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课件练习(打包6套)(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课件练习(打包6套)(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1-09 14:55:22

文档简介

课题: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正确说出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能正确判别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对“元”和“次”的认识。
能够逐步培养类比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了解辩证统一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含义;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数学方程的建模思想。
教学流程:
情境引入
情境问题1:
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呢?
情境问题2: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升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颖解决问题呢?
情境问题3: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行走多少千米?
情境问题4: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截至201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8930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147.3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呢?
情境问题5
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850m2,长和宽之差为25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二、自主思考
由上面的问题你得到了哪些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探究
下列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2x-5=21 ,40+15x=100,(1+147.30%)x=8930
得出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为1的方程.
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②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
③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练习: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1)、2x2 - 5x+6=0 ( ) (2)、3χ-1=7 ( )
(3)、m=0 ( ) (4)、χ﹥3 ( )
(5)、χ+y=8 ( ) (6)、2a +b =3( )
2.方程3xm-2+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4m-5= 3 .
3.方程(a+6)x2+3x-8=7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6 .
三、合作探究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解也叫根。)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是方程的解,如果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那么这个数就不是方程的解。
例1:判断x=2是方程3x+(10-x)=20的解吗?
解:把x=2代入方程左右两边,
左边= 3×2+(10-2)=14 ,右边=20,
左边≠右边
所以x=2不是方程3x+(10-x)=20的解。
练习2
1、方程x+2=1的解是( )
A. B. C. D.
2、根据“x的3倍与5的和比x的少2”列出方程是( ).
A.3x+5=+2 B.3x+5=-2
C.3(x+5)=-2 D.3(x+5)=+2
3、如果方程x2n-7-=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的值为( )
A.2 B.4 C.3 D.1
随堂检测
1. 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  )
①2x+3;②2+5=7;③x2=2;④-2x=3x+2;
⑤-3+0.4y=8;⑥x+1>3.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为2元.该店在“6.1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买活动,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若设铅笔卖出x支,则依题意可列得的一元一次方程为( )
A.1.2×0.8x+2×0.9(60+x)=87
B.l.2×0.8x+2×0.9(60-x) =87
C.2×0.9x +l.2×0.8(60+x) =87
D.2×0.9x+1.2×0.8(60-x) =87
3. 某工厂今年的总产值为500万元,比去年增加15%, 求这个工厂去年的总产值.若设这个工厂去年的总产值为x万元,则可列出方程是 (  )
A. 15%x=500 B. x=15%×500
C. (1+15%)x=500 D. (1-15%)x=500
4. 4.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30-x)=20; (2)2x2+6=7x.
5. 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对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纪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如果设甲队胜了x场,那么可列方程是?
6.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书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 ,其和等于19.”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吗?
六、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判断一元一次方程条件
①只含一个未知数;
②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
③未知数的指数为1.
方程的解
4.列方程
七、布置作业
书132页,习题5.1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1)
1. 在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若方程(m+3)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则等于( )
A.-3 B. 3 C. ±3 D.
3.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  )
A.2    B.3    C.4    D.5
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
15万度,如果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6x+6(x-2000)=150000 B. 6x+6(x+2000)=150000
C. 6x+6(x-2000)=15 D. 6x+6(x+2000)=15
5. 学校机房今年和去年共购置了100台计算机,已知今年购置计算机数量是去年购置计算机数量的3倍,则今年购置计算机的数量是( )
A.25台   B.50台 C.75台 D.100台
6.已知方程(a-2)x=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满足 .
7.我们知道,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转化为分数.例如:将转化为分数时,可设=x,则x=0.3+x,解得x=,即=.仿此方法,将化成分数是 .
8、七、八年级学生分别到雷锋、毛泽东纪念馆参观,共589人,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是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多56人.设到雷锋纪念馆的人数为x人,可列方程为   .
9.检验括号内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1)2x-4=-16x,(-2,)
(2) x-1=x (-2,0)
10. 根据下列条件设出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不必求解)
(1)七年级共有学生55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求女生的人数.
