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背景、路线及影响
1.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背景:
公元前4世纪,正当希腊城邦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大帝。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路线:
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
①积极: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充满暴力,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易错微析
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路线的识记易错。
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
例题1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亚历山大帝国的史实。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故选C。
例题2 扑克牌的梅花K是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东征西讨,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下列文明没有被亚历山大征服的是( )
A.埃及文明 B.犹太文明 C.希腊文明 D.中国文明
答案:D
解析: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当时亚历山大并没有征服中国,中国处于战国时期,故选D。
1.下图人物,公元前4世纪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这个人是( )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2.亚历山大帝国的首都是( )
A.耶路撒冷 B.罗马 C.底比斯 D.巴比伦
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最远到达( )
A.尼罗河流域? ? ????B.印度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两河流域
4.“出东征,扫小亚,攻埃及,占两河,灭波斯,远印度”。此段话是对下列哪一次战争的描述(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5.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材料二: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们为什么称他是“文明的传播者”?你赞同他这种传播文明的方式吗?为什么?
(2)据材料二,请你简单描绘出他出征的路线(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D 解析:识读图片,结合题干关键信息“公元前4世纪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是亚历山大帝国,此人是亚历山大,故选D。
D 解析:亚历山大帝国的首都是巴比伦,故选D
3.B 解析: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由此可知他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故选B。
4.B 解析: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而“出东征,扫小亚,攻埃及,占两河,灭波斯,远印度”正是对此的简要描述,故选B。
5.(1)因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不赞同。因为战争不可避免地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给人们带来痛苦,悲伤。
(2)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回师两河流域,最远抵达印度。
解析:此题考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和路线。第(1)问,第1 小问,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第2小问,要写出不赞成,理由回答其消极影响。第(2)问,路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微考点:希波战争的背景、概况及意义
1.希波战争的背景——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
形成: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扩张: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的概况:
爆发: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战胜波斯侵略军,赢得战争的胜利。
3.希波战争的意义:
希波战争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希波战争希腊获胜的原因:(拓展点)
①希腊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国力较强盛。②希腊军民英勇作战,采取了灵活的战争策略等。③对于希腊来说,希波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易错微析
1.对希波战争交战双方的识记易错:
希波战争交战双方是波斯帝国与希腊各城邦;
2.对马拉松战役来源的理解易错。
奥运会上的马拉松长跑项目来源于希波战争。希波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是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与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平原交战,雅典获胜,希腊英雄菲迪皮茨一口气跑回雅典报捷,气绝而死。为纪念这位英雄,人们设置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
例题1 2008年,我国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请问奥运会中马拉松长跑项目源于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战争(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D.蒙古军队西征
答案:A
解析:马拉松战役是希波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战争中击败了波斯侵略军。希腊英雄菲迪皮茨跑回雅典报捷,气绝身亡。为纪念马拉松战役和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故选A。
例题2 公元前490年9月12日清晨,在波斯大军与雅典军队大决战前夕,雅典军队统帅米太亚得对希腊将士做战斗动员时说:“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希波战争的起因是( )
A.希腊城邦的混战给波斯以借口 B.雅典海军进军小亚细亚
C.波斯对希腊城邦的征服和挑衅 D.希腊城邦对波斯的挑衅
答案:C
解析:波斯帝国建立后,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军队英勇迎战并最终取得胜利,故选C。
1.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在哪里形成了波斯帝国( )
A.古代伊朗??? ???B.古代阿拉伯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
2.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文明发生的一次碰撞是( )
A.希波战争??? ?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的扩张?? D.成吉思汗西征
3.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文中“这一战”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早期,这一战是( )
A.布匿战争?? B.希波战争?? C.特洛伊战争 ????D.伯罗奔尼撒战争
4.希波战争发生时,我国正处于哪个历史时期(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朝???????????????? D.宋朝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波斯皇帝一面准备武力征服,一面遣使希腊半岛,要求希腊各城邦向波斯奉献“水与土”,也就是要他们屈膝臣服。许多希腊城邦为免于米利都的厄运,不得不满足波斯人的要求。但是雅典和斯巴达的居民毫无惧色,他们把波斯使者抛进深谷或投入水井,让波斯使者自己去取梦寐以求的“水与土”。
材料二: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军队横渡爱琴海,向希腊本土压来。雅典军队英勇迎战,以巧取胜,以不到二百人的代价,歼敌六七千。雅典人获胜后,随即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刚一进城,就向雅典人呼喊:“雅典得救啦!”说罢倒地气绝而死。
请回答:
(1)上述史料反映的是古代世界哪一场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这场战争先后进行了几次?
(2)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希腊获胜的原因。
(3)今天哪一项体育运动跟这场战争有关?
