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课稿
说课人: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于九年级的历史老师吴树航,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处理。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纪历史》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的第二课,本课上承本单元第一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不仅揭开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而且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因此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对这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根据课标要求,我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经过、结果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预习,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展示革命进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展示材料和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权利法案》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初步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立的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活跃,好奇心强,而且其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相比七八年级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世界历史是学生首次接触,对知识较为陌生,尤其是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会出现困难。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的教法有: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学法有:自主预习、课堂展示、合作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
1、结合学案,自主预习
上课前我会发给学生本课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预习本课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然后找一名学生上前台,结合学案引导学生在书中勾画知识点。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对本课所讲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和熟悉,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新课导入
完成自主预习部分后,开始本节课的导入。对于这一环节的处理,我会通过ppt展示英国皇室成员、伊丽莎白女王以及新任首相特蕾莎梅的图片,同时向学生提问:是否认识图中人物?英国为什么还存在皇室、女王?英国女王与首相的权力如何?通过图片的展示和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对于新授课的的设计,我没有按照课本内容的顺序按部就班的讲解,重点放在对重难点的解决,革命的进程则让学生上台结合学案讲解、展示。
针对本课第一个教学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我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展示图片、材料和设问加以解决。具体如下:首先ppt展示新航路开辟路线示意图,并提出问题1:回顾上节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经济中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对英国有何影响?学生根据所学回答: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经济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海外贸易。通过展示图片和设置问题,直观,有启发性,而且构建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可以使学生轻易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史实。提出问题2: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畅通无阻、一帆风顺的吗?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展示如下材料:
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受世俗法律的限制。
——詹姆士一世
1625年,查理一世继承王位后,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他轻浮而又自以为是,是个王权无限论者。他对议会提出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非常不满,1629年他下令解散议会。他用逮捕、监禁和大量罚金来镇压敢于反对他的人。他模仿法国和西班牙大陆的君主制,力图为自己建立不依靠议会的常备军。他还采取措施,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并迫害清教徒。
——齐世荣、吴于谨《世界史》
通过提问和归纳材料,学生得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飞一帆风顺,其阻碍在于封建专制统治。这样既解决了本课第一个重点问题,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
针对革命的过程知识点较为明确清晰的特点,我采取学生讲授法,以学案和教材内容为主体,以如下问题为引导,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学生上台进行口头展示。
1、点燃英国阶级革命的“火种”是什么事件?2、在1640年议会上国王与级和新贵族各自提出了怎么的要求?3、内战的结果怎样?4、依靠军功上台的克伦威尔获得怎样的权力?5、1688年宫廷政变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这些问题的设置,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环环相扣,进一步降低了学生讲授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上台进行讲授,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权利法案》的意义,我通过设置探究问题、分析内容和展示形象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首先我会提出问题:革命结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避免再度出现像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一样的封建专制,维护自身利益,采取的方式是?
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理解革命后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于限制王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权利法案》的内容并思考:《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国王失去的那部分权力转移到了哪里?
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再进行讲解:《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自此以后国王的权力逐渐减小,逐渐统而不治,仅作为国家的象征。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制约,国王统而不治的政治制度称为君主立宪制。
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问题的设置使教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直指教学重点,教师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然后根据刚才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民主对专制、法治对人治的胜利,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扩展:当今还有哪些国家还保留着国王?图片展示。
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我将采取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学生讨论的依据,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示意图;二是创设情境:如果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一员,革命爆发之前,你对革命结果的预期是什么?最终的现实结果是否达到你的预期?各小组依据提示进行充分讨论后上台展示。学生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开始,1688年结束,过程长达近半个世纪,体现了漫长的特点;整个革命经历了处死国王、共和时期、护国政治、王朝复辟、宫廷政变最终才完成,体现了曲折的特点;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得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最大期望是推翻专制统治,赶走国王,完全掌握政权;但最终的结果是与封建势力达成妥协,保留了国王,体现了不彻底的特点。
对于如何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强调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提示注意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君主制的区别,再强调要从“政治”、“经济”、“世界”角度分析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技能。
对于最后的课堂小结,我会落实到基础知识,找一名学生根据ppt提示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把握本课知识点,夯实基础;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反思
优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预习、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学生讲授,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不足之处: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处理过于仓促简单,没有构建英国革命与法国、美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这是以后需要主意补充的地方。(共16张PPT)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第11课
作用:承上启下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经过,结果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预习,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展示革命进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展示材料和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课程标准: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教法学法
教法简介
学法简介
情景教学法
问题探究法讲授法
自主预习
学生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重点1
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应居于法律和议会之上,不受世俗法律的限制。
——詹姆士一世
1625年,查理一世继承王位后,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他轻浮而又自以为是,是个王权无限论者。他对议会提出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非常不满,1629年他下令解散议会。他用逮捕、监禁和大量罚金来镇压敢于反对他的人。他模仿法国和西班牙大陆的君主制,力图为自己建立不依靠议会的常备军。他还采取措施,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并迫害清教徒。
——齐世荣、吴于谨《世界史》
英王查理一世
1、点燃英国阶级革命的“火种”是
什么事件?
2、在1640年议会上国王与级和新贵族各自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3、内战的结果怎样?
4、依靠军功上台的克伦威尔获得怎样的权力?
5、1688年宫廷政变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
教学过程─学生展示风采
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重点2
问题探究1:革命结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避免再度出现像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一样的封建专制统治,维护自身利益,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问题探究2:《权利法案》的内容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国王失去的那部分权力转移到了哪里?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革命后的英国
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名誉
教学过程─知识扩展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日本明仁天皇与美智子皇后
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后
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图表:
1638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议会重开
1642内战
1649共和国成立
1653护国主
1660封建王朝复辟
1688光荣革命
创设情境:如果你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一员,革命爆发之前,你对革命结果的预期是什么?最终的结果是否达到你的预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结果:
1689《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意义:政治、经济、世界
资产阶级、新贵族
克伦威尔
领导: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查理二世复辟
1688年宫廷政变另立国王
过程: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优点:
不足:
谢
大
家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