(2)若干年前,某种品牌的21英寸彩电价格为3000元,现在只卖1800元,求降低了百分之几?
(3)一根铁丝长80cm,现要做成一长方形的方框,长是宽的3倍,求它的宽.
11.(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m-5=0是一元一次方程?
(2)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m-1)x2-mx+1=0是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
A 是一元一次方程。
B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m+3≠0且I mI-2=1,所以m=3.
3.D 把x=2代入方程2x+a-9=0得2×2+a-9=0,解得a=5.
4. A
解: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000)度,由题意得:6x+6(x-2000)=150000,故选择A.
5. 【答案】C
解:设去年购置计算机台,则.故今年购置计算机有75台.应选C.
a≠2,

2x+56=589﹣x
9.解:(1)把x=-2代入2x-4=-16x时,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原方程的解;
把x=代入2x-4=-16x时,左边=右边,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2)把x=-2代入x-1=x 时,左边=右边,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把x=0代入x-1=x 时,左边≠右边,所以x=0不是原方程的解.
10.解:(1)设女生人数为x,则x+10+x=550;
(2)设降低了x%,则3000·x%=3000-1800;
(3)设宽为xcm,则3x×2+x×2=80。
11.解:(1)由于2m=1,所以m=;
(2)由于m-1=0,所以m=1,当m=1时原方程变为-x+1=0。
课件23张PPT。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教师:________复习旧课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判断方程的标准:1.有未知数2.是等式。 方法二: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 是 ,所以得到方程: 。 2x-5 2x-5=21 方法一: (21+5)÷2=13 他怎么知道的呢?情境问题1等量关系是:小彬的年龄2x-5=21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升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m,那么
可以得到方程: 。40cm100cmx周40+5x=100情境问题2 等量关系是:树苗生长高度5x+40=100情境问题3 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行走多少千米?可以得到方程: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行走xkm,等量关系是:原计划行走时间-实际行走时间=提前时间 如果设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
截至201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8930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了147.3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χ+147.30%χ=8930或(1+147.30%)x=8930情境问题4等量关系是:原有人数+增长人数=现有人数可以得到方程: .情境问题5 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850m2,长和宽之差为25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 m,那么长为(x+25)m,
等量关系是:长×宽=面积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x(x+25)=5850 .下列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2x-5=21
40+15x=100
(1+147.30%)x=8930
⑴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共同特点:⑵所含的代数式为整式⑶未知数的指数为1探究1 什么一元一次方程: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归纳1 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③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1.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1)、2x2 - 5x+6=0 ( ) (2)、3χ-1=7 ( )
(3)、m=0 ( ) (4)、χ﹥3 ( )
(5)、χ+y=8 ( ) (6)、2a +b =3( )
3.方程(a+6)x2+3x-8=7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 .
√××××√练习1 2.方程3xm-2+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4m-5= .3-6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注: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一元方程的解也叫根。)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那么这个数是方程的解,如果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那么这个数就不是方程的解。归纳2 例1:判断x=2是方程3x+(10-x)=20的解吗?

解:把x=2代入方程左右两边,左边= 3×2+(10-2)=14 ,右边=20,所以x=2不是方程3x+(10-x)=20的解。左边≠右边例题精讲 例2.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
(1)某数的4倍是它的3倍与7的差;
(2)某数的65%与-2的差等于它的一半;
(3)某数的 与5的差等于它的相反数.例题精讲 解:(1)4x=3x-7 练习2 1、方程x+2=1的解是( )
A.3 B.-3 C.1 D.-1
2、根据“x的3倍与5的和比x的 少2”列出
方程是( ).
