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金色的鱼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金色的鱼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8 16:2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金色的鱼钩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位四十岁的老班长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想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道来,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熏陶学生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崇高品质。
教学资源:草地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青稞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粒大皮薄,麦麸少。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青稞:也较元麦,大麦中的一种。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粒大皮薄,麦麸少。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主要的粮食也可酿酒。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理念:学会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并思考:A
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
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小组合作)
3、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内预设: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9)练习。
4、课内预设: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充满;布满。
收敛:减弱或消失。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5、课堂作业设计。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板书设计:
           26、
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
         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学会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保护三个小病员过草地。)
 3.把刻画老班长外貌的句子画出来。读后说一说从老班长的外貌,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
 4、你感觉老班长怎样?(饱经风霜,和蔼可亲)
 5.齐读课文第1段。
小结段意:写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老班长接受了保护三个小病员的任务。
二、学习第2段。
  默读这一段。
  思考:这一段写了老班长的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怎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这一段先讲了老班长钓鱼、在讲老班长自己从来不吃鱼,最后讲老班长鼓励病号喝鱼汤。从“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不合拢眼”,可以看出老班长担心着我们的身体,心情沉重,这反映了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他担心病号走不出草地,完不成党交给的任务。
  其他如:“总能”“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老班长看看我们吃完……沉重极了”都能说明老班长的精神感人至深。
  小结第2段段意:写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儿鱼。
预设一: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我”直到鱼汤来之不易,内心极度沉重,不忍心喝也不愿看老班长忍饥挨饿,所以觉得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三、学习课文第3段。
  读第三段,思考:这段讲老班长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班长牺牲了,这实际上是他一天又一天的劳累、忍饥挨饿的必然结果,在他生命垂危时,仍然不肯喝鱼汤,而在他倒下去之前,“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在他临牺牲的时候还说“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
四、学习课文第4段。
齐读第4段。
 1."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梁当时的感情。)
预设二:这句话揭示了课文的主题。
 2.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钩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者班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小结第4段段意:写小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五、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书写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板书设计
26 金色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忠于革命、忠于党、
          
老班长 安定情绪 
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困难重重
              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