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7 08:55:23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1927 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宣告成立。随后,为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北伐。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第二次北伐究竟成功与否?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5课吧!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 15 课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 、国共合作的破裂 (1)、开始破裂:——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4 月12 日,曾送“共同奋斗”锦旗给上海工人纠察队的蒋介石派人袭击纠察队。次日,群众冒雨游行抗议,遭到血腥镇压。政变后的三天之内,仅上海一地就有300 多名工人群众、中共党员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 多人失踪。全国各地逐渐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2)、全面破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在“分共”会议上,汪精卫主张对共产党严加制裁,甚至喊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公开武力镇压。汪精卫2、国民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发动政变、叛变革命,汪精卫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1)、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革命阵营内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共反人民的南京政府,成为新军阀。☆(2)、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想一想,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何最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吸起什么教训?温故知新P80 (1)、根本原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2)、现实原因:共产党的强大群体号召力,引起了三座大山的恐惧。 (3)、国民革命的失败,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力量还相当强大,远远超过了共产
党的力量。主观上则反映了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规律了解不够。(4)、教训: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②、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③、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武装。
④、共产党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和策略。3、影响 国民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教育和锻炼了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4、文人墨士的斗争 国民革命失败后,茅盾、郭沫若等进步文化人士也遭到国民党通缉,但他们坚持在文化战线上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斗争。茅盾(1896—1981)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曾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筹建,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被迫流亡于上海租界、日本等地。创作了《幻灭》《动摇》《追求》《子夜》等大量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曾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了《女神》《屈原》等作品。1、成立: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2、“宁汉合流”: 汪精卫发动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3、第二次北伐 1928 年4月,国民政府发起第二次北伐,讨伐占据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对象)。4、代表事件: 1928 年5 月3 日,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公然武装侵占山东济南,并对济南居民和进驻济南的北伐军进行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面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蒋介石命令部队撤离济南,绕道北上,继续北伐。(1)、“五三惨案”。(2)、皇姑屯事件: 由于张作霖未答应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要求,在撤回东北的途中,于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其子张学良(1901—2001) 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国民政府采取了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劝说张学良归属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的意义: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第二次北伐取得了最后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5、“东北易帜” 张学良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善思(1)、面对:①、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死。
②、日本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
③、 国民政府采取了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劝说张学良归属南京国民政府。
④、身负国耻家仇的张学良依然冲破日本的阻挠,宣布“易帜”。(2)、看法:张学良将军的爱国之举,充分体现了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气节,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值得肯定和称赞。集思广益你是如何看待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的?(1)、第二次北伐,从形式上来说,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但从本质上看则完全不同了:第一次北伐战争是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第二次北伐则是新军阀向旧军阀争斗地盘和统治权的战争。(2)、第二次北伐促使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第二次北伐取得了最后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提高全国人民的觉悟,锻炼了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捕杀共产党员;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1928年4月,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讨伐张作霖。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宁汉合流”:第二次北伐:“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意义: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第二次北伐取得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1、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中国并存的政权 没有 ( )?
A.广东革命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北洋军阀政府BA3、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B.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D. 北伐战争没有彻底胜利C4、标志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C.东北易帜  D.北伐部队占领北京C5、材料:?“……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1)、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什么后果?产生怎样的影响?(2)、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内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叛变革命,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掌握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宁汉合流”,“东北易帜”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思考:蒋、汪为什么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威逼中国东北独立说明了什么?,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和把史实转化成正确认识的能力。通过国民政府竭力拉拢各种反动势力的史实,加深对南京国民政府阶级实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两党合作是由当时的革命形势决定的;合作过程中,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壮大了共产党的力量。同时,我们应吸取的教训是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走向成熟。理解南京国民政府是在镇压工农革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大革命的失败中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感受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蒋介石镇压革命和宁汉合流,国民革命的失败;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其性质;国民政府的北伐与东北易帜。
2、教学难点:
国民革命为何失败?如何正确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五三惨案”和皇姑屯事件背后的深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法、提问启发法。
【学 法】阅读、观察、讨论法与合作探究法。
【课 时】1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
师:1927 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宣告成立。随后,为统一全国,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北伐。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第二次北伐究竟成功与否?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5课吧!