A.3x+5= +2 B.3x+5= -2
C.3(x+5)= -2 D.3(x+5)= +2
3、如果方程x2n-7=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n的值为( )
A.2 B.4 C.3 D.1DBB随堂 · 检测区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1. 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  )
①2x+3;②2+5=7;③x2=2;④-2x=3x+2;
⑤-3+0.4y=8;⑥x+1>3.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B随堂检测 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2.某文具店一支铅笔的售价为1.2元,一支圆珠笔的售价为2元.该店在“6.1儿童节”举行文具优惠售买活动,铅笔按原价打8折出售,圆珠笔按原价打9折出售,结果两种笔共卖出60支,卖得金额87元.若设铅笔卖出x支,则依题意可列得的一元一次方程为( )
A.1.2×0.8x+2×0.9(60+x)=87
B.l.2×0.8x+2×0.9(60-x) =87
C.2×0.9x +l.2×0.8(60+x) =87
D.2×0.9x+1.2×0.8(60-x) =87B随堂检测 随堂 · 检测区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3. 某工厂今年的总产值为500万元,比去年增加15%,
求这个工厂去年的总产值.若设这个工厂去年的
总产值为x万元,则可列出方程是 (  )
A. 15%x=500 B. x=15%×500
C. (1+15%)x=500 D. (1-15%)x=500C随堂检测 随堂 · 检测区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4.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30-x)=20; (2)2x2+6=7x.随堂检测 解:把x=2代入方程左右两边,解:把x=2代入方程左右两边,左边= 3×2+(30-2)=34 ,左边=2×2×2+6=14 ,右边=20,右边=14,左边≠右边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方程
3x+(30-x)=20的解。所以x=2是方程
2x2+6=7x的解。即时演练 查漏补缺 5. 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对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纪录,一共得了22分。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如果设甲队胜了x场,那么可列方程是
随堂检测 3x+(10-x)=22随堂检测 6.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草书中,
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
哈,它的全部,它的 ,其和等于19.”你能求出问题
中的“它”吗?解:设它的值是x,根据题意得: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判断一元一次方程条件
①只含一个未知数;
②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整式;
③未知数的指数为1.
3.方程的解
4.列方程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作业:书132页,习题5.1
课题: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由具体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
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教学流程:
课前回顾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指出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并说明为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 + x = 5 (2). 3x + 2y = 7
(3)2 + 3 = 3 + 2 (4)a + b = b + a (a、b已知)
二、情境引入
(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b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即a=b),那么再过c年他们的岁数还相同吗?C年前呢?为什么?
探究1:
我们利用天平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并用语言叙述这个实验过程.
生:天平两边分别放入一个铁球和砝码,天平平衡,再在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木块,天平仍平衡,再拿掉木块天平仍平衡.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完全正确!如果我们把天平看成是等式,那么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师:总结得出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是等式.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下面的实验,并用语言表述出这个实验过程.
生: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小球和砝码,天平平衡,如果把两边小球与砝码的数量都变成原来的3倍,那么天平仍平衡.
师:与上面一样,如果我们把天平看成是等式,那么又有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师:我们可以得出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多媒体展示: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或除以同一 个不为0的)数,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三、自主思考
(打“√”或“×”)
(1)若3x+2=7,则3x=7-2.(√ )
(2)若3ax=3ay,则x=y.( × )
(3)若x+3y=3y+1,则x=1.( √ )
(4)若 ,则2(2x+1)=3x.(√)
(5)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四、合作探究
例1、 解下列方程:
(1) x + 2 = 5 (2) 3 = x - 5
例2、 解下列方程:
- 3x =15; (2) - 2 = 10
学以致用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归纳: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应注意不要漏加或漏减,且是同一个整式.
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时,应注意不要漏乘或漏除,且必须是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
拓展提升
1已知(m2-1)x2-(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199(m+x)(x-2m)+m+25的值.
2小亮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50厘米,栽种后株树平均每周长高4cm,大约几周后这株树苗的高超过1m?
达标检测:
1.填空
(1)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系数不为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由4x= - 2x + 1 可得出4x + = 1 .
(3)由等式3x + 2 = 6 的两边都 ,得 3x = 4.
(4)由方程 – 2x = 4,两边同时乘以 ,得 x = - 2.
