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0 08:1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西域……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
----《汉书》哪里是西域?119大月氏张骞通西域 然骞凿空(开通),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以称张骞的举动为“凿空”。张骞曾历尽艰险远赴西域,可谓是九死一生,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 。汉使肝胆日月悬,持节不失历磨难。
孤胆英雄大漠行,丝路首功推张骞!汉使肝胆日月悬,持节不失历磨难。
孤胆英雄大漠行,丝路首功推张骞!丝绸之路的名称与什么有关?丝绸河西走廊西亚今新疆地区陆上丝绸之路长安中亚欧洲说说丝绸之路的路线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段和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葡 萄石 榴苜 蓿核桃,原名胡桃胡萝卜大蒜,原名胡蒜黄瓜,原名胡瓜胡经济交流丝绸之路——经济之路凿 井 冶 铁中国印度丝 绸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文化之路丝绸之路——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文化之路丝绸之路——经济之路丝绸之路起到了什么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东西方的友谊,沟通了东西方的文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艰辛文明发展商旅西行大漠中,孤烟黄沙夕阳红。
古道漫漫丝绸路,驼铃声声连西东。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奉命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为定远侯,后人称之为“班定远” 。 西域都护保丝路,汉令直走出玉关。
投笔从戎英雄志,经营西域班定远。 甘英出使
大秦路线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古道西风今又现,
丝路今朝换新颜。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今天建设“一带一路”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一带一路”必将促进亚欧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对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历史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丝绸之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开辟设置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深化主题 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丝路连东西: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两汉辖西域:保障丝路畅通,维护东西方的交流。
丝绸之路沟通之路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汉朝,游览了丝绸之路,请你描绘你的所见所闻,并试着办一份历史小报或者画一幅你心中的丝绸之路。课堂检测1.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在于(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控制西域各族
  C.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设立西域都护
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138年  D.公元 119年 CB3.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西域各国纷纷归属汉朝
 B.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
  C.张骞通西域
 D.班超经营西域
4、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
  A.使中国与欧洲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在一片
C.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BD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5、请观察下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一带一路”必将促进亚欧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对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历史进步 具有重要的意义。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风今又现,丝路今朝换新颜。(丝绸之路)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西行…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 西汉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西汉的强盛;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为沿线国家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和密切民间往来及文化交流注入强大动力,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谢谢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