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传说说课(课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远古的传说说课(课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0 15:42:36

文档简介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尤其是对比较遥远的上古史非常陌生,此外还保留着许多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感性的图片、动画、影像资料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则相对陌生,难以理解把握。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加强理解,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需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炎黄两个部落首领及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掌握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尧舜禹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有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能为拥有如此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自豪。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传说和历史史实进行初步比较,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培养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正确论证的科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其民族意识。学习中华祖先身上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
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炎黄是黄河流域两个部落首领及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黄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这两个概念的比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了解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
“禅让”的含义与实质: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从中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学习增强对禅让制的认识以及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掌握了解禅让的实质。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增强对历史的体验,引发思考,有感而发。
2.?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有关的图片、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问题教学法,围绕教学中心,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掌握问题的有效原则,启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4.历史故事法:通过搜集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解决重难点问题。
5.?活动实践法?在教师的教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成就动机的原理,给予学
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对于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耗时低效,提高课堂效率。
3.?比较学习法?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在比较中了解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组织原则,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天安门华表图片”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儿女常常自称为华夏儿女或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以此设问引入。(创设情境以“华表”做为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质疑“中华儿女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在教师的指导下,本着自主、互助的原则,让学生从整体上迅速把握本节课
的三部分内容:第一目炎帝与皇帝:1.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图片“传说中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主要部落分布图”让学生知道炎黄部落所在地理位置,了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多媒体出示第二组一系列图片:“炎黄帝画像”、“传说中炎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炎黄战蚩尤”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鼓励学生根据多媒体给出的材料结合教材总结炎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讲述炎黄战蚩尤的故事,学生讨论发言。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结合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历史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与历史思维,是学生对这些知识有直观了解。通过炎黄战蚩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中国人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感受皇帝精神。
接着设问”上述传说故事是否都可信?大家谈论一下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与区别?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传说不同与历史事实,但其中也蕴含着历史事实,我们可以用史实加以说明。
第二目尧舜禹的禅让:出示多媒体材料设问:什么叫禅让?什么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又是通过什么办法进行推选的?教师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故事,从中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学习增强对禅让制的认识以及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掌握了解禅让的实质。(就是一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推举的标准选贤与能,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推举。)
第三目大禹治水 多媒体播放《大禹治水》视频让大家结合史实评价大禹。(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禹治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究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
最后利用想一想让学生探究体会尧舜禹身上那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思考回答,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课堂小结:?探究完成后,鼓励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基础上,亲自动手设计创新新颖便于好记的板书,已达到知识的巩固。
4.?布置作业?:通过多媒体精选练习题,完成最后的知识升华。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解决重难点问题。在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自己。不断借鉴别人的长处,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课件16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的第3课,本课内容是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接前两节的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和原始的农耕生活,介绍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炎帝黄帝大战蚩尤和他们对中华文明奠基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禅让制,及禹建立国家、原始社会终结。也提启了下一单元内容——国家的产生。2、教材的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含三目知识第一目炎黄联盟;第二目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第三目尧舜禹的禅让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尤其是对比较遥远的上古史非常陌生,此外还保留着许多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感性的图片、动画、影像资料比较感兴趣,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则相对陌生,难以理解把握。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加强理解,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需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了解炎黄两个部落首领及涿鹿之战,掌握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黄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有关史实。2、过程与方法 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文明的演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他们能为拥有如此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自豪。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传说和历史史实进行初步比较,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培养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正确论证的科学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炎黄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其民族意识。学习中华祖先身上的高尚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第三部分 教材重难点 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要通过炎帝和黄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做的突出贡献。 难点:炎黄联盟是课本难点之一,一要区别“黄帝”和“皇帝”。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轩辕氏的称号,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皇帝”是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再后来才有。二要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从中形成自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学习增强对禅让制的认识以及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掌握了解禅让的实质。第四部分:教学设计1.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增强对历史的体验,引发思考,有感而发。
2.?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有关的图片、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 问题教学法,围绕教学中心,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掌握问
题的有效原则,启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4. 历史故事法:通过搜集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培养学 生学习历史兴趣,解决重难点问题。
第五部分:学习指导?1.?自主探究学习法?: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成就动机的原理, 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对于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耗时低效,提高课堂效率。
?3.?比较学习法?: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在比较中了解联系与区别。第六部分: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多媒体出示祭奠黄帝陵的图片,提出为什么每年海内外的华夏子孙涌往黄帝陵祭拜?以此设问引入。(创设情境以“祭拜黄帝陵”做为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质疑“中华儿女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2、讲授新课:第一目 炎黄联盟-
1.多媒体出示第一组图片“传说中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分布图”让学生知道炎黄部落所在地理位置,了解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黄帝部落九黎部落渭河流域炎帝部落2、多媒体出示第二组一系列图片:“炎黄帝画像”、“炎黄战蚩尤”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讲述炎黄战蚩尤的故事,学生讨论发言。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结合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历史感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与历史思维,是学生对这些知识有直观了解。并且通过炎黄战蚩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原因,感受炎黄精神。阪泉之战黄炎联盟涿鹿之战第二目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多媒体出示一系列图片“传说中炎黄的发明”学生合作主动探究,让学生认识,任何一项发明都是许多长期实践的结果,不可能是个别人的功劳。仓颉造字指南车伶伦制乐器 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的。第三目 尧舜禹的禅让第三目 尧舜禹的禅让:

出示多媒体材料设问:什么叫禅让?什么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又是通过什么办法进行推选的?教师提供历史资料,学生讲述尧舜禹的故事,从中形成学生自己对人物的认识。通过学习增强对禅让制的认识以及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掌握了解禅让的实质。3.课堂小结:?探究完成后,鼓励学生在教师板书的基础上,亲 自动手设计创新新颖便于好记的板书,已达到知识的巩固。
4.?布置作业?:通过多媒体精选练习题,完成最后的知识升华。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