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掌握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加深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等。
3.掌握工业制备氧气的方法,并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4.了解空气中污染物的组成及其防治和处理方法。
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课时:2课时
第一课型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通过老师批改作业收集学情为第二课型的精讲点拨做好针对性的准备。
第一学段:课前自主学习
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P74-P80进行自主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
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
猜谜语: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到。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生活离不了。
打一种我们身边的物质,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学生活动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阅读课本P74-P80
1、★
表示方法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用气体的__________表示。
含量
N2_____
>
O2_____
>
Ar(稀有气体)>
CO2
【学生活动二】: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首先通过_______使空气液化,
然后______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沸腾,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
2、气体及其用途
气体
用途
氧气
供给______;支持______;还能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等
氮气
用于制______和______;作食品________;液氮用作______
稀有气体
作生产和科学实验的_______;制造________(霓虹灯)
注:1、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_______。
2、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氪气、氙气、氡气的总称。
稀有气体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学生活动三】:关注空气质量
目前定为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尘)。
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
注意:________不算污染物,但是会引起温室效应。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
现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_______,最清洁的能源是_______。
治理污染的方法有:
(1)提高空气自身净化能力:植树造林。
(2)减少有害物的排放: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3)改善燃料结构: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
检测训练一(5分钟,满分12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中,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空气
C、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氮气
氧气
容积为500mL的集气瓶中盛有空气,瓶内氧气的体积为(
)
A、1
mL
B、105
mL
C、21mL
D、1.5mL
3、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6、下列操作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B、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展示学习
学生带着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对子的互助作用,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情卡的形式交给组长,汇报给老师。
第二课型
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
1、通过精讲点拨解决重点、难点,通过检测二落实强化。
2、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3、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
第三学段:精讲点拨
教师围绕学情反馈的问题及本节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
★★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_____反应(不生成________),使容器内的压强_____,让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红磷燃烧
1、原理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
2、装置
如图所示
3、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
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4、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如放入飞虫,现象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实验注意事项:
(1)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能、且只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没有其他气体生成。
说出不能用下列作测定氧气含量的反应物的原因:
碳、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碳、硫作反应物,所用液体应是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生成的气
体CO2、SO2能与氢氧化钠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也会产生压强差。
◆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________。
(3)容器的________必须良好。
(4)_____________再打开弹簧夹读数,否则倒流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小
7、★误差分析:
若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延伸:由此实验可以推断的氮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铜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第四学段限时完成检测二
1学生完成检测二
2.教师通过批改收集学情
检测训练二(10分钟,满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B、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2、下列属于保护气的一组是(
)
A、H2、N2
B、N2、O2
C、CO2、CO
D、N2、Ar
3、在集气瓶中充满空气,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
B、石蜡
C、红磷
D、铁丝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氧气助燃﹣﹣作燃料
B、氮气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铜能导电﹣﹣可作电线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作霓虹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5、(1)“霓虹灯”内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2)“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______。
6、某同学做了如图1、2实验(装置气不漏气,白磷达40℃燃烧).整个实验如下: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图1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5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用图1比图2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
(5)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6)由此实验可推知氮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
__。
以限时测评改的形式:
1.展示答案
2.对子互批
3.统计分数
4.自主改错
5.收集学情
第三课型
过关提升
【课堂目标】
1.通过前两个课型的学习,能掌握重点,难点。
2.检测三和检测四实现人人过关落实,实现对优等生的优化、拔高和提升。
第五学段过关检测
1.用15分钟时间完成检测三
2.展示答案,对子互批,统计分数,对子合作,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巡视,收集学情,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过关训练三(15分钟,满分74分)
1、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用气体的________表示,其中N2占_____
O2占_____。
2、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碳、硫不能做反应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吸收;
(2)铁不可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3)镁不可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5、铜在空气中灼烧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6、工业制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者“化学”)
7、氧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稀有气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氪气、氙气、氡气,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
9、空气气体污染物主要有(有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
第六学段:拔高提升
提升训练四(10分钟,满分4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3、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做吸附剂
D、氧气用于气焊
4、下列活动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的是(
)
A、燃放鞭炮
B、电解水
C、吸烟
D、焚烧生活垃圾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5、如图,在空气中点燃红磷,迅速深入玻璃罩内塞紧橡皮塞,此时看到的
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燃烧完,冷却待室温后钟罩内的液面变化是____
__,现象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_____而生成固态的______,使罩内的气体体积____,压强______钟罩外的大气压。此实验可以得到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还可以得到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
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温度;二是有充足的氧气。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____________,
活塞向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___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