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学案及达标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学案及达标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8 15: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各种矿产资源,
掌握海水提取金属镁的化学原理。
2、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膜法,热法等,会区别海水和淡水。
3、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4.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5、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和溶解度曲线中各点的含义。
6、理解结晶分离的方法,掌握结晶法提纯粗盐的步骤
【重点】1.
理解溶解度的定义
2、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灵活运用
3、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
【难点】1、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灵活运用
2、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
【课时】3课时
第一课型
自主学习
【课堂目标】
1、学会海水提取镁和海水淡化的有关方法
2、掌握溶解度定义,并认识溶解度曲线,学习曲线中各点的意义。
3、掌握粗盐提纯实验方法
复习提问已学知识
第一学段:自主学习:
1.学生利用教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学习
2.根据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一
3.通过老师批改收集学情
导入: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富含着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库,那么,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开始用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呢?海水中蕴含着哪些化学物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浩瀚的海洋世界吧!
【知识点一】海洋化学资源(阅读课本30—33页)
活动一:1、海洋资源包括_




2、海水中含量最多物质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
,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化学名称是
,俗名是

活动二:海水提取金属镁
1、(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上图所示:通常将
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
,再与盐酸反应生成
,它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就能得到金属镁。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海水淡化常见方法和海洋中的矿产资源。
1、(1)海水淡化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海水和淡水的化学方法是可向溶液中加入
____
______,若为海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海底存在大量的“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
,属于
(填“混合物”或者“纯净物”)。它是由



的条件下形成的白色冰状固体,它极易
,又被称为可燃冰。其燃烧时的优点是________、_
___
___。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锰结核也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它含有锰、铁、铜等20多种金属元素,储量丰富。
【知识点二】
海水“晒盐”
活动一、结晶方法(阅读课本
p
35
--p
41

1、结晶: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2、方法:⑴
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掉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

降温结晶:通过对高温下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使溶质结晶析出
活动二、海水晒盐
1、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__
(也称太阳能蒸发法_)。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先将海水引入____________,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__________,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______________,再晒就会逐渐析出___________来。基本过程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
海水晒盐的过程实际就是
结晶。
活动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因素
(1)溶质的种类的影响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限量

(2)温度的影响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一般在水里的溶解限量会
;当降低温度时,其溶解限量会

2、化学上通常用
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限量。
3、溶解度的定义:在
,某固体物质在
溶剂里(通常指的是
)达到
状态时所能溶解的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难溶(或不溶)
20℃时的溶解度
练习判断:

某物质的溶解度是8克,则该物质是可溶物质。(


2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为可溶物质。(

活动四:溶解度曲线(观察15页“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思考交流回答下列题目:)
固体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怎样?分为几种曲线类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为: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如_________(陡升型)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___________;如_________(缓升型)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如_________(下降型)
查某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或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
20℃,
KNO3的溶解度是多少?
50℃时图中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如何?
查某物质的溶解性
KNO3

溶物质。
KCl和NaCl两物质溶解度的交点的含义:__________
___
________。
活动五:提纯含泥沙的粗盐
问题1:如何进行粗盐的提纯?
供选择的实验仪器、药品:
量筒、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铁夹台、蒸发皿、滤纸;蒸馏水、粗盐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
烧杯
铁架台(带铁圈)
酒精灯
小结:过滤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思:(1)在以上各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时停止加热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段:合作学习,展示学习
学生带着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对子的互助作用,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情卡的形式交给组长,汇报给老师。
检测训练一(5分钟,共1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
)
A、CaCl2
B、NaCl
C、MgCl2
D、MgSO4
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制取镁的反应的是(

