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说课课件(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说课课件(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5 16:09:01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说教材
㈠ 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六大语言和三大宗教展开,是在 前面探究世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世界的人文环境。本节重点在于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所以既是对前面世界的人种和大洲的巩固和应用,又对下面一节世界的聚落打下基础。在世界环境下知道世界的语言与宗教的形成、发展现状和分布概况,对世界文化有初步理解。
㈡ 重难点
1.重点 :主要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
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使用国家和分布。
世界三大宗教及分布。
2.难点 :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
㈠ 知识与技能
对照世界语言分布图,能说出六大语种及其主要分布区。
对照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名称及主要分布区。
知道世界主要语言概况和三大宗教的概况及建筑特色,能够
根据宗教建筑判断宗教名称。
㈡ 过程与方法
1.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世界的语言及宗教分布的表格。
2.展示三大宗教的建筑图片,结合课本文字部分判断宗教名称。
㈢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内容,学生体验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
加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2.树立尊重世界各国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三、说教法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敢于也愿意表达想法,
以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四、说学法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五、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3分钟预习展示及课程导入---5分钟学与教---35分钟巩固与拓展---5分钟(一)、世界的语言1.会读图(图例和注记、会描述)
2.六大语言分布区(所在的洲、什么部)小组预习展示和评价(一)、世界的语言小结1思考:为什么学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讨论:为什么英语不是使用人数最多
却是流传最广的语言电影经典桥段—教堂婚礼、教父拿着
一本书说:愿主保佑你们(二)、世界的宗教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经典为《圣经》。
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相对集中。(二)、世界的宗教世界第二大宗教,教徒称为穆斯林,经典为《古兰经》。起源于沙特的拉伯,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二)、世界的宗教世界第三大宗教。起源于古印度,以亚洲为多,亚洲又集中分布
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斯里兰卡。小组讨论及展示、组内评价、教师评价1.会读图(图例和注记、会描述)
2.三大宗教分布区(所在的洲、什么部)(二)、世界的宗教小结2巩固与拓展一、基础务实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广的语言是 2.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3.《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最终取得的真经属于(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4.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许多国家中居民通用的语言和宗教是( )
A.英语、基督教
B.法语、伊斯兰教
C.汉语、佛教
D.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巩固与拓展二、素质提升?读“婚礼照片图”和“世界国家和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照片中一对宗教信徒在举行婚礼,由图可知这是一对??????? 教徒,
图中字母A~E所示国家和地区中,??????? (不定项选择)国家和地区的
多数宗教教徒会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婚礼。
?(2)A国的官方语言是?????? 语,C地居民一般讲?????? 语,D国的官方
语言是???? 语和法语。
?(3)学习地理知识要善于归纳总结。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均发源于同一大洲,
即??????? 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至少写出其中的两条??????? 、???????? 。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上课内容丰富程度
2.节奏的把控。
3.学生掌握程度的判断等方面对学生及时的评价和肯定有助于提升学
生学习本科目的兴趣请老师们批评指正世界的语言与宗教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年级:七年级
科目:地理
教师姓名:
时间:2017年10月12日

课题名称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七年级
课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前面探究世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世界的人文环境。主要围绕世界六种重要语言和世界三大宗教展开,重点在于六大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所以在既是对前面世界的人种和大洲的巩固和应用,又对下面一节世界的聚落打下基础。在世界环境下知道世界的语言与宗教的形成、发展现状和分布概况,对世界文化有初步理解。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思维依然以具象思维为主,所以教材的展示重将多加入图片、视频、声音等,使课程更加形象生动,符合学生人之习惯。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对空间位置想象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将利用教具,放慢节奏,引导学生抽象思维的运转。




