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
2、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4、对有关催化剂的探究题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5、学会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能解决有关催化剂的探究题。
【课时】2课时
第一课型
自主学习
【课堂目标】
1、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2、初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
3、初步了解氧化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复习提问已学知识
第一学段:自主学习:
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
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
【学生活动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阅读课本P87)
知识回顾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水也可以得到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且反应很慢。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阅读课本P87-88)
1、药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写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
3、主要仪器:
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集气瓶、水槽
4、实验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是
。
②添加药品:先从_________加入固体,再从_______加入液体。
③收集氧气:I.
_______法,因为
,
用该方法收集的最佳时机:待
时再收集。
II.
向
排空气法,因为
。
④验证:用
伸入集气瓶内,木条_______,证明是氧气。
⑤验满:
I.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有
从集气瓶口冒出即已收集满;
II.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__________放在________,如果__________,说明已集满。
5、注意:①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____放在桌面上(原因:
)
②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也可以制取氧气,如: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
【学生活动二】
(阅读课本P88)
【知识点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定义:凡能_____(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作用。
例如:在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注意:①“一变”: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不变”: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③催化剂的作用只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并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多少
④二氧化锰不是专业催化剂,在其他反应中可作反应物或是生成物
⑤同一个反应,可以有多个催化剂
【学生活动三】
【知识点三】氧气的物理性质(阅读课本P89)
通常情况下,氧气:____色____味_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溶于水。
金鱼能在水下生存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的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_____排空气法,瓶口应______。(填“向上”或“向下”)
【知识点四】氧气的化学性质(阅读课本P90-91)
1、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木炭与氧气反应
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发出
光,
放出大量热。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与氧气反应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_______燃烧,
,放出大量热,生成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此实验过程中应在集气瓶的底部预先加入少量的水或者细沙;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物质炸裂集气瓶底。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____。
性质决定用途,鉴于上述性质,氧气的用途:
2、氧化反应:物质跟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由________________物质生成_________物质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________。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吗?__________。
注意: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物
由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____。
例如:二氧化碳(CO2)水(H2O)四氧化三铁(Fe3O4)
【学生活动四】
【知识点五】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阅读课本92页【活动天地】,观察并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知识点六】(阅读课本P93)
缓慢氧化:进行得非常缓慢的
。
例如:钢铁生锈,动植物体腐烂、塑料的老化、酿酒、动植物呼吸等。
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展示学习
学生带着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展示学习,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情卡的形式交给组长,汇报给老师。
检测训练一(15分钟,满分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方法都能得到氧气,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最好采用(
)
A.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加热氯酸钾
D.加热高锰酸钾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集满
3、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
)
A.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C.燃着的木条放入瓶中
D.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
B.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
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
D.只有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才能分解
5、NO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现要收集一瓶N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
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7、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氧气易溶于水
C.能用于动植物的呼吸
D.通常,氧气不易溶于水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O2
C.H2O2
D.空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9、(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符号表达式
(5)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现象:
,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是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的实验.
请回答有关问题: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1)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的现像
是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锰能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即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
不变,但还不能确定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若要确定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知道二氧化锰反应前后的
(填字母)没有改变:
A.性质
B.质量
C.化学性质
(3)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
第二课型
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2、掌握排水法、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方法并掌握如何检验氧气、如何验满。
3、理解催化剂的概念。掌握氧化物的概念。
4、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会书写某些物质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符号表达式。
第三学段:精讲点拨
教师围绕学情反馈的问题及本节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对子互助,小组互助,班级
互助等方式照顾各层面的学生)
精讲点一: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
注意: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①
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的选择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的选择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
B装置的优点:
。
甲装置的优点:
。
注意:收集较纯净的气体选择排水法收集。收集较干燥的气体选择排空气法。
其他的收集装置介绍:
(1)用图2收集气体,即排空气法:
①气体密度
<
空气密度,气体从
端进入
②气体密度
>
空气密度,气体从
端进入
(2)用图3收集气体,即排水法:气体从a端进入
利用气体的压强将水从集气瓶中排出
精讲点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第四学段
限时完成检测训练二
1.学生完成检测二和教辅上面对应的习题
2.教师通过批改收集学情
根据前两课型自己画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检测训练二(20分钟,满分4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2、某氧气瓶里盛有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可用下列物质中的哪种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蜡烛
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4、工业上用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原理的依据是(
)
A.氧气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
C.氧气与氮气在水中密度不同
D.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5、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氧气和氮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7、实验室里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可以放出更多的氧气
B.分解后放出其中的氧气
C.使过氧化氢缓慢分解
D.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8、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
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C.氯酸钾受热分解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9、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步骤有①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②组装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③①⑤
B.④②③①⑤
C.②④①③⑤
D.④②①③⑤
10、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11、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
13、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5
14、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SO2
C、KClO3
D、H2CO3
15、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内有白烟生成。
D、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铜丝,铜丝变黑。
16、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点燃木炭
B点燃铁丝
C点燃红磷
D点燃蜡烛
17、下列变化中不包括缓慢氧化过程的是(
)
A.钢铁生锈
B.蔗糖的溶解
C.动植物呼吸
D.食物腐烂
1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19、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蓝色液体。
C、液态氧可以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20、如图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2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有
。
22、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如果实验室想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以限时测评改的形式:
1.对子互批2.统计分数3.自主改错4.收集学情
第三课型
过关提升
【学习目标】
1.通过前两个课型的学习,能掌握重点,难点
2.通过层面指导和个体辅导来尽可能实现个性化学习,实现人人过关落实,实现
对优等生的优化、拔高和提升。
第五学段
过关检测
1.用15分钟时间完成检测三
2.展示答案,对子互批,统计分数,对子合作,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巡视,收集学情,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过关训练三(15分钟,满分5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B、催化剂必定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的速率增大。
2、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用做电线
4、(双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氧气供给呼吸
D.用氢气填充气球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有氧气生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通常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
D.都是氧化反应
7、(双选)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纯净水
D过氧化氢
9、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10、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金刚石
B、SiO2
C、NaCl
D、NaOH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有一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收集氧气.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中
口进入,用排空气法收
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排空气法收集,若验满,将带火
星的木条放在
口。
(2)若将此装置倒置使用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口
进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
12、如图所示,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据两
圆的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
反应的集合.
(2)你能举出属于C反应的例子吗?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
(3)“氧化钙+水→氢氧化钙”属于
反应
,(填“A”、“B“或“C”)
石蜡+氧气
→
二氧化碳+水
属于
反应。
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③制备的一种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
(2)装置③和②相比,③的优点是
。
利用装置②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应
,以免气体逸出。
(3)若用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从
端进。
第六学段:拓展提升
(优秀学生公布答案,教师做补充,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争取组内辅导过关,同时教师根据再训练反馈情况进行个体辅导,实现人人过关)。
提升训练四(15分钟,满分14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图所示的四种:
(提示:甲、丙途径均需要加热)请回答问题:
(1)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 a、b仪器的名称:a
,b
.
②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当
时,停止收集气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采用途径乙制取氧气,需要的实验药品有
、
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④采用途径乙制取氧气,如需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
⑤F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填“c”或“d”)
端通入。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氧气.科学探究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想水泥块是否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
(2)【猜想】: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深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度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深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中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探究
.
甲
A
B
②
③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