第15课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板书)
【2.讲授新课】
● 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师:多媒体展示:
1 、国共合作的破裂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7页,说一说:“国共合作破裂的大致经过?”
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1927 年4 月12 日,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此后,全国各地逐渐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
蒋介石发动政变、叛变革命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也走上公开反共的道路。7 月15 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师:(归纳)(1)、开始破裂:——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2)、全面破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2、国民革命的失败
师:(讲述)蒋介石发动政变、叛变革命,汪精卫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师:(提问)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强调)(1)、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革命阵营内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共反人民的南京政府,成为新军阀。(2)、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师:多媒体展示:温故知新P80:
想一想,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为何最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吸起什么教训?
生:结合已学知识,各抒己见。
师:(强调)(1)、失败的原因有:①、根本原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②、现实原因:共产党的强大群体号召力,引起了三座大山的恐惧。
(2)、国民革命的失败,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力量还相当强大,远远超过了共产党的力量。主观上则反映了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规律了解不够。
(4)、教训:
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②、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③、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武装。 ④、共产党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和策略。
师:(提问)国民革命具有哪些历史意义?
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国民革命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教育和锻炼了共产党,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师:多媒体展示:(讲解)
4、文人墨士的斗争
国民革命失败后,茅盾、郭沫若等进步文化人士也遭到国民党通缉,但他们坚持在文化战线上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斗争。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曾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筹建,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被迫流亡于上海租界、日本等地。创作了《幻灭》《动摇》《追求》《子夜》等大量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曾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了《女神》《屈原》等作品。
●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师:多媒体展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图片,让学生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地点等历史过程。
生:(观看、交流、归纳后回答)1927 年4 月,蒋介石发动政变后,随即在南京组建
国民政府。
师:多媒体展示:《宁汉合流》图片(归纳总结强调)
1、成立: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组建国民政府。
2、“宁汉合流”: 汪精卫发动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3、第二次北伐:1928 年4月,国民政府发起第二次北伐,讨伐占据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对象)。
4、代表事件:
师:多媒体展示:《五三惨案》图片(讲解)
闻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面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蒋介石命令部队撤离济南,绕道北上,继续北伐。
(2)、皇姑屯事件:
由于张作霖未答应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要求,
在撤回东北的途中,于沈阳附近的皇姑屯被日军
炸死。其子张学良(1901—2001) 继任东三省
保安总司令。
师:(PPT出示并讲解)
师:多媒体展示,善思:张学良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生:(结合所学交流、归纳后回答)
师:(PPT出示归纳并强调)
(1)、面对:①、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死。②、日本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
③、 国民政府采取了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劝说张学良归属南京国民政府。
④、身负国耻家仇的张学良依然冲破日本的阻挠,宣布“易帜”。
(2)、看法:张学良将军的爱国之举,充分体现了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崇高气节,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有利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值得肯定和称赞。
师:(提问)你是如何看待国民政府第二次北伐的?
生:(结合课文、交流、归纳后回答)
师:(归纳强调)(1)、第二次北伐,从形式上来说,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但从本质上看则完全不同了:第一次北伐战争是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第二次北伐则是新军阀向旧军阀争斗地盘和统治权的战争。
(2)、第二次北伐促使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第二次北伐取得了最后胜利,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3.课堂小结】
正当北伐胜利进军之时,革命阵营内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蒋介石建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共反人民的南京政府,成为新军阀。此后,全国各地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国民党残酷的屠杀所吓倒。他们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遗体,又继续战斗了。这期间都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呢?
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课来寻找答案。
【4.板书设计】
【5.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1、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中国并存的政权没有 ( )?
A.广东革命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北洋军阀政府
3、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B.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C.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D. 北伐战争没有彻底胜利
4、标志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C.东北易帜  D.北伐部队占领北京
5、材料:?“……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1)、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什么后果?产生怎样的影响?
(2)、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
【6.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外,还作出了如下的努力和尝试。①准确把握了教学的三维目标;②选择了丰富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地图、实物图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③注重进行探究性的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北洋军胜利进军的原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完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以及对史料的充分解读,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