1.A 解析: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故选A项。
2.A 解析:由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结合选项可知是希波战争。希波战争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故选A。
3.B 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希腊”“公元前5世纪早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指希波战争,故选B。
4A 解析:希波战争是从公元前5世纪早期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可知,这时我国正处于战国时期,故选A。
5.(1)希波战争;希腊和波斯;三次。
(2)①希腊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国力较强盛。②希腊军民英勇作战,采取了灵活的战争策略等。③对于希腊来说,希波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马拉松长跑。
解析:本题考查希波战争的相关知识。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波战争是希腊和波斯之间的冲突,这场战争先后进行了3次。第(2)问,原因主要有:①希腊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经济繁荣,国力较强盛。②希腊军民英勇作战,采取了灵活的战争策略等。③对于希腊来说,希波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第(3)问,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与雅典军队在马拉松平原交战,雅典获胜,希腊英雄菲迪皮茨一口气跑回雅典报捷,气绝而死。为纪念这位英雄,人们设置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
微考点:概述古代史上曾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名称
时间
灭亡
社会形态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30年
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奴隶制社会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瓦解
奴隶制社会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 —公元395年
(分裂) 瓦解
奴隶制社会
拜占廷帝国
公元395年—15世纪中期
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奴隶、封建社会
阿拉伯帝国
622年—1258年
被蒙古帝国灭亡
封建社会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世纪中期—公元192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
封建社会
帝国扩张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帝国的扩张与征服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苦难。另一方面,古代帝国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疆域: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易错微析
1.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的关系易错。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2.对阿拉伯帝国特点的理解易错。
阿拉伯帝国与其他帝国不同,它是因宗教创立走向统一的国家。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大帝国。
例题1 以下不同时期建立的帝国中,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①古埃及军事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西罗马帝国 ④波斯帝国 ⑤亚历山大帝国 ⑥拜占廷帝国 ⑦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⑤⑥⑦
答案:C
解析:古埃及军事帝国是地跨亚非两州的军事帝国,故排除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一部分,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③项排除。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东罗马)、阿拉伯帝国都符合题意,故选C。
例题2 下列哪一国家因宗教创立走向统一(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解析: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故选B。
1.拜占廷帝国的都城是在( )
A.君士坦丁堡 B.迦太基 C.克里特岛 D.亚历山大
2.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发源于亚洲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东罗马帝国 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下列有关史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起来 ②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廷帝国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后500年,东罗马帝国也灭亡了 ④东罗马帝国被奴隶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 ?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这三次战争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次战争反映了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的较量
B.反映了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
C.三次战争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D.战争的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
5.“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
1.A 解析: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
称拜占廷帝国,故选A。
2.D 解析: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都兴起于西亚,故选D。
3.B 解析:西罗马帝国灭亡于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于1453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900多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故③错误;东罗马帝国被封建帝国奥斯曼土耳其所灭,故④错误。①②表述正确。答案选B。
4.C 解析:这三次战争反映了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的较量,反映了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也说明了战争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三次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故C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
5. D 解析:“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说明罗马文化对它统治地区的影响,故选D。
微考点: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影响
1.罗马帝国的扩张:
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的原因:
帝国建立后的二百年间,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3.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4.罗马帝国的对外和平交往:
罗马帝国在其繁荣时期,与外部也有和平的交往。它同北欧、印度和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
5.古代战争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拓展点)
消极影响:充满暴力和杀戮,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
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文化的传播起推动作用。
易错微析
1.罗马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局面出现的时间易错。
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局面出现的时间是罗马帝国建立后最初两百年间,即大约公元1—2世纪。
2.对罗马繁荣时期疆域的识记易错。
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例题1 “条条大路通罗马”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
A.每条大路都通向罗马 B.罗马帝国的疆域辽阔和盛世辉煌
C.罗马帝国交通发达 D.罗马帝国的广袤疆域
答案:B
解析:该谚语说明罗马帝国交通发达,但从本质上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疆域辽阔和盛世辉煌,故选B。
例题2 罗马帝国建立后,经历了最初200多年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帝国疆域的扩大 B.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
C.被征服者的屈服 D.罗马自然条件的优越
答案:B
解析:罗马帝国最初的繁荣得益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故选B。
1.罗马帝国的疆域在什么时候达到最大规模( )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2.“帝国繁荣时期,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3.罗马帝国繁荣时期,除了与中国有和平交往外,还与下面哪些地区有贸易往来( )
A.北欧、印度 B.西亚、日本 C.北欧、朝鲜 D.美洲、印度
4.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侵和罗马帝国的扩张纳入同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专题名称最恰当的是( )
A.古代帝国衰落启示录 B.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C.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和平交往 D.古代宗教创立与传播
5.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认识最准确的是( )
A.阻断了各文明之间的往来
B.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C.既伴随着暴力、奴役与压迫,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D.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6.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哪个著名帝国的疆域?由谁缔造的?都城定在哪里?
(2)图二是哪个著名帝国的疆域?建立者是谁?
(3)写出图二中帝国疆域的四至。此帝国何时达到最大规模?
1.D 解析: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故选D。
2.B 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结合课本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当时帝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故选B。
3.A 解析:罗马帝国在其繁荣时期,同北欧、印度和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故选A。
4.B 解析:在古代世界,东西方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不时发生武力冲突和战争掠夺,比较典型的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侵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它们属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故答案选B。
5.C 解析:古代战争与征服既充满暴力和杀戮,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文化的传播起推动作用。
6.(1)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巴比伦。
(2)罗马帝国;屋大维。
(3)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2世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图二是罗马帝国的疆域,据此回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