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鲁教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鲁教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08 16:4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八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
 3.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会感恩,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2、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教学理念: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说话清楚重点突出。
教学资源:
给父母做事情的感悟
喜欢看书,但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杂志、小说等等。经常会看到有故事说要给父母洗一次脚,感受那种亲情的温暖与震撼。
我也因此而抱着这样一种想法,但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实现,或是因为有些害羞,或是因为父母的忙碌
这个假期终于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也终于有勇气蹲在母亲面前为她细致的洗脚了。但,说句实话,没有书上所说的那种浓重的感触,不会由一双脚想到父母一辈子的辛苦与操劳,更没有因此而感动的落泪等等,只是还有点微微的不好意思,只是一直试图用语言来掩饰,就变的很多言,呵呵
但母亲却似乎很...想了半天也不知道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说“感动”也不完全是,说“欣慰”吧又不大像。她只是很得意的把父亲喊过来,很得意的对他说:“看看我们的女儿在做什么?妒忌吧?”然后又很羞涩的对我说,“我就想气气他!”
呵呵,此时的母亲也像个小孩子一样,至少她是满足的吧,至少带给母亲了一些东西,至少也让我有了不同的体验,那就足够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教学理念:学会感恩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当我们被一幕幕事情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感动画面或场景,营造表达氛围。
二、抛砖引玉
 1.谈话,拨动“琴弦”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这些情感是什么造成的呢 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说出来,定能感动听众。老师我也有种种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我亲爱的学生最让我感动。
  观看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的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妈妈洗脚。
  看一部电影简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
 2.阅读87页口语交际内容提示,说说你通过阅读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欢选择什么内容来和同学交流?
 3.学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感动的事。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畅,感情要真实。
 5.全班交流
 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要求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让学生”说自己最难忘、最动情的事”,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提取“存货”,发言交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教师多作鼓励性点评)
(三)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给妈妈洗脚
感恩
学会感恩
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3.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重点:
 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选择生活中感动素材写一件事,如何把事情中感受最深部分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教学理念:能恰到好处的抒情议论。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试写初稿。
教学重点: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教学难点:写草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一定经历过一些事情,让自己深受感动,大家愿意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板书课题
 3.读课题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告诉同学什么?(①从题目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题目中的“感动”,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生活中所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包括难忘的的事。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往往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感受到。
三、指导选材、拓展思路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①谁做过哪些好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感动?
 ②你经历过什么难忘的事,让你倍受感动?
 ③家里发生什么事使你高兴?其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④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教育并从错事中记住教训?
 ⑤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感动?
  ……
 2.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四、提出要求、独立试写
 1.一般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具体是最基础的,只有写具体了,才能生动,只有生动才会吸引人。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具体一些?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由几段话组成的,一段话又是由好多句子组成的,把每句话的意思写具体了,文章不就具体了吗?(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板书: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3.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
板书设计:
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在叙事中抒情
写法: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修改作文初稿
教学重点难点:修改
教学过程:
回顾本次作文要求。
总结本次作文在初稿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修改方向。
学生自主修改、互改,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抄写正稿
教学重点:抄写
教学过程:
教师讲明抄写要求:用钢笔誊写,注意前面第一页先在目录上写清,然后再写正稿,注意抄写整洁美观,不出现错别字。
学生誊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鉴赏总结。
教学重点难点:鉴赏。
教学过程:
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在本次作文中写得好的地方。
小组推选在班级集体交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本节课交流情况。
回顾·拓展八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理念:学习理性总结自己学习的方法
教学资源:
程门立雪的典故及含义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教学具准备: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
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多分析归纳习作中的表达方法。
四、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成语的寓意何处?
2.交流:
 (1)故事讲了什么,“程门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组讲讲你课外收集到的成语故事。然后把评出的故事大王推荐给全班同学。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语故事。
5.总结:
  俗话说,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徜徉在成语故事里,品读着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着耐人寻味的寓意,让我们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
交流体会: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日积月累:会正确使用成语
展示:表达方法
成语故事:积少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