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 2014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去了解日军的残酷暴行。导入新课一、七七事变1、时间:2、地点:3、经过: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日本于是对卢沟桥守军发起进攻,炮轰宛平城4、结果:5、影响: 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热河省,进而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1937年策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为什么进攻卢沟桥?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 在演习中失踪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秋田县人。据考证,事变后被送回家乡。1941年,再次入伍。 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中,就盛传:“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沟一样的事件。”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北平保卫战:保卫北平的战斗_______、______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____、____相继失陷。佟麟阁赵登禹北平天津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
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7月29日 北平沦陷
7月30日 天津陷落
8月13日 进攻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11月12日 上海沦陷
……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
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政策如何?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国民党决心抗日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为什么说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才是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背景: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总指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115师师长:林 彪
120师师长:贺 龙
129师师长:刘伯承 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战斗序列军 长:叶 挺
副军长:项 英
参谋长:张云逸国民革命军陆军
新编第四军序列2、工农红军的改编:1937年9月中共中央公布
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提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标志着:国共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七七事变的爆发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及时准确地制定了抗战的方针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支持抗日的力量,建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不仅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材 料 研 读 八一三事变直接威胁到南京,局势愈发严峻,为此国民政府迅速下达总动员,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即淞沪会战。1937年11月12日, 上海失守三、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意义: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
“八一三事变”
日本企图速战速
决,在3个月
内灭亡中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全民族的抗战,是建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的,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在抗战的初期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北平保卫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
一、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二、为沿海沿江工业、高校的内迁熹得了时间。
三、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材 料 研 读 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四、南京大屠杀1、背景:2、罪行:紫金山下的悲歌——南京大屠杀被浇上汽油点火烧焦的尸体 被日军惨杀的中国人头颅 万人坑内挖掘的尸骸中国士兵集中在幕府山以待屠杀 日军将抓到的中国人驱赶至一处后,便集体屠杀日军抛尸灭迹 手提人头得意洋洋的日本军人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比赛的日本刽子手野田岩和向井敏明杀人比赛者“竞赛”后拭去刀上的血迹三百多名中国军人被日军反绑杀死,形成「血池」南京大屠杀数据资料表(部分) 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认真深刻反省这段历史,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道歉,反而政府官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新修订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看图说话对比上面三张图,
说说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又应该用
什么态度来面对历史 靖国神社
日本明治 时期建立的,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 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 日本丰田汽车推出的一款霸道汽车广告(小组讨论)当历史的脚步迈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与日本怎样进行交往?史后说史△日本要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友好相处,发展未来。 据理力争
自强不息珍爱和平 拒绝战争
勿忘历史 强我中华北平失陷(1937.7.29天津失陷(1937.7.30)上海八一三事变(1937.8.13)国民党迁都重庆
(1938年夏)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由此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本课小结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