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十二)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十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1-08 21: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诊断检测题
八年级化学
时间80分钟;满分70分。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5分共30分)
1.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今日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B.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日益丰富
C.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D.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
2、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
.铝合金门窗
B.玻璃
C.陶瓷地板
D.桌子
3、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汽油挥发 洒精燃烧 B、食物腐烂 钢铁生锈
C、蜡烛燃烧 铁铸成锅 D、水分蒸发 滴水成冰
5、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强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氧化镁 D、固体质量增加了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
B、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过滤时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
D、给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
7、用60mL的试管加热液体,下列液体的体积能符合要求的是( )
A、15mL B、25mL C、30mL D、35
mL
8、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切忌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的原因是(  )
A、易使试管底部熔化   B、会使酒精灯燃烧不充分
C、会使酒精灯熄灭    D、灯芯处温度低易使试管炸裂
9、进行量筒里液体读数时,开始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 .3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16.7ml
B、大于16.7ml
C、小于16.7ml
D、无法确定
10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11、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A、 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盛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盛少量试剂反应——试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竭。
B
.日常生活中饮用的地下水一般是硬水。
C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
.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含其他粒子。
13.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蜡烛逐渐变短
D
.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14.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量15
.
5g食盐时,错误地把食盐放在右盘(
1g
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A
.15
.
5g
B
.14.
0g
C
.15
.
0g
D
.14
.
5g

15.小玉想知道玉米粥显酸性还是碱性,妈妈提议“你可以带一点到实验室用酸碱指示指示剂检验一下”,妈妈的提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与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得出结论

1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17.
小明要完成一份“关于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其中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才能回答的问题是(
)
A.您家里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
B.您家使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用洗完菜后的水冲厕所
D.你家每月用多少自来水
18、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19、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汽凝结成水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20.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水的组成。从书中他们了解到:电解水产生V氢气:V氧气=2:1,但他们在实验中所得数据是V氢气:V氧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他们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明明认为要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小红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C.亮亮认为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D.小东说要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 填空题:(21、22、22(1)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1分)
21、 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这时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 变化。
22.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2)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
(3)
电解水时需要
通电,则此过程是
能转化为

23.(1)在实验室中要除去天然水中的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要除去天然水中的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要除去微生物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里通常采___________的方法。
24.某同学过滤黄泥水时,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经过滤后黄泥水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25、通电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
气体,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
气体,二者的体积比是
。此变化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
26、试简答或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将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
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9分)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将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表面变黑,他们对黑色物质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小明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小亮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小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
(1)酒精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即烟灰);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_______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的
_____
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推知__________.(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的猜想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有关。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
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①取下胶塞前的
现象:_______
②取下胶塞后的
现象:_______.
小亮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干扰。
(2)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金属铜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C
D
A
D
C
B
A
B
D
D
C
B
B
B
B
C
二、填空题:(21.22.23(1)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1分)
2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2(1)水由液态变为气态(2)光能
热能(3)电能
化学能
23(1)沉降
过滤
加入杀菌药物
蒸馏
(2)加热煮沸
24、滤纸与漏斗内壁有间隙
滤纸破损
仪器不干净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5、氧气
氢气
1:2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6、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9分)
坩埚钳
外焰
,小明小玲,铜片不变黑,铜片变黑,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灰,
使铜片不与氧气接触,铜在回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班级
姓名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