算。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课时】3课时
第一课型: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子的结构。
2、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通过老师批改作业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第一学段:自主学习
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
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
导入:19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的“实心球体”。近代化学之父
道尔顿
提出了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
汤姆森
发现了电子。
之后物理学家
卢瑟福
发现了原子的结构。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好好的学习原子的构成吧。
【学生活动一】原子的结构(阅读课本P36—P37)
一、原子的结构
1、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他们预言,这些α粒子会毫不费力的击穿那些“西瓜”,顺利达到对面的金属板上。结果发现,

的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说明
②但也有
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说明
③甚至
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
2、在原子中原子核体积
,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一个“
”的空间里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
和不带电的
构成的。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________。
4、
的多少决定了原子的种类,所以同一类的原子中,其核内的
一定相同。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

5、在同一类原子中:
原子的
=
核内
=
二、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来保持。如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学生活动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阅读课本P41-P42)
电子在原子核外是
排布的,每一个
实际上是能量相近的电子的一个运动区域。
1、原子结构示意图(以11号钠原子为例)
2、原子的分类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稀有气体的原子:有稳定结构,
得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
或只有一层电子,电子数为
是原子的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4的情况不考虑

原子是非稳定结构时,都有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展示学习
课上前5分钟学生带着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情卡的形式交给组长,汇报给老师。
检测训练一(10分钟,满分30分)
1、原子核一般是(

A.不能再分的
B.由电子和中子组成
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在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质子、中子、电子
B.中子、电子
C.质子、中子
D.质子、电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故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
4、关于原子中的质子、中子、电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微粒均匀的分布在原子中
B.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旋转
C.质子与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子在核内高速运转
D.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核外高速运转
5、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
B.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分子可以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
6、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空气
B.水
C.氧气
D.金
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O
Cl
Ne
Mg
8、
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上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电子。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二课型: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
通过精讲点拨解决化学性质相似、离子的形成及结构示意图,相对原子质量等重
难点,并通过检测二落实强化。
2、在知识目标方面大部分过关。
3、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
第三学段
精讲点拨
【精讲点一】化学性质相似
1、稳定结构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例如

化学性质相似
2、非稳定结构的,
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例如:

化学性质相似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讲点二】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
(1)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带正电;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带负电。
①由图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密切相关。
②原子: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填“大
于”“小于”“等于”下同)
阳离子: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
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__

离子和
离子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新的物质,
所以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2)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来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并且数字在前,“+、-”在后。
如:氢离子
钠离子
氯离子
氧离子
镁离子
硫离子
铝离子
钙离子
钾离子
(3)数字“2”的意义:
2Na+
Mg2+
5Mg2+
【精讲点三】相对原子质量(阅读课本P39-P40)
1、
以质子数和中子数为6的
(碳-12)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相对原子质量

————————————————


相对原子质量
(有或没有)单位,单位为

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之比
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时)≈
+
学生活动:通过两课型的学习,请同学们自主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并总结分子、原子、离子相同点以及区别与联系。
第四学段
限时完成检测二
1.学生完成检测二
2.展示答案,对子互批,收集学情
检测训练二(10分钟
满分20分)
1、(双选)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A、
B、
C、
8
D
D、
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B、
C、
D、
3、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与镁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A
B
C
D
6、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表示的意义是(

A、氧原子的核中有16个质子
B、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6g
C、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16倍
D、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6倍
7、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则实际质量为ng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
n/m
B.
12
m/n
C.
n/12
m
D.
m
/12
n
8、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
(请写出离子符号)。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三课型
过关提升
【课堂目标】
1.通过前两个课型的学习,能掌握重点,难点
2.检测三和检测四实现人人过关落实,实现对优等生的优化、拔高和提升。
第五学段
过关检测
1.用10分钟时间完成检测三
2.展示答案,对子互批,统计分数,对子合作,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巡视,收集学情,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过关检测三(10分钟
满分20分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3、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4、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5、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C
D.
6、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D.17
7、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8、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9、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10、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第六学段:拔高提升
提升检测四(10分钟
满分20分)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失去两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
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3、右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4、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5、(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_______,核外共
有_____个电子。
(2)、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元素符号为

②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字母)。
③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合作学习(优秀学生公布答案,教师做补充,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争取组内辅导过关,同时教师根据再训练反馈情况进行个体辅导,实现人人过关)。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