(5)在等式5y – 4 = 6 中,两边同时 ,可得到
5y = 10,再两边同时 ,可得到y = 2。
2.如图1,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盘中有一袋玻璃球,右侧盘中也有一袋玻璃球,还有2个各20克的砝码.现将左侧袋中一颗玻璃球移至右侧盘称盘,并拿走右侧盘中的1个砝码,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2.则移动的玻璃球质量为( )
【解题思路】设图1中的左盘大袋子质量为A克,右盘小袋子质量为B克,移动至右侧盘中的一颗玻璃球质量为x克,则图1、图2天平平衡所呈现的两个等式为:(1)A=B+40;(2)A-x=B+20+x,两个等式相减,即可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3.要把等式
化成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七、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等式的基本性质。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当我们获得了方程解的后还应检验,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七、布置作业
P134习题5.2 知识技能1
问题解决4、5、6、7
5.1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
① 若,则;②若,则; ③ 若,则;④若,则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等式2x=2a-b的两边都除以2,得到x=a-b
B.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一定成立
C.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D.在等式4x=8的两边都减去4,得到x=4
3.方程的解是 ( )
A.   B.   C.   D.
4.如图,下列四个天平中,相同形状的物体的质量是相等的,其中第①个天平是平衡的,根据第①个天平,后三个天平仍然平衡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 (1)若2x+a=3,则2x=3+__________,这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__________;
(2)若=,则a=________,这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两边同时________.
6. 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2,则代数式a2-2a+1的值是 。
7.如果代数式5x-8与代数式3x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____。
8.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如果2x+7=10,那么2x=10-????? ;
(2)如果-3x=8,那么x=???????? ;
(3)如果x?=y?,那么x=??????????????? ?;
(4)如果=2,那么a=?????? .
9.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3=2 (2)7x-6=-5x
(3)5(y-1)=10 (4)
10.(2014泰州)某篮球运动员去年共参加40场比赛,其中3分球的命中率为0.25,平均每场有12次3分球未投中.该运动员去年的比赛中共投中多少个3分球?
11.对于任意有理数a,b,c,d,规定=ad-bc,如=1×4-2×3,若=-2,试用等式的性质求x的值.
12.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前两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要使第三架天平也平衡,则“?”处应放“”的个数为多少?
13. 已知3b+2a-1=3a+2b,你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比较a与b的大小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C ②若,则;不对,因为当m=0时,无意义。
2. C
A.在等式2x=2a-b的两边都除以2,得到x=a-b,不对,应是x=a-0.5b.
B.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一定成立;不对,当都除以0时,无意义。
C.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对,等式性质1.
D.在等式4x=8的两边都减去4,得到x=4. 不对,应是4x-4=4 。
A ,两边都减去2,得:2x=2, 两边都除以2,得:x=1.
4. C 由(知,一个圆球的重量等于两个圆柱的重量,所以((准确,选C.
5.(1)-a,减a,(2)(2)5b , 乘100;
6. 【答案】1
【解答过程】解:∵关于x的方程3a﹣x=+3的解为2,
∴3a﹣2=+3,解得a=2,
∴原式=4﹣4+1=1.故答案为:1. 7. 1;
由条件易知,5x-8=-3x, 解得:x=1.
8.(1) 7,(2),(3)y,(4)8;
三、9. 解:(1)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方程两边同减去3,得:x=-1.
(2)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方程两边同加上5x+6,得:12x=6,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除以12,得:x=.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y-1=2,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方程两边同加上1,得:y=3.
(4)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方程两边同加上3,得:,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方程两边同乘以,得:x=.
10.解:设该运动员共出手x个3分球,根据题意,得
=12,
解得x=640,
0.25x=0.25×640=160(个),
答:运动员去年的比赛中共投中160个3分球。
11.解:由题意得,-4x-(-2)×3=-2,即-4x+6=-2,两边同时减6,得-4x=-8,两边同时除以-4,得x=2.
12.解:本题可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则由第(1),(2)架天平平衡可得到下面等式:2a=b+c,a+b=c,由等式性质可得a+b+b=c+b.又2a=b+c,所以a+2b=2a,即a=2b.本题中“?”处应放与一个和一个质量相等的,天平才能平衡;故?=a+c.而由a=2b,a+b=c可得c=3b,所以“?”处应放2b+3b=5b,即需放5个.
