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上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上第6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0 09: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课程标准: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第 6 课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日之间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社会矛盾尖锐。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早期的维新思想家:
王韬、郑观应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
背景:
时间: 地点:
经过: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1895年春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序幕拒和:是指拒绝与日本和谈,反对在《马》上签字
迁都:迁至西安
练兵:组建军队
变法:是指要求改变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若借洋债,合以利息折扣,百年亦无偿理,是自毙之道也。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备,内变法度哉!
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公车上书发起人:序幕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生、维新活动的助手。
结果:
影响: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
拉开了序幕。序幕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发展维新前期宣扬变法的部分报刊1、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时务报》是当时在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国闻报》是当时在南方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发表《变法通议》。梁启超指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2、组织学会最早的学会是1895年在北京成立的强学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通声气﹐聚图书﹐讲专门﹐成人才,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张。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讲求变法﹑外交﹑经济﹐以协助政府治理国家。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讲述中国数千年来学术之渊源,历代得失,涉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谭嗣同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3.开办学堂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
——胡适中国西学第一。
——康有为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影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主要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政治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自强保种”。 维新派的活动1、创办报刊:
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梁启超办《时务报》
2、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
3、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
康有为办万木草堂、梁启超办时务学堂
4、译著西方著作: 严复《天演论》
(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发展(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荣禄李鸿章翁同龢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nài、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但康有为拒绝。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影响: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不做亡国之君!短暂的“百日维新”
(又称戊戌变法)1、变法开始的标志: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国家大计(1898·6.11-9.21 共103天)高潮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1、开放言论
2、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1、创办报刊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3、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2、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1.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革新政治
2.触犯顽固派旧官僚的利益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2.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提高军队作战力;但由于皇帝没有军权,措施空洞
   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张之洞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法华寺)第二天,袁世凯向荣禄告密,荣禄立即进京与慈禧太后密谋废除光绪帝。 顽固封建势力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袁世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仅保留“京师大学堂”结局 中南海瀛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之久乎,乃听小人之言谋害我乎?上,良久立。说:“我无此意”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林旭杨锐谭嗣同“戊戌六君子”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影响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思考?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 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根本原因)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整 体 建 构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兴 起 发 展高 潮结 局公车上书戊戌政变 严复
《天演论》 百日维新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把( )介绍到
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选一选BBA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 A.1895年? ?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
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
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雍正帝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
③翻译外国书籍? ?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CCB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1.上面的诗句和话是谁说的?
2.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想一想鸦片战争(1840—184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维新变法1898 辛亥革命
1911.10.10
新文化运动
前期:1915--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