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课外拾趣气出来的《陋室铭》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千百年后那位势利眼的狗官已化为尘土,而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课外拾趣陋室铭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国忧民。什么叫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你知道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够疏通文意。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看谁读得好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得顺畅,
读出感情。德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西蜀xīnhénrúdúshǔ读准下列字音: 看谁翻译的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金经:指佛经。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看谁解释得好有仙则名 ( )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惟吾德馨 ( )
无案牍之劳形( )
何陋之有 ( )动词,出名动词,长到,蔓到 这里指品德高尚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有什么简陋的呢动词,映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内。看谁翻译的好 看谁翻译的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
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内。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看谁分得准阅读课文,完成表格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1—3句4—7句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品读研讨铺垫
4、作者自我感觉陋室不陋,那么你能说说原因吗?自然环境清幽;往来人物不俗;主人德馨高并且生活情趣高雅。3、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句话中,你能读出怎样的言外之意 ?作者并不真的觉得陋室简陋。5、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这是什么写法?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客观事物,寄托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抱负和志趣。 通过类比手法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学完陋室铭之后,你的同桌传了一个纸条给你内容如下,针对他的这种思想,你将怎样来劝告他。迁移拓展 新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迁移拓展 “× ×你好,我觉得你这个铭文写得很有文采,看出你语文基础功非常好,这一点我真是自愧不如,不过这种对待学习的思想我却不敢苟同,我们学习既不是为文凭、也不是为别人学,而是为增长知识,提高道德修养,以便将来可以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迁移拓展 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乐不可极,
志不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