四. 更上一层楼,你一定有勇气
13.解:等式两边同时加-3b+1,得2a=3a-b+1. 等式两边同时加-3a,得-a=-b+1.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得a=b-1. 所以a课件47张PPT。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七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教师:________(1)(2)是方程,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4)不是方程,它们都不含有未知数。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等式。 课前回顾 1.小莹今年a岁,小亮今年b岁,再过c年他们分别是
多少岁?答:小莹(a+c)岁;小亮(b+c)岁2.如果小莹和小亮同岁,(即a=b),那么再过c年他
们的岁数还相同吗?C年前呢?为什么?情境问题1a+c=b+c 吗?

a-c=b-c 吗?探究等式性质1a=b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1探究 情境问题2 如果天平两边小球、小圆柱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探究 探究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那么 如果 等式性质2:探究 ,那么 如果 (打“√”或“×”)
(1)若3x+2=7,则3x=7-2.( )
(2)若3ax=3ay,则x=y.( )
(3)若x+3y=3y+1,则x=1.( )
(4)若 ,则2(2x+1)=3x.( )
(5)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判断正误 √×√√×(1) x + 2 = 5 (2) 3 = x - 5解:(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得
x + 2 – 2 = 5 - 2
∴ x = 3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5,得
3 + 5 = x – 5 + 5
∴ 8 = x习惯上,我们写成 x = 8 例题精讲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 + 2 = 5 (2) 3 = x - 5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解:两边减2,得:化简得:两边乘-4,得:方程检验:左边右边,得:所以是方程的解把代入学以致用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解:两边减4,得:化简得:两边除以5,得:方程检验:左边右边,得:所以是方程的解把代入学以致用 已知(m2-1)x2-(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199(m+x)(x-2m)+m+25的值.根据题意得:
m2-1=0 -(m+1)≠0 ,
解得:m=1,
则方程是:-2x+8=0,
解得:x=4,
则原式=199(1+4)(4-2)+1+25
=2016
拓展提升 小亮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50厘米,栽种后株树平均每周长高4cm,大约几周后这株树苗的高超过1m?拓展提升 解:设X周后高超过100cm
50+4x>100
X>12.5
∴X的最大值为13
答:13周后高超过1米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应注意不要漏加或漏减,且是同一个整式.
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时,应注意不要漏乘或漏除,且必须是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0). 归 纳 1.填空(1)只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系数不为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由4x= - 2x + 1 可得出4x + = 1 .
(3)由等式3x + 2 = 6 的两边都 ,得 3x = 4.
(4)由方程 – 2x = 4,两边同时乘以 ,得 x = - 2.
(5)在等式5y – 4 = 6 中,两边同时 ,可得到
5y = 10,再两边同时 ,可得到y = 2。一个102x减去 2加上 4除以 5达标测评 2.如图1,天平呈平衡状态,其中左侧盘中有一袋玻璃球,右侧盘中也有一袋玻璃球,还有2个各20克的砝码.现将左侧袋中一颗玻璃球移至右侧盘称盘,并拿走右侧盘中的1个砝码,天平仍呈平衡状态,如图2.则移动的玻璃球质量为( )A.10克 B.15克 C.20克 D.25克达标测评 【解题思路】设图1中的左盘大袋子质量为A克,右盘小袋子质量为B克,移动至右侧盘中的一颗玻璃球质量为x克,则图1、图2天平平衡所呈现的两个等式为:(1)A=B+40;(2)A-x=B+20+x,两个等式相减,即可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到正确答案.【解答过程】解:设移动至右侧盘中的一颗玻璃球质量
为x克,根据题意,得2x=20,解得x=10,故选择A.达标测评 3、要把等式化成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解:根据等式性质2,在两边同除以便得到所以即达标测评 小 结本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1、等式的基本性质。2、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当我们获得了方程解的后还应
检验,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P134习题5.2 知识技能1
问题解决4、5、6、7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