知识与技能
对照世界语言分布图,能说出六大语种及其主要分布区。
对照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名称及主要分布区。
知道世界主要语言概况和三大宗教的概况及建筑特色,能够根据宗教建筑判断宗教名称。
过程与方法
1.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世界的语言及宗教分布的表格。
2.展示三大宗教的建筑图片,结合课本文字部分判断宗教名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内容,学生体验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多样性,加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2.树立尊重世界各国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主要语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法语)的主要使用国家和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世界主要语言和三大宗教的分布。
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设计
教法
讨论法
讲授法
设计原因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敢于也愿意表达想法,所以本节以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设计原因
课堂应以学生的“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并且在小组合作中参与到讨论,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合作的魅力
教学环境及资源设备
多媒体、教材、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教师发下学案,让同学自主预习,并明确预习目标:1.世界六大语言的名称。2.依照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试用语言描述六种主要语言的分布。3.三大宗教的名称。4.三大宗教的建筑特点。5.依照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语言描述三大宗教的分布。
学生依照学案提示以及预习目标,参照课本,预习相应内容,不懂得地方小组讨论或者问老师。
提前熟悉本课主要内容,更容易进入课程的学习。
稳定学生情绪,利于课堂的展开。
预习展示及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六个国家的人物图片以及相对应的音乐。
教师进行评价,支出错误的地方,并对积极的同学和小组进行表扬。
学生根据预习判断语言所属国家。选2个小组推举小组代表分别展示预习以及讨论成果。
预习展示,是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验。
引出本节第一个知识点: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
新课讲授与探究
六种语言的分布(重点)
【勇敢尝试】
要求学生根据预习,尝试根据分布图描述六大语言的分布情况。
【课堂点评】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错误的及时更正,缺少的及时补充,根据学生的主动性和回答问题的全面性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种语言的地位和作用---6分钟
【讲授】
首先介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人群,汉语越来越普遍。
【思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转承】相对于使用人数最多,还有一种语言是流传最广—英语。
【想一想】
为什么英语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但是却流传最广?
【课堂识记】
阅读并尝试记忆课本六种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文字部分,三分钟后课堂提问。
【小结1】
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重点)
【图片展示转承】
同多媒体展示三幅宗教教堂的图片,结合日常常识和电影桥段(祷告的动作、西游记),老师叙述让同学尝试判断宗教名称。
【订正和记忆】
找一个小组说出组内讨论的答案,对照ppt,改正和补充。
宗教起源和经典
【设置问题】
除了表格内容,同学还要依据建筑判断宗教类型,回到一开始的三个图片,再次判断宗教名称。
【小结2】
课堂巩固与拓展
【练习题】
【自主完成】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内容,知道联合国六种语言后,同学自己看课本第56页图3-8,大约1分钟,根据地图世界语言分布,找三个同学分别说出六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讨论】
为什么出现汉语热?
【学生思考】
语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但是却流传最广?
【学生记忆】
阅读并尝试记忆课本六种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文字部分
【小组讨论】通过读图3-10,学习小组讨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并填表(ppt)。
【组内评价】改正后,同学记忆主要分布区,3分钟后,合上课本,在七大洲空白图上用三种符号(颜色)表示主要分布区,2分钟,组内交换,打开课本互判,及时更正。
【自主完成】在课本找出三大宗教的起源和经典,继续完成表格,注意对比现在的分布和起源地空间分布的变化。
【设计依据】
地理中读图能力要随时训练,这是对之前学习地图的使用的巩固和应用,也为下面三大宗教的分布做铺垫。
及时的评价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全表面,及时更正。也对部分同学的积极性给予肯定,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
【设计依据】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依据】
转承,相对于使用人数最多,还有一种流传最广的语言—英语。
【设计依据】
学生课下时间少,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的记忆,在课堂的重复中增加印象
【设计依据】
将知识融入生活,增加学习的乐趣,课程上到20分钟左右同学容易分神,这样吸引同学注意。
【设计依据】上课及时记忆并进行图文转换,加深印象。小组合作,增加积极性,也提高课堂上出现的错误的更正效率。
【设计依据】
1.宗教小结,整理零碎知识点,更有条理性。
2.加深印象。
教学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