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好汉歌智
取
生
辰
纲作者:施耐庵
智
取
生
辰
纲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文学家。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于淮安。元末中进士,曾在杭州任官两年。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弃官归里,从事著述。 本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1、注音趱( )行 虞 ( )候
嗔 ( )怪 尴尬 ( )
恁( )地 罗唣( )
怨怅 ( )剜( )口割舌
晁( )盖 三阮( )
朴( )刀 逞( )辩 zǎnyúchēngān gànènzàochàngwān cháoruǎn pō chěng温故知新2、解词(l)生辰纲:
(2)趱行:
(3)恁地:
(4)兀自:
(5)干系:
(6)省得: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赶路。这样的,如此。尚且,还。责任。知道,懂得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
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
“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
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
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基本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智取生辰纲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故事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开端
七雄贩枣蒙杨志----发展
白胜设计诱官军--进一步发展
杨志无奈买白酒----高潮
杨志误失生辰纲----结局
吴用智取生辰纲----尾声
1、吴用、生辰纲、杨志、蒙汗药之间的关系。
2、本文主要人物有谁?
3、本文明暗两条线索是什么?
4、跳读课文,筛选信息,想一想: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的?
5、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里?
6、杨志的“智”体现在哪里?自学指导杨志生辰纲吴用蒙汗药智取失去用骗1、吴用、生辰纲、杨志、蒙汗药之间的关系。展示交流主要人物杨志 老督管 虞侯 军健 晁盖 吴用 白胜 公孙胜 刘唐
阮氏三弟杨志押送生辰纲吴用智取生辰纲明线:上路──中计──失纲暗线:定计──施计──劫纲2.本文主要人物有谁?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 4.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时间:六月初四正午
地点:黄泥冈松树林 5、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为什么选用这样的天气?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
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②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
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
可说是智用地利。(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呢?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晁盖等人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 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智取生辰纲1、智用天时2、智用地利3、智用人和4、智用计谋?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 智 用 计 谋吴 用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谋?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6、杨志的“智”体现在哪里? 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许多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1、智藏行踪
2、智变行辰
3、智选路径
}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
????????? 老都管—烦
(恼他)杨 志?②功利心强,粗暴蛮横。 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杨志棋差一招。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杨志输智,吴用有用。杨 志?分析人物形象精明能干
机警善变
忠于职守?
小心谨慎
蛮横粗暴
官欲甚强
众好汉 精诚团结
随机应便??
足智多谋分析人物形象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研究学习研究报告精明能干,小心谨慎。但刚愎自用,对部下横暴。其失败的根源在于内部分化。 足智多谋、智用天时、地利、巧用计谋。其成功的根源在于内部团结。研究学习小说中的对立双方是: 两 种 矛 盾 冲 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
次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杨志的典型意义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八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面张目。 文章描写了两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两组性格鲜明的人物,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了本文精巧的构思。小结:环 境 描 写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 (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如果你是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你有办法用你的慧眼发现吴用一伙貌似天衣无缝的演技中的破绽吗?1.“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有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大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这个卖酒的人既然不带瓢,不是叫人疑惑吗?2 “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吃去。” 这种热心过度,急于推销酒的行为叫人生疑,这是个明显的破绽。
3,上文写“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后文却写这七人面对卖酒之人,毫无怀疑之心,拿来便是痛饮,这前后大相径庭的表现,是何道理?别无他,同伙而已。此处不可说是吴用等人操之过急,败坏痕迹。
4,在松林中,杨志是看见他们脱得赤条条的。这些人武功高强,身上肯定肌肉暴绽。绝不是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总结全文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杨志虽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又尽心竭力的押送生辰纲,但最终还难逃失败的命运。众好汉布下巧计,引杨志进入圈套,智取生辰纲,表现了他们非凡的智慧。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拓展训练
你知道哪些三十六计 胜战计:?????????????? 敌战计:
1、瞒天过海????????1、无中生有2、围魏救赵????????2、暗渡陈仓3、借刀杀人????????3、隔岸观火4、以逸待劳????????4、笑里藏刀5、趁火打劫????????5、李代桃僵6、声东击西????????6、顺手牵羊 攻战计:??????????????混战计:
1、打草惊蛇???????????1、釜底抽薪2、借尸还魂???????????2、混水摸鱼3、调虎离山???????????3、金蝉脱壳4、欲擒故纵???????????4、关门捉贼5、抛砖引玉???????????5、远交近攻6、擒贼擒王???????????6、假道伐虢 并战计:?????????????? 败战计:
1、偷梁换柱???????????1、美人计2、指桑骂槐???????????2、空城计3、假痴不癫???????????3、离间计4、上屋抽梯???????????4、苦肉计5、树上开花???????????5、连环计6、反客为主???????????6、走为上 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那几计? 伪装客商——走小路——林中休息——送枣——
抢酒——
吴用下药——
不肯卖酒——
杨志断了升官梦——瞒天过海暗渡陈仓以逸待劳声东击西混水摸鱼抛砖引玉欲擒故纵 釜底抽薪1、生辰纲的下落如何?
2、丢了生辰纲,杨志怎么办?
作业讨论