A、Ca(OH)2
+MgCl2==Mg(OH)2↓
+CaCl2
B、Mg(OH)2+2HCl==MgCl2+2H2O
C、Ca(OH)2+CO2==CaCO3
↓+H2O
D、MgCl2====Mg+Cl2↑
3、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4、在20℃时,测得50
g水中溶解18
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从实验中可知(  )
A.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
B.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5、将t
℃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
℃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小
B.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
C.溶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6、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这表示(
)
A.20℃时,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
B.20℃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
C.100g水中最多溶解7.4g氯酸钾
D.20℃时,100g水中溶解7.4g氯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7、下列各因素中,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
)
A.溶质的性质
B.溶剂的量
C.溶剂的性质
D.温度
8、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9、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结晶法就可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KNO3和NaCl
C、CaCO3和KCl
D、MnO2和NaCl
第二课型
精讲点拨
【学习目标】
1、通过精讲点拨解决溶解度曲线中点的含义,学会溶解度曲线的使用,并通过
检测二落实强化。
2、掌握结晶分离方法,并熟练应用。
第三学段:精讲点拨
教师围绕学情反馈的问题及本节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
精讲点一:溶解度
1、对于溶解度的定义理解,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a.外界条件:__________
_______
b.溶剂的量:______
_______
c.溶液状态:__________
________
d.溶解度单位:_____
______
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是:________
_____
________.
根据溶解度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20℃时,把20gA物质放到100g中,并完全溶解,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②20℃时,把18gA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完全溶解后,正好形成100g饱和溶液,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8g。
③把25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2、总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

精讲点二:溶解度曲线应用
1、判断溶解度曲线图上点对应溶液的状态
点的意义:(对于物质A
)______________
线的下方的点:点a表示_______________
线上或线的上方的点:点b或者c
表示
___________
交点:点p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晶分离的方法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从KNO3的饱和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__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如KNO3中有少量NaCl,提纯KNO3的方法是
结晶。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从NaCl的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晶体,
一般采用_______
____结晶。
如NaCl中有少量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
结晶。
[例题]:如右图所示:
(1)提纯甲物质:
结晶。
(2)提纯乙物质:
结晶。
(3)A点含义:

(4)t1
℃时,
①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
,现象:

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都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5)t2℃时,
①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解度
,现象: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第四学段限时完成检测二
1.学生完成检测二和教辅上面对应的习题
2.教师通过批改收集学情
检测训练二(15分钟,共46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将40g食盐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食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
A.40g
B.140g
C.136g
D.100g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一定,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也不会增加。
D.在饱和溶液里,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5、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
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6、在下列叙述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宜分离操作的编号:
A、蒸发结晶
B、降温结晶
C、过滤
①食盐水混有泥沙,欲从中分离出食盐,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
②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食盐,应用___________;
③欲从含有泥沙的水里得到较纯净的水,应用__________;
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后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CaCO3,应用_________。
7、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
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甲固体全部溶解,
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①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②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b”或“c”,下同),
③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升高温度,接近饱和的_________物质溶液会变得饱和。
(2)10
℃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3)35
℃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为_
_____________
(4)20
℃时,25
g
B物质放入到盛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后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20
℃时,取10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35
℃,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取_____
____的方法,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取__
(7)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型
过关提升
学习目标:
1.
通过前两个课型的学习,能掌握海水提取镁的方法及有关方程式,理解溶解度含
义和学会溶解度曲线运用,学会粗盐提纯和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
2.检测三和检测四实现人人过关落实,实现对优等生的优化、拔高和提升。
第五学段
过关检测
1.用15分钟时间完成检测三
2.展示答案,对子互批,统计分数,对子合作,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巡视,收集学情,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
过关训练三(15分钟,共22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有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质的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4、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C.取等质量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
等量水后恢复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丙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5、右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
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
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6、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下图回答:
(1)t2℃时,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2)将三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_____
8、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代号)。
(3)将t2℃时,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试管中的现象是
 
 。
第六学段:拔高提升
提升训练四(5分钟,共14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能力题)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过程如图示: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操作a的名称是
其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
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
,蒸发精盐水到
________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然后继续搅拌得到精盐.
合作学习(优秀学生公布答案,教师做补充,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争取组内辅导过关,同时教师根据再训练反馈情况进行个体辅导,实现人人过关)。
熔融状态
海水
石灰乳
氢氧化镁
盐酸
通电

氯化镁
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