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言内容。
2.能通过深入研读文章,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3.能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对“摆渡”和“彼岸”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学习指导(含导入语): 请同学介绍学过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寓言的特点。
投影寓言的体裁特点
PPT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21教育网
我们学习的这篇自读课文《摆渡》,是当代著名作家高晓声写的一则现代寓言。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渡口”演绎了一段什么故事?
PPT
请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寓言故事?
2.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自主思考,教师巡视。
3.学习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请同学评价、补充修改同学的回答,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点拨。
二.深读品悟
1.学习指导:同学们概括得很好。在概括的过程中大家深入品读寓言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这个简单的故事中浮现出来。这正是阅读的第二境界——读出问题。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这一次请拿好笔,边读边思考,将自己的思考写在文中相当的地方。21cnjy.com
PPT
1.怎样理解“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2.作家改行做了摆渡人。过了一阵之后,为什么他觉得“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学习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请同学评价、补充修改同学的回答,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点拨。
例:
问题一
一是作家没有真情实意,不能上船,无路可走;二是创作时没有真情实意,无法打动读者,创作无路可走。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作家创作时不能无病呻吟,应该深入生活,反映社会人生的真实面。否则创作出的作品没有人看,将会被历史抛弃。
问题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从中悟出摆渡同创作的相似点:摆渡是把人的躯体送到彼岸去;创作是写出真情实意的文章把人的灵魂送到真、善、美的彼岸去。21·cn·jy·com
摆渡是用船将人载到对岸去,创作是用艺术带领人到达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中去,也是摆渡。只不过前者是摆渡人的身体,后者是摆渡人的灵魂,都是把人带到令人向往的地方,一样的美。www.21-cn-jy.com
4.教师指导:说得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读文学作品时,有没有被“摆渡”到“彼岸”去的体验呢?2·1·c·n·j·y
5.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请同学评价、补充修改同学的回答,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点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