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诊断检测题
八年级化学
(时间:
80
分钟
满分:
7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2分×10=20分)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通电
点燃
A.水——氧气+氢气
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
点燃
C.铝+氧气——氧化铝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3.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4.如下图所示,王欢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
5.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
A. 纯净物
B.混合物
C
. 氧化物
D
.
无法判断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7.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
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8.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9.
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
A.10g
B.11.2g
C.9.4g
D.10.6g
10.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正极产生氢气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
正极产生的气体支持燃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1.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火灾发生
C.防止试管破裂
D.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要先均匀加热后再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4)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1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
。实验室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
量取用,固体只需
,液体取
。
13.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
14.
、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可以结合成
。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而原子
。
三.简答题.(第一题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12分)
15.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
(2)化学性质是
。
16.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根据图回答:
⑴写出A~F各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⑵用于量取液体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能直接加热的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⑷用___________给仪器或物质加热
⑸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________
⑹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____________
17.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可被点燃,这是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否还能生成水呢?现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1)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
(3)用手轻轻触摸烧杯,感觉到
;
(4)通过实验,你获得的结论是:
18.小亮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未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用仪器是
,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
(2)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
(3)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①
;②
。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
。(填“同意”还是“不同意”)理由是
。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
19.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
20.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
(2)C管中的现象是
,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4)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2分×10=20分)
1--5
C
A
C
D
B
6--10
C
D
A
C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1、(1)C
(2)A
(3)B
(4)D
12、药匙(或纸槽);
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2ml
13、用湿抹布扑灭
14、分子;
原子;
分子;
可以再分;
不可再分
三、简答题.(第一题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12分)
15、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可燃性
16、(1)药匙;胶头滴管
(2)F
(3)A
(4)D
(5)C
(6)B
(1)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2)化合反应
(3)烧杯发烫
(4)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
(1)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
防止液体溅出;
(2)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3)①滤纸破损;
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仪器不干净)
(4)不同意;
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矿物质;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
19、(1)浮在水面上;
小;
(2)外焰;
内焰;
焰心;a;
外焰;
(3)水雾;
石灰石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20、(1)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中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液面上升;
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的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
(3)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且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4)带火星的木条。
班级